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中国人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其中留学归国人员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企业国际化和创新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1978年6月,邓小平同志作出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中国由此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留学潮和归国潮,开启了中国留学史的全新时代。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458.66万人,其中回国总数达到265.11万人。
海归群体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涌现出一大批科学家、企业家和教育家。他们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和中坚力量,在缩短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经济、科技、军事等诸多领域的差距中发挥了领头雁的作用,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与交流,促进中国更好更快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海归们给国内带来了许多新思想、新文化,自觉担当起中国全方位开放的先遣队,充当着中国与世界交流沟通的桥梁。
一、海归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推动科教领域的改革与创新
科教领域是留学归国人员的传统发展空间。该领域的海归们掌握着先进的专业技术,在科教兴国事业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积极推动科教领域内的体制机制改革,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投身于各项重大科研项目中,努力缩短我国与世界在科研水平上的差距。
海归们在制定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与确保战略有效执行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比如在科技部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内多数首席科学家与课题组长都是改革开放后的留学回国人员。据统计,中国科学院中81%的院士有留学经历,其生命科学与医学部2015年新当选院士中海归占比超过83%,而其化学部当年新当选院士全是留学归国人员。中国工程院中54%的院士有留学经历,其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2017年新当选院士中海归占比为67%,其医药卫生学部当年新当选院士中的海归占比超过70%。海归精英们搭建起一大批不同于国内传统体制的新型科研平台,推动中国基础科研水平大幅度提升,不断创造出领先世界的科研成果。在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人员中,海归占比超过60%,其中成果的第一完成人中,海归占比超过80%。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留学回国人员进入高校,他们中产生了一批中国高校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力量。2018年针对70多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高校校长中海归占比超过63%,如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等。他们为中国高校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世界最前沿的知识理论、教育理念与治学方法,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全球化智库(CCG)2015-2017年连续三年发布的“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显示,大约40%的海归精英在教育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比如创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中国第一所民办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他们探索着高等教育机制创新道路,成为教育领域的改革者。
二、海归为改革开放的中国
培养了大量国际化人才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阐明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等人才战略思想。人才培养和引进已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环节。
中国的留学归国人员,尤其是其中的精英们,为中国的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海归们在回国进行创新创业时,将国际化的视野、经验、技术、管理模式等带回国内,在不同的岗位对国内人才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部分留学回国人员选择在教育领域进行人才培养工作,其国际化的教育模式、思维模式等有助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另外,一些海归选择了团队创业形式,往往是各有所长的几个人一起回国创业,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从国外引进企业所需的人才。这也是留学生创业在引进人才方面的优势之一,发挥了国内外团队和群体的作用。他们一部分成员在国内创办企业,另一部分成员选择在国外开展研发工作,这种方式使团队既可以跟上国际科技发展的最新进展,又可以利用国内的市场、资金和劳动力。海归创业团队与国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开展国际合作。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海归也在国外开设企业,可利用国内外各种有利条件,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海外留学人员为中国引进了众多的国际化人才,也成为当前中国人才培养中的一支重要助推力量。中国需要为这些人才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调动他们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三、海归为改革开放的中国
开创与引领高科技创业潮
改革开放以来,走出国门的学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五代留學生。与前四代海归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他们恰逢中国真正开始走向市场经济的时机,通过引进大量高精尖技术、传播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开发新型融资方式、提供多样化的产业选择等方式,推动了新行业与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信、生物医疗、传媒、文化教育等领域都有所成就。由著名海归创办和管理的企业,如百度、搜狐、新浪、携程、新东方等,均成为带领中国新经济和高科技发展的主流企业。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海归凭借国际化的视野和富于冒险的精神,在国内双创领域扮演着独特且重要的角色,谋求始终站在中国高科技创业潮的最前端。在科技部发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入选榜单的企业共有164家。其中,由海归创办或管理的企业占比超过60%,这些独角兽企业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大健康、文化娱乐、物流、交通出行等行业创建新模式,开发新技术,不断塑造着新的创业文化。
四、海归在改革开放中
引领中国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在客观上对中国的产业结构提出了变革性要求:只有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升级,中国经济的前景才能更加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大批海归活跃在高端服务领域,很多人都成为中国第三产业的领跑者。海归为高科技新兴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弯道超车”赶超世界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海归在高科技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高科技新兴产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海归的创业领域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新兴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他们中许多人掌握着这些高科技领域的核心技术,在创业过程中发挥了自身的价值,为我国在高科技和新兴产业方面上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星星之火”,使中国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让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赶超世界成为可能。
(一)推动跨国公司本土化,帮助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大批外资企业包括全球500强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带来了大量的外资与就业机会,也将中国纳入全球经济分工体系。而几乎所有的在华跨国公司都有海归的参与,有些海归还成为很多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分公司的“掌门人”,比如上榜全球化智库“2017度中国留学人员50人”中的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李一、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等。作为跨国公司对华战略的参与者与执行人,海归们在推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加快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培养大批国际化本土人才、促进跨国公司业务与中国经济紧密融合、加速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乘风破浪,日益活跃于世界舞台,而熟悉东西方文化和国际游戏规则的海归则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推手。一方面,他们以创始人或职业经理人的身份直接帮助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据统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中,80%的企业是由海归创办和管理的。这些企业在海外上市,不仅能够融到资金,更为中国企业创造了一个国际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更好地吸引新技术、新人才、新的战略合作机会,在全球标准的制定以及未来产业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另一方面,大量海归以法律服务、咨询、会计等方式,帮助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参与跨国经营与并购业务,间接推动其在海外发展。比如,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帮助腾讯把微信推广到印度尼西亚,重新定义了印尼的社交媒体,打造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成功典范。金杜律师事务所全球主席王俊峰在全球16个城市建立了律所,成为帮助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著名法律专家。
(二)推动中国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引进风险投资机制及现代管理理念
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制造业门类齐全,整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却不是一个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2025”旨在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虽然大部分的留学人员在回国发展时,比较倾向于选择新经济领域,但是也有很多海归以职业经理人等身份进入传统企业。他们提高了这些企业的管理水平,带动了传统企业经济效率的提升。同时,海归们在这些企业的岗位并未脱离传统的制造业,通过技术嫁接使传统制造业与现代科技对接,不断推动中国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助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
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手段,风险投资为新技术发展提供帮助并使其商业化,进而加速新产业的形成,最终促进科技的发展。目前,国内几乎所有风险投资公司的掌门人都是海归,大部分企业都是通过海归或海归工作的外企带进国内的,如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就是这方面的优秀代表。这些投资带动了国内创业者的热情,促进了一大批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国内风险投资行业的进步。近年来很多海归创业成功后转做创业投资,比如北极光创业投资创始合伙人邓锋、赛伯乐投资公司董事长朱敏、信中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潮涌、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等。风险投资理念和新经济模式引进,带来了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概念,使海归和跨国公司一道,对中国企业管理带来了革新和推进。
五、 海归积极参政议政,
在国内外重要领域发挥重大影响
现代社会对政府管理与决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留学归国人员因其特殊的跨文化背景、先进的现代管理经验以及较强的法律意识等优势,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与民主建设的积极力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归精英们进入各级人大、政协、政府、司法机关、国家企事业单位等,有的还担任领导职务。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国家的全面发展与进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海归们通过创办智库或供职于智库的方式,为政府提供专业参考与智力支撑,许多政府重大决策和决议的背后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比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CCG等都拥有一大批重量级的海归精英。这些公立或民营的重要研究机构,不仅充当了中国政府的智囊团,而且在更为廣泛的层面上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外脑,扮演着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智库角色。
同时,海归还在国际组织中担任要职,提升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今天的世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局,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在面临重大调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需要抓住机遇加入新一轮全球化竞争,积极参与制订新的国际规则,内外联动推进改革开放,维持已经取得的贸易优势,提升资本优势与人才优势,在全球治理中占据主动,以推动全球化的进程。海归们通过在国际组织中担任要职,有效提升了中国话语权,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朱民在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全球副总裁期间对推动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在国际组织中担任要职的海归人员越来越多,比如IMF副总裁张涛、国际电信联盟(ITU)秘书长赵厚麟、国际工业微生物遗传学国际委员会主席邓子新、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柳芳等。
改革开放40年间200多万海归作为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遍布中国各行各业,成为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从国家领导者到地方官员,从两院院士到千人计划专家,从国际组织领导者到企业掌门人,新时期的海归精英是中国与世界全方位接轨的天然纽带与桥梁,正成为领航中国的重要力量。未来,海归们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