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欢
摘要:概念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能帮助学生组织、建构知识网络,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本文就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利用概念图的作了简要的介绍,为在新课、复习课、习题练习的教学中如何巧妙运用概念图提供建议。
关键词:概念图;生物教学 ;利用
生物学科需要记住大量的概念,但往往学生通过简单的记忆和机械的训练获得的知识是最容易遗忘的,而通过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将抽象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过思维加工之后联系起来,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才是最有效的学习。而概念图就是一种有效学习的工具,因为概念图的形成是学生经过大脑思考、构建思维景象描绘的过程。教师运用概念图的教学能够让学生脱离单纯的模仿和记忆,使他们能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获得知识。
1 在新课教学中巧妙应用概念图,提高教学效率
不同的教学手段可以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新课教学中教师不能滥用概念图教学,应针对不同内容特点,教会学生采取相应学习方式,利用不同方式加以学习,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教师选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在合适的教学时机,运用概念图教学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使学生初步了解概念图的构建要素和一般步骤,再经过给特定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自己先构建概念图。最后通过学生讨论后对自己所做概念图的修改和补充。
例如学习物种形成时,通过阅读加拉帕斯群岛的地雀的形成过程,先让学生画出来的概念图来理解,如下图为一学生画出的概念图:
从该学生的概念图可以了解到学生掌握好了物种与种群的关系,但是把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二者混淆起来了。此时,教师再通过问题导学法指点学生完善概念图。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什么?②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什么?③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能否等同起来?④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有什么联系?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理解透了概念,知道了物种形成三大环节。学生讨论后一起完善的物种形成概念图如下图所示:
通过概念图教学使学生从被动等待老师发问引导构图→善于发现问题完善构图→主动去构图的递进式去学会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2 复习课时,整合旧知识,强化知识系统性
高三复习课时,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大量的学习资料像山一样压过来,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象过筛子一样很快忘得所剩无几。如果以构建概念图的形式来记忆一些知识点,并标示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张知识网络,不仅容易识记,而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生物学知识。
例如:在复习基因分离定律时,有关的概念较多,教师在复习时,有必要对这些概念进行梳理和分类,但更需要形成概念图,如下图为学生讨论后形成的概念图:
学生买回来的资料大多对每一章都有知识网络图,有的过于简单,有的过于罗嗦,有的设计不方便个性化复习。学生更有效利用这些知识网络图,就必须对其进行加工,修改成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概念图。概念图的应用可以是总结概括章节内的内容,也可以概括章节间的内容。随着复习的加深,完全可以以某个概念为核心在全部高中生物学范围内进行概念图的构建,将知识整合起来。
3 在练习中,运用概念图解决疑难问题,提高灵活迁移知识的能力
在练习中解决疑难问题时,单靠老师一张嘴,有些迷惑的问题难以清晰化。巧妙利用概念图能够把人脑中隐性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同学们思考、交流和表达。所以在平时练习过程当中,让学生主动绘制概念图,参与知识的回顾与提炼过程,可达到灵活迁移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联系密切
B.能生产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
C.激素产生后一定作用于其他细胞
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正确答案选:C。许多学生对B、D两项理解不够。但让学生分析了产生激素和酶的细胞,画出概念图时,非常明了解释了B、D两项。
总之,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复习课和练习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构建概念图,可以让原来许多迷惑的概念清晰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机械的记忆灵活化。最终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在由多变少、所用课本由厚变薄,从而有效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倩苇.概念图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导刊,2002(11).
[2] 黃玉珍.生物概念图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 2015(01).
(作者单位:贵州省瓮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