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长工作坊提升0~3岁儿童家长的共情能力

2019-05-01 12:49王慧杨印席丽丽史明珠杨雪松
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6期
关键词:共情

王慧 杨印 席丽丽 史明珠 杨雪松

摘   要:文章基于中国儿童中心早期儿童发展部开展的家长工作坊,通过行动研究,探讨如何提升0~3岁儿童家长的共情能力。该研究首先梳理了共情的概念,以此作为提升家长共情能力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观察、访谈与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在共情方面的需求和现状,在此基础上设计家长工作坊方案并实施;再次,在开展家长工作坊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与修改方案;最后,就家长共情能力提升的支持性环境、家长工作坊主题的设计、研究对象持续参与度、研究工具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共情;家长工作坊;中国儿童中心

一、研究背景

“共情”这一概念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创,他认为“共情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如体验自身精神世界一样的能力”[1]。具体来讲,共情是一种他向反应,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体会和理解他人的感情、需要和意图[2]。伊根(Egan)对共情的定义是,“作为一种人类的沟通方式,涉及到对当事人的倾听,充分理解当事人和他们所顾虑的事情,并将此中理解反馈给当事人,使当事人能更充分地理解自己,并根据这种理解来行事”。[3]

脑科学研究证明,0~3岁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2岁时,儿童大脑中的突触数量与成人相差无几;3岁时,儿童大脑中的突触数量是成人的两倍;突触的数量会维持缓慢增长直至10岁;此后,大脑会进行“修剪”突触[4]。研究表明, 成人对儿童需求的回应,将影响儿童大脑神经元的联结与大脑构造的形成,而共情正是家长对儿童情感的回应。因此,提升0~3岁儿童家长的共情能力,能够极大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探索提升0~3岁儿童家长共情能力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在实践中发现,2~3岁儿童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形成,但是还不能够恰当地表达情绪,表现为爱发脾气、扔东西,甚至打人。家长或讲道理、或责骂、或冷漠应对、或束手无策。究其原因,是没有站在儿童的角度去体验、理解与接纳他们的情绪,没有认识到儿童在此年龄段的发展特点。只有家长更好地与儿童共情,理解他们的行为,掌握有效的共情策略,才能引导他们正确地表达、疏导与控制情绪,进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二、研究设计

行动研究是20世纪40年代由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柯雷等人所倡导的一种研究方法,该方法强调实务工作者的实际行动与研究的结合。笔者对中国儿童中心早期儿童发展部教师在工作中开展的家长工作坊进行研究,以求提升教师服务家长的意识与水平,提升家长共情能力,实现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目的。

(一)确定研究对象

选取中国儿童中心早期儿童发展部45名2~3岁儿童的主要看护人为研究对象,其中58%为祖父母,24%为保姆,18%为全职母亲。看护人的年龄主要分布在50~60岁,其次为30~50岁。

选取亲子活动中儿童与看护人的互动为主要情境,访谈也涉及儿童在家庭中的情绪状态及亲子互动情况。

(二)选择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选择由吴静吉等人依据戴维斯(Davis)的人际反应指数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修订而成的共情多维量表IRI-C作为问卷调查的工具。IRI-C由22个题项组成,包含了4个分量表,其计分方法为5点李克特式。4个分量表分别是观点采择、想象力、同情关心、个体悲伤[5]。戴维斯的人际反应指数量表是较常用的测量工具,它能够对家长的共情状态有一般性的了解。

2.事件取样法

在开展家长工作坊的过程中,由教师持续觀察家长与幼儿在亲子活动中的互动情景,对互动过程中的语言和行为进行记录,并对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家长与幼儿共情能力的变化过程。

3.访谈法

在家长工作坊开展前后,选择10名家长进行2次访谈。

(三)厘清概念,形成行动方案

首先,厘清共情的概念,格兰德司丁(Gladstein)把共情分为是认知共情、情感共情和行为共情三个维度[6]。认知共情是指理解和采纳他人观点的能力;情感共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体验;行为共情是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手段表现体验到的情绪情感。霍根(Hogan)认为共情是个体在智力上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7]。霍夫曼(Hoffman)指出,个体产生共情意味着个体觉知当事人的情感状态,甚至比当事人自己还清晰。[8]

其次,进一步厘清家长共情能力的操作性定义,指的是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家长首先接纳儿童,然后客观观察儿童,与他们对话,深入儿童内心,去体验他们正在经历什么,进而给予他们需要的帮助的一种能力。对应了问卷的四个维度:观点采择、想象力、同情关心和个体悲伤。即“我了解你出了什么问题”“我体会到你的感受”“我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与支持你”的模式。家长的共情能力分为对儿童情感的认知与理解、体验与共鸣、支持与帮助三个层面。

最后,教师集体研讨,讨论开展家长工作坊的可行性,并逐步形成行动策略。

三、行动过程

(一)获得家长共情的基本现状与水平

此次调查共发放了85份问卷,回收了73份,回收率86%。通过对收集起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家长的观点采择能力、想象力、同情关心他人的能力普遍较好,而对他人痛苦的感受能力较弱,家长共情能力要求家长对他人的痛苦境遇能够感同身受。

通过教师观察亲子活动场景下的儿童与家长的互动情景,收集家长与儿童之间的共情与未共情的案例。教师观察发现,年轻的家长对幼儿往往有更多的耐心,更能理解、感受儿童的心理,更能接纳儿童的情绪情感,而祖父母一辈的照料者缺少对儿童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因此,家长共情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家长对不同境遇的感受出发,提高家长感受儿童不同处境下心理状态的能力,同时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家长进行有差别的共情能力培养。

(二)形成主题并开展家长工作坊

基于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了解家长的一般共情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共同讨论、收集文献资料形成了6个主题的家长工作坊方案(见表1)。

(三)实施问卷与访谈

1.问卷调查情况

在家长工作坊实施的前后,分别向45名2~3岁儿童的家长发放前测与后测调查问卷。

2.实施访谈

家长工作坊开展之前与之后,与10位家长开展了2次访谈,均为开放式访谈,首次访谈提纲由三部分构成:

?誗儿童及家长基本情况;

?誗儿童情绪现状;

?誗家长在儿童有情绪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认知、感受及行为。

第二次访谈提纲由三部分构成:

?誗是否喜欢家长工作坊的内容,有哪些启发及建议;

?誗儿童情绪发展现状;

?誗家长在儿童有情绪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认知、感受及行为。

四、结果、反思与改进

(一)家长工作坊是提升家长共情能力的有效策略

从各个维度的均值得分可以看出,后测均值明显高于前测均值。表明研究对象的观点采择、想象力、同情关心、个体悲伤,经过实验均有所提高(见表2)。因此,家长工作坊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家长的共情能力。

结果显示,“想象力”维度的第10题和“同情关心”维度的第16题存在显著差异。“个体悲伤”维度的第4题存在边缘显著(见表3、表4、表5)。在其他题目中,不存在显著差异。

结果表明,家长在“同情关心”水平较之前有所提高。尤其在具体投入的一件事情上,家长的共情能力有所提高,也更加能够感知自己及别人的痛苦,但是在较为泛化及多样化的情境下,家长共情能力则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二)家长工作坊可改善家庭教养环境

1.家长对儿童情绪的关注与理解水平提高

家长工作坊开展之前,对于0~3岁儿童的情绪变化,有将近一半的受访者感到“烦”“苦恼”,有1/4的受访者提到“不用管他,哭一会就好了”等说法。例如,有的家长把2岁多孩子“玩具不让别人碰”,看做是孩子有洁癖,没有理解孩子不愿分享有可能是这个年龄段自我意识增强的行为表现;有的家长把儿童总是哭,情绪不好,简单理解为“这个孩生下来就不好带”,而忽略了这位儿童在3个月就因为母亲生病,主要由奶奶照顾,缺乏母亲的抚摸、拥抱与互动而安全感不强。

家长工作坊开展之后,2/3的受访者提到,越来越愿意关注孩子的情绪,并能理解他们。如家长明白“玩具不让别人碰”这是此年龄段儿童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不强迫孩子去分享,孩子的情绪自然好了。一位奶奶提到,以前听到孩子哭,就烦,一呵斥孩子就哭得越厉害,参加了工作坊以后,明白要去理解他们,与他们共情,孩子哭的时候,奶奶会耐心等到孩子发泄完情绪,还去询问下孩子哭的原因,最近孩子也不那么爱哭了。

将近一半的受访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愿意做出改变。如一位爸爸在参加了家长工作坊之后表示,以前在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会呵斥孩子,自己对孩子缺乏耐心与了解,现在意识到孩子爱发脾气是这个年龄段的特点,表示以后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自己也要控制好情绪,要学会接纳。

2.家长对儿童情绪的感受由消极转向积极

实施家长工作坊之前,有一半的受访者提到在孩子哭的时候,自己也会产生负面情绪。家长工作坊实施之后,一半的受访者提到要先冷静,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半的受访者提到要尝试理解与接纳。一位妈妈提到,她参加家长工作坊后回去告诉家人,孩子生气或者哭闹都有原因,家人要理解孩子,一位奶奶说他们家庭中最近喜欢使用“敏感期”这个词汇,遇到孩子摔东西或者发脾气,奶奶说,这是不是又是敏感期的反应。说明家长愿意去理解儿童,与儿童共情。

3.家长对儿童情绪的支持由不回应到运用语言、拥抱等方式来支持

开展家长工作坊之前,一多半的受访者提到面对儿童的哭闹或者激烈的情绪行为应不处理、不回应。实施家长工作坊后,有1/5的受访者提到要接纳孩子释放情绪直到孩子冷静下来;1/5的家长提到要用语言帮助儿童疏导情绪;1/5的家长提到可以抱紧他们,安慰他们;1/5的家长提到不知道如何回应,需要求助其他家庭成员或者老师。

4.家庭教养行为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开始关注陪伴与互动

1/2的受访者提到工作坊对他们触动很大,一多半的家长提到了积极互动的重要性。一个妈妈说,与孩子互动竟然能够给大脑的发育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现在在家庭中更加注重与孩子的互动,孩子的情绪也越来越好。之前总说“这个孩生下来就不好带”的姥姥,能够动员妈妈在工作之余多陪伴孩子,孩子和妈妈在一起非常开心,妈妈也觉得自己以前因为生病,忽略了陪伴孩子成长。

(三)反思存在的不足

1.家长工作坊的主题与频率需要调整

工作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长的认知共情与情感共情能力,家长都能够对儿童的情绪表现出正确的认识与理解,但是在如何支持儿童的行为方面仍缺乏实操性的技能。因此,在家长工作坊内容设计方面,应该将重点聚焦于如何提升家长的行为共情能力。此外,家长工作坊的开展次数需要增多,如果更加集中、密集且针对性强,会有更好的效果。

2.家长持续参与度不够

开展家长工作坊以来,参与对象的持续参与度不高,极少有家长能够连续6次都参加,这会影响家长工作坊的实施效果。如果能够在家长工作坊的相关内容中加入更多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完成的作业,使家长工作坊在家庭中进一步延伸,或许会弥补这一缺憾。

3.缺乏对家长共情能力的测量工具

本研究中,家长共情能力概念范畴为家长的一般共情能力,而对于0~3岁儿童,家长共情能力的发展需要其具备专业的儿童早期發展知识与方法。因此,研发对家长共情能力的测量工具,将0~3儿童发展特点及育儿方法的相关内容设计到问卷中,会有更强的针对性。

(四)提出改进建议

1.改善培养家长共情能力的支持性环境

由于共情能力属于心理学研究范畴,因此其效果(共情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效的、不显著(不是全部可以量化)的过程。此外,家长共情能力培养的支持性环境有多种因素,如家庭所处的社区的育儿氛围、专业早期发展机构对家庭教养理念与方法的支持、家庭育儿压力、家长自身生活与情绪状态等。家长工作坊只是一种有限的提高共情能力的方式。除家长工作坊之外,可以将提高家长共情能力的方式多样化,如开展社区育儿宣传、教师工作坊、家长一对一咨询、家庭延伸活动等,综合改善培养家长共情能力的支持性环境。

2.增加家庭中可操作的活动

家长工作坊要增加家庭中的可操作方案,普遍提升家庭成员的共情水平,并改善家庭教养行为。家庭成员之间更能够彼此影响,形成良好的合力。因此,每次家长工作坊之后布置在家庭中可以操作的作业,可以有效支持未能参加工作坊的家庭成员。

(五)确定改进方案

根据之前家长工作坊的内容,笔者列出改进后的家长工作坊的方案(见表6)。与之前的家长工作坊方案相比,首先,增加了家庭作业,有效促进家庭成员共情能力的提高,改善家长共情能力培养的支持性环境。其次,行为共情的内容比重明显增多,行为共情中从儿童情绪的自我表达、行为控制、家庭的正面引导三部分入手,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增加实操性与体验性。

参考文献:

[1]杨光华,王家成.用教师的“共情”呵护学生的心灵[J].中国教师, 2011(1):41-43.

[2]周红.家园沟通中幼儿教师共情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王燕,白雪苹,张世平.解读心理咨询中的共情技术[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7(3):85-88.

[4]Bardige.Infants and Toddlers: Providing Responsive and Supportive Care[J].Young Children, 2006, 61(4):12-13.

[5]王妍.共情研究述評[J].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3):13-16.

[6]冯振军,钟志兵,隋华杰,等.共情能力结构及培养研究[J].科技视界,2016(26):120-121.

[7]赵丽娜,李静瑶,刘芬.共情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0(33):80-80.

[8]刘聪慧,王永梅,俞国良,等.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J].心理科学进展,2009, 17(5):964-972.

猜你喜欢
共情
善用“共情”,让你的人际关系更好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选择
与幼儿共情,以专业的爱接纳回应
你为何总被“共情”搞得心累
情商高的人懂得将心比心
共情,没那么简单
儿童共情训练研究综述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