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民
【内容摘要】导学案,顾名思义,旨在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之所以要提出导学案的这一想法,是想要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 导学案 教学应用
引言
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对于教师提出的探究性问题,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仅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還会锻炼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是没有太多的师生互动的,而改变了教学模式后,学生可以积极发言,表达自己,课堂氛围也会逐渐活跃起来。当然,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所发放的导学案具有一定的特色。众所周知,导学案里有教师的教学目的即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本课堂的重点知识和部分习题,还有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在数学课堂上,尽最大可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至关重要的。
一、注重导学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既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那么导学案的设计就要十分的用心,既要能够体现本课的重难点,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排列组合”时,教师可以首先举生活中的例子,类似于某一天的课程表要排入政治、语文、数学、物理、体育、美术共六节课,如果第一节不排体育,最后一节不排数学,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课程表的方法这样的问题。先从简单的例子开始引入,之后再上升难度,给一些较为复杂的情境。在指导学生如何从数学情境中抽离出数学思想。类似于这种方式,而不再是像传统教学方式一样,只告诉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而是要增强一些趣味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透彻分析教学难点
导学案的设计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前将本节课的重点研究透彻。一般重点的知识是要多次强调的,所以在设计过程当中也要引起学生的重视。对于难点,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数学情境,或者多附上一些练习题,尽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知识。比如在进行圆锥曲线的讲解课时,教师可以将椭圆和双曲线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和区分。如讲双曲线的定义时先回顾椭圆的定义,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 1:椭圆的定义是什么?
问题 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怎样的?
问题3:如果把上述椭圆定义中的“距离的和”改为“距离的差”,那么点的轨迹会发生什么变化?它的方程又是怎样的呢?
问题 4:双曲线定义是什么?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作 ,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 ,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 。
这样通过对椭圆的回顾引入双曲线的定义顺其自然,学生也容易接受。
三、教师详解疑难,学生及时归纳
因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就要鼓励他们积极发现问题。当然,如果是初次使用导学案这样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未必所有同学都会提出一些有意义、针对性较强的问题。这个能力还是要逐步培养的。教师可以在设计导学案时,给学生设计一些较为开放的、探究性的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必然会有这样或那样对于他们来说还不太清楚的问题,这个时候就要求教师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但也不要及时告诉学生答案或直接的方法。可以先给他们思路上的指导,让学生自主完成对问题的答案的探索。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也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总结空间。当学生真正明白一个问题的时候,他的内心可能会有对于这一类提的一个看法,这个时候,总结一下,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完成课堂任务,也是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的教学能力并不是看他所教的学生中有几位能够取得优秀的成绩。作为一名教师,要能够尽量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就要做到尽量关注每一位学生。这一点对于教师来说是很难把握的一个点。既要能够让成绩优异的同学不感到枯燥,又要能够让成绩较低一些的学生感受到进步,这需要教师设计问题的层次性。以及教师要能够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才会让教师所教授的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这节课对于他们来说不无趣,还能学到许多知识,这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一种成功。
五、进行当堂训练,注意课外延伸
并不是学生自己探索完本节课的重难点之后,这节课就称得上是顺利结束了。还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进行回顾和掌握。教师可以在设计导学案时根据教学目标,找出一部分题目。对学生进行限时独立完成。之后可以公布答案,分小组进行讨论。这个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都是有价值的,教师及时的点拨能够让他们获得许多知识。比如,在学习完数列的一节课后,教师可以在导学案的最后附上几道题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题目。
其次,就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些课外的引导,比如关于一些数学文化的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下的查阅,这样对于学生提高对数学的积极性也有一定的帮助。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对下节课的知识进行预习。这样,一节课结束,就是十分有意义的。
结束语
总之,提出导学案这一教学模式,也是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的让学生学到知识,一切是以学生的学习进步为主的。当然,教学模式,或者是导学案的设计都不是死板的,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调整,也可以在课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调查等等,确保在坐的每一位学生尽量都能够融入课堂。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学资源、设备等等,合理的设计导学案,将导学案的作用发挥出来,激发每一位同学学习数学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张海龙. 高中数学实施导学案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与研究[J]. 学周刊, 2016(9):87.
[2]王明水. 导学案在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实际应用研究[J]. 都市家教月刊, 2016(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