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丹妮
【摘 要】民族音乐是艺术的瑰宝,幼儿教师应该注重对幼儿在此方面的教育引导,结合民族音乐欣赏课堂来实施全面的教育,帮助幼儿了解更多的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无限热爱之情。幼儿教师可以借助生动情境的创设,来进行音乐高效课堂的体验,帮助幼儿在多种途径的带动中,全面欣赏民族音乐,在生动情境的感染之下,深入、透彻地完成听赏的教学任务,构建高效的民族音乐欣赏课堂。
【关键词】民族音乐;艺术瑰宝;生动情境;热爱之情
为了帮助幼儿感知民族音乐的无限魅力,教师可以借助课堂中生动情境的创设,去激发幼儿进行有效的听赏,让他们从多个角度走进民族音乐,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去带领幼儿感知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培养他们对民族艺术的喜爱之情,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师可以结合视频、游戏、律动、研讨等一系列生动的情境创设,去全面感知民族音乐的内涵情感,达到高效欣赏的最终目的。
一、运用视频,生动课堂
视频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常用手段,它通过自身丰富的视听感官效果,带给幼儿全新的课堂学习体验,教师可以结合媒体视频,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在多彩的视频资料里,感知生动的情境,让学习变得轻松快乐,愉悦幼儿的身心。幼儿的年龄决定了幼儿对视觉和听觉的渴求程度,生动的视频创设了多彩的情境,能帮助幼儿实现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进行幼儿音乐的教学时,教师可引入民族音乐的听赏内容,帮助幼儿在视频结合的课堂中,感知生动的情境式教学,让他们在无限生动的视频中激发兴趣,为民族音乐的高效欣赏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幼儿的音乐听赏课堂中,教师引入了一些经典的民族乐曲,并结合相关视频进行生动的引导,让幼儿在无限快乐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及活动。本节课教师引入的民族乐曲是《春节序曲》,这首乐曲是每年春晚开场必放的一首乐曲,特别富有欢快喜庆的氛围,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体验其作品的情绪内涵。教师可结合春晚开场的视频进行乐曲的播放,并引导幼儿去模仿视频中主持人的话语,进行趣味的聆听和表演,帮助幼儿在生动的视频中快乐的听赏,激发幼儿对民族音乐的无限热爱。幼儿们在视频的激发之下,表现得十分活跃,他们主动地走上讲台,体验着这种自由表演的快乐,在生动的情境之中实现了对民族乐曲的有效聆听,提高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师为了帮助幼儿进行生动的聆听及欣赏,结合视频资料展开全面的学习,让幼儿在视频的带动之下,快乐聆听、愉悦互动,引领他们在生动的视频情境中,充分感知民族乐曲的情感表现。
二、结合游戏,活跃氛围
游戏是幼儿最为喜欢的一种活动,教师可以将游戏加入民族音乐的欣赏中,帮助幼儿在活跃的氛围中高效的学习,让音乐听赏的过程更加地轻松、快乐。民乐结合游戏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策略,单纯的听赏会让幼儿感知枯燥。为了达到听赏的良好效果,教师可利用游戏互动去生成活跃的情境,帮助幼儿在无限精彩的娱乐教学中,愉悦听赏、快乐感知,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
例如在听赏民族乐曲《喜洋洋》时,教师开展了趣味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感知活跃的教学氛围,激发他们愉悦的情绪。《喜洋洋》这首乐曲十分欢快,与课堂中快乐的游戏相得益彰,实现了互动中巧妙的融合。教師进行“听音乐传花”的游戏,让幼儿聆听民乐来展开趣味的游戏体验,当音乐停止时,花传递到谁的手中就要表演节目,用这种趣味的互动游戏来实现对幼儿心理素质的锻炼,让他们能够进行自如的表演。同时,游戏中民族乐曲的结合实现了听赏的愉悦性,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感知民乐的节奏和旋律,让他们在游戏化的课堂中顺利完成音乐听赏的任务,用游戏形式趣化欣赏教学,帮助幼儿在自主的状态中进行快乐的聆听及表演,提高他们的多种音乐能力。
游戏的巧妙结合,有效活跃了课堂聆听的氛围,帮助幼儿感知了更加趣味生动的课堂,让他们在游戏营造的快乐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展开乐曲的听赏及节目的表演,实现了游戏互动中的高效学习。
三、借助律动,调动情绪
幼儿的音乐听赏教学中,可以加入活泼的律动环节,通过肢体动作的快乐体验,去激发幼儿心中愉悦的情绪,帮助他们感知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实现民族乐曲高效的聆听。律动是一个充满乐趣的音乐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民族乐曲的聆听中,进行互动的律动体验,帮助他们感受乐曲欢快的节奏,体验作品的情感表现,在快乐情绪的带动下,完成民族音乐的听赏。
例如在进行民族音乐的听赏时,教师带领幼儿展开了音乐的律动活动,帮助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之中,深入感知无限快乐的课堂情境,实现民族音乐的有效聆听。如民族乐曲《金蛇狂舞》是特别欢快喜庆的曲子,也是民族音乐当中的一首经典之作,为了帮助幼儿感知民族音乐的无限魅力,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趣味的律动,结合一些打击乐器,来开展分层次的节奏律动练习,让幼儿在互动的合作中,完成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任务,激活他们课堂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运用手中的乐器进行小组间的节奏律动,帮助他们培养互动合作的能力,同时也借助律动去生动课堂的情境,构建快乐的音乐课堂。节奏律动形式多样,对幼儿的节奏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体验节奏接龙的律动,还可以进行多层次的节奏训练,用形式多样的律动体验去创设课堂的生动情境,激活幼儿的学习热情。
律动活动是调动幼儿愉悦情绪的有效办法,教师可以借助趣味的节奏律动,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律动创设的生动情境中,积极的学习,帮助他们体验欣赏教学的无限精彩。
四、设置研讨,激活思维
在幼儿的音乐听赏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一系列问题来设置互动的研讨,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去激活幼儿灵动的思维,帮助他们实现有效的聆听,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无限热爱,也实现对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问题的研讨,不仅仅能激活幼儿的思维,而且能有效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自身能力的充分开发。
例如在幼儿的音乐听赏课堂中,教师带领幼儿聆听民族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乐曲是一首傣族的经典乐曲,最为代表性的是葫芦丝独奏的版本,教师让幼儿们聆听视频音乐,并结合乐器葫芦丝展开现场的欣赏,让幼儿近距离接触这种民族乐器,感知民族音乐、民族器乐的无限魅力。教师结合聆听展开问题的设置,带领幼儿进行问题的互动讨论,让他们实现深入透彻的高效聆听,如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葫芦丝这种乐器吗?你觉得它为什么叫葫芦丝这个名字?聆听这首乐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教师结合聆听作品展开一系列问题的设置,让幼儿围绕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能让他们在互动之中实现思维的有效交流,让幼儿在快乐的探讨之中,充分感知听赏课堂活跃的情境氛围,激发内心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们踊跃的回答问题,他们表达着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将聆听的感受进行互动的交流,帮助彼此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为民族音乐的生动欣赏提供重要的依据,带领幼儿们享受民族音乐的欣赏过程,感受民族音乐的无限魅力。
总之,在幼儿的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聆听民族音乐方面的作品,让他们在优秀作品的聆听中,感知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引导他们借助多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去创设生动的情境,让他们在生动的情境中充分感知民族音乐的情感内涵,达到深入聆听的最终目的,构建高效的幼儿民族音乐欣赏课堂。
【参考文献】
[1]陶梦婷.浅析民族民间音乐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J].新课程(上),2017(11):27
[2]顾艳.中国传统音乐融入幼儿音乐教育课程的思考[J].甘肃教育,2018(04):73
[3]王煜涵.民族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价值及应用[J].时代教育,2018(0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