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班主任作为维护班内学习秩序与学习质量的中坚力量,不仅对学校管理有重要影响,还是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枢纽,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提高高中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很有必要。但是,目前部分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并未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过于死板,反而让学生产生了一定的逆反心理。对此,本文将对提升高中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的具体化策略进行分析,以促进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工作策略;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2-0094-02
引 言
高中班主任作为学校最基层的管理者,是学校与高中生形成沟通的桥梁,也是学生学习与生活成长的领航者。因此,高中班主任应将工作的重心适当调整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管理上。但是,由于部分班主任的思想上存在一定的封闭性,班级管理办法较为陈旧,不利于班级管理效率的提高。对此,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高中班主任工作的优化策略进行分析,以促进管理质量的提高。
一、转变管理理念,增强学生班级管理的作用
班主任自身感染力的提升,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认可度。针对感染力的提升,班主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转变管理理念,高中阶段班主任的工作较为复杂,为实现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提升,班主任应及时转变管理理念,把管理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促进班级管理的简单化;二是自身素养的提升,为提高学生对班主任工作的认可度,班主任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丰富自身的知识面,通过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促进感染力的提高,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基础。
例如,班主任在选举班干部的过程中,应格外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初次与学生见面时,班主任可以通过其他教师了解班内学生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完善自身行为举止的方式,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其次,借助集体活动时间,班主任可以在班内选举班干部成员,在选举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保证公平性,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轮流制,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自身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最后,班主任还应将每位班干部的权责范围进行划分,并做好相关的监督与管理工作,避免班干部出现管理失当的问题,同时还能促进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发挥高效的作用。
二、优化管理方式,拓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范围
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实现班级管理高效、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对此,高中班主任应及时优化班级管理方式,以实现班级管理工作范围的拓展。在实际的优化过程中,班主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高效性的把控,在管理工作展开前,班主任应制订合理的计划与安排,以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二是现代化管理方式的引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交平台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也逐渐显露出来,借助社交平台优化班主任与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能有效拓宽班级管理的范围,并在家长的配合下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三是管理的目标,班级管理的目标在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以鼓励的态度去与家长及学生进行沟通,以提高学生对班主任的认可度[1]。
例如,班主任在组织体检活动时,应对此次活动进行一个整体的规划,对学生在医院内的各项检查活动进行细致的安排,避免学生在体检过程中出现秩序混乱的情况。班主任可以将学生按照座位顺序进行编号,并将体检表发给学生进行填写。学生在体检完成后,再将体检表按照事先编好的序号交到班主任手中。这样的方式能有效提高体检活动的管理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产生争端。
三、构建人本机制,提高班级管理的全面性
班级管理机制的建立是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与推力。在构建班级管理机制的过程中,班主任应格外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管理机制。提高学生的班级管理能力,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还能提高班级管理的全面性。对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高中班主任应构建人本机制,将学生放置在班级管理的中心位置。二是班委轮任制的构建。班干部是学生管理的中心。为保证班干部选举的公平性,班主任可以采用轮任制,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激发学生的管理积极性。三是管理方案的制订。针对班级管理活动及管理方案的制订,班主任应听从学生的意见,并结合班级管理的实际需要进行制订。这样既能保证班级管理方案方向的明确性,又能提高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可度。
例如,在维护课堂秩序的过程中,针对人本机制的建立,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班主任可以从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听取学生的建议,制订出一份学生接受度高且具有较强合理性的课堂秩序管理方案;其次,为保证方案的顺利开展,班主任可以通过公开选举的方式,选取课堂秩序维护人员,用以辅助班主任进行课堂秩序的管理工作,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维护课堂秩序的难度,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最后,班主任在课后从任课教师及维护秩序学生的口中了解班内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并对行为存在不合理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以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
四、重视氛围营造,激发学生班级管理的意识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主权意识及自我意识,由此,保姆式或是警察式的班级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对此,班主任应加强对管理方式的创新,积极采用氛围营造的方式,增强班级管理的效果。在氛围营造的过程中,班主任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班内氛围的营造,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卫生活动、文化建设、阅读活动及小组活动的方式营造氛围;二是校内氛围的营造,班主任可以与学校进行沟通,通过在校园内设置文化墙角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认同感。
例如,在文化建设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首先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做好班级的卫生工作,以建立良好的班级环境,为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提供基础保证;其次针对班级文化的建设,班主任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开展阅读活动,营造班级文化氛围,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基础的学生文化素养保障;最后在班会期间,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布置黑板报,并引导学生将在阅读活动中汲取的知识与感受进行分享,以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整体而言,通过营造氛围能强化学生的班级管理意识,为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结 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对课堂秩序的维护以及学生思想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高中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的提升,班主任首先应及时转变管理理念,将学生管理放置在班级管理的中心点,并通过制订科学管理方案的方式,为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此外,班主任还应积极采用多样化的管理方法,提高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认可度,进而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谢南晋.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25-26.
作者简介:邱彪(1987.9—),男,江苏阜宁人,研究生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