陈蓉
[摘 要]首因效应指出个体对先入为主的印象总是非常深刻的。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利用该心理学现象帮助学生整合生活经验,推动他们的概念转化。文章结合“蒸发”一节的教学设计探讨首因效应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操作和设想。
[关键词]首因效应;生活经验;概念转化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1-0046-02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让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而有趣,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将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整合,对概念进行转化,这其实也正是对首因效应的应用。
一、首因效应与初中物理教学
先入为主的印象不一定是正确的,但一定是最鲜明、最深刻的,这一点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首因效应”,即个体在进行认知时,通过第一印象输入的信息,对个体的后期认知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不是带着一片空白走进教室的,在正式学习物理之前,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认识对学生物理概念的学习有关键性的影响。
在生活中,学生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解读,这也就形成了学生的前概念体系。因为自身认识能力不足,或是认知角度的片面,他们原有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时,需要对前概念进行转换。但更重要的是,初中物理本身就跟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将能更加轻松地完成感性素材的整合,进而形成科学化的物理概念。
初中物理涉及大量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理论性都很强,并且还比较枯燥,如果直接以文本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理解,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如果我们脱离他们的生活组织教学,知识的陌生感将让学生感到恐惧和压抑,这显然无助于学生认识的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首因效应,从生活中寻找概念的原型,让学生从中获得灵感,在概念不断转化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物理研究的认识。
心理学家在研究首因效应时指出,该现象对应着一种优先原则,当大量信息同时出现时,人们往往会倾向于自己第一次所接受到的信息。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如果相关概念涉及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一定要注意唤醒学生的记忆,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努力纠正错误认识,整合离散的碎片化经验,建立科学的概念。
二、以“蒸发”为例谈谈教学实践
在利用首因效应帮助学生整合生活经验,建立概念时,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他们的生活经验,充分预测他们可能存在的误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下面我们就以“蒸发”一节的教学为例,谈一谈相关原理在教学中的使用。对学生而言,蒸发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现象,也正因为这些现象太过寻常,以至于他们很少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验、图片等手段,帮助学生展开回忆和联想,提取他们已有的印象,促成学生实现概念的建构。
1.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用手指沾水,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笑脸的符号,并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1)黑板上的笑脸符号慢慢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
(2)这一现象对应着物质形态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学生针对现象展开讨论,并最终整理出“汽化”的定义。
教师继续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属于液体变为气体的汽化现象?”
学生联系生活进行举例,并结合实例将汽化现象分成两种类型:蒸发和沸腾。
设计思路: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先通过实验演示,将生活中一种很常见的汽化现象直接展示在学生的面前,由此引导学生建立“汽化”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列举生活中的对应实例,并对概念进行分类。就学生已有的前概念体系而言,相关实例都是非常熟悉的,但是他们却没有将这些现象联系起来比较和认识。通过上述教学安排,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比较,最终促使他们建立相关概念。
2.开展实验探究,推进认识
探究一:蒸发在任何温度条件下都可进行。
教师提出问题:一堆湿衣服堆在一块儿,一段时间之后,摸上去表面的衣服干了,但是整理开来却发现内部还是湿的,这一现象说明什么呢?
学生展开讨论并总结:蒸发现象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蒸发现象的发生对温度有要求吗?
教师实验演示:用棉签蘸着温度为20℃的水,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圆圈消失的时间,随后,教师用酒精灯分别将水加热到40℃、60℃、80℃,并重复刚才的操作,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所画圆圈的大小、粗细要一致,以便学生比较。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得到结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温度越高,蒸发的速度越快。
设计思路: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由此帮助学生建立“蒸发”的概念。同时联系导入环节的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蒸发现象和温度之间的关联,这样的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探究二:蒸发过程需要吸热
教师提出问题:夏天扇扇子,为什么让人感到凉快?
学生讨论时给出两种意见:可能扇子将凉风扇过来,让人感到凉爽;蒸发需要吸热,扇子扇动加速空气流动,加速蒸发的进行。
针对学生所提出的观点,教師引导学生进行实验:(1)用扇子扇干燥的温度计,观察示数是否发生变化?(2)用蘸有酒精的棉球包住温度计的玻璃泡,对着该位置扇风,观察示数是否发生变化?
学生在对比实验中发现,导致温度降低的原因是蒸发。教师继续增强学生的体验:将酒精擦在手背上,并且用扇子对着该位置不断扇动,交流自己的感觉。
学生总结:蒸发现象需要吸热,空气流速的增加会影响蒸发的速度。
设计思路:教师从学生的前概念认识出发,引导学生探索:为什么扇扇子会让人感到凉爽?这样的处理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让他们饱含热情地参与探究。在实验结论形成后,教师进一步通过实验加强学生的体验。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学生转换概念,建立正确的认识。
探究三: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
教师提出问题:蒸发的快慢受哪些因素影响?
学生联系之前的实验,提出观点: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还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
教师进一步提醒: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吗?
学生思考并讨论,补充观点:(1)衣服团在一起晒,不容易干,但是撑开来晒,就容易干,这表明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2)干燥的天气,衣服容易干,潮湿的天气,衣服不容易干,这表明蒸发的快慢与环境的湿度有关。
设计思路:利用之前的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当学生所给出的结论还不够完整时,教师进一步提醒他们讨论,联系生活进行补充。
3.联系实践应用,深化认识
教师从生活实践出发,提出以下问题:(1)某同学发热,体温达到38.5℃,如果不用药物,如何帮助其降温?(2)请解释干手机让手加速变干的原因。
生活化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讨论兴趣,他们的思维也相当活跃,教师则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学生在展示和交流中提升了对“蒸发”概念的认识。
设计思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整合已有的经验,从而让他们更好地对知识形成认识和理解。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实验都是依托学生经验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在多个环节让学生表达和介绍,这样的处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也更乐于将自己的观点拿出来和别人分享,他们的思维也更加活跃,概念的转化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徐宾.高中物理教学注重“首因效应”的策略[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5(4):69+78.
[2] 丁娟.搭建“生活的桥梁”,让物理课堂走向高效[J].湖南中学物理,2017(11):14-15.
(責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