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德育:原则、课堂、课外*

2019-04-29 05:47孟万金
中国德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立德法治德育

孟万金

摘    要 为进一步发挥具身德育优势,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本文在之前曾经发表的一论、二论、三论新时代具身德育基础上,对具身德育如何深化细化作进一步探讨。思想层面,明确具身德育的操作原则;教学方面,旨在探索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得师生都能事半功倍;课外活动方面,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其潜能。

关 键 词 具身德育  学校德育  德育课程

具身德育是顺应时代背景的新时代德育新理念,其精髓就是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厚德载福、立德树人,其要义是情境、情感、行动统一。为进一步发挥具身德育优势,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本文在之前曾经发表的一论、二论、三论①新时代具身德育基础上,对具身德育如何深化细化作进一步探讨,主要包括:开展具身德育十条操作原则;具身德育课程课堂轻负高质的七大要务;具身德育课/校外活动发挥每个学生自身优势的八个支点。

一、开展具身德育十条操作原则

具身德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为保证其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遵循规律,坚持协同配合,坚持常态开展”中小学德育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确立如下十大操作性原则:

1.正心立德 “正心”可以理解为端正自己的心性,或者说存正义之心。其实质与当代西方兴起的积极心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比积极心理内涵更丰富更深刻。因此,“正心”还需培养积极心理品质[1],“立德”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践行当代美德,立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个人的德。具身德育主张“德之根在心”,心是德的基础,在德育中发挥不可或缺的基石作用。通过“正心”教育,固本培元,培养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元气,从源头上预防和矫正品德问题。

2.劳动树人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学说,具身德育主张“人之本在劳”,劳动是最好的行动,因为劳动创造人、发展人、成就人、造福人、改造人。通过各种各样的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具身德育“劳动树人”的主张。

3.思政领航 思想政治教育领航强调的是务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身德育认为思想是道德的先导,政治是道德的航标。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引领德育的方向、目标和路线,对具身德育的实践发挥着总统领作用。

4.幸福驱动 具身德育主张厚德载福,幸福是快乐的情感体验,是德育的动力源泉。幸福是品德修养的目标和收获,品德修养是通向幸福的桥梁和阶梯,德育能教会人们如何快乐地生活,如何积极地参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时刻关注着个人的生活和生存状况,能够用价值观念和理想引导人们向善,改变现实生活,实现幸福美好愿望。

5.生活养成 即在生活化德育中养成习惯,其核心是“回归生活”,强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他们的现实需要。陶行知的生活德育思想是公认的典型代表而备受一线工作者欢迎,他以追求真理学做“真人”为培养目标,以教学做合一、知情意合一、教训合一为其基本原则,将爱的教育、人格教育、纪律教育等方面作为生活德育的主要内容,通过集体生活、学生自治、师生共修等途径来达到培养“真人”的德育目标。[2]只有讓德育在生活中进行,生活才能在德育中提升。

6.文化滋养 具身德育力主熟悉、研究、尊重、扎根和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文明在新时代放射出新光彩,走在人类文明的前列。《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7.情境体验 身体力行离不开情境,道德行为和德育也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情境是整个道德教育中的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情境不同,所产生的学习方式不同,其学习结果和效果也不同。情境分为真实情境和虚拟情境、“当事人”情境和“旁观者”情境、教育情境和生活情境。[3]真实情境、当事人情境和生活情境自然是身体直接卷入的情境,因其自然和真实的特点,对学习者会触景生情,直接产生替代强化作用。但是学校德育大部分是以虚拟情境为主的,虚拟情境中又有当事人情境和旁观者情境,应尽可能选择与生活真实接近的、尽可能促成产生当事人或与当事人体验共鸣的情境,从而提高知行合一的实效性。

8.法治强基 德育的内容之一就是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的基础知识来教育年轻后代,使他们从小就受到民主的训练和守法的教育,懂得和善于履行社会主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制观念,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之前的普法教育试图通过法律知识的输入来提高公民法律意识,但是忽视了法律知识输入后如何内化为法律意识,并外化为守法行为进行输出”[4]。具身德育视野下的法治教育强调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性,通过主动参与与平等交流,凸显主体意识,使法治意识、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深入人心,进而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维护法治社会有序运行,守住法治底线。

9.家庭教化 道德规范的特殊性,就是在于它是柔性的,是一种软约束,重在教化。具身德育认为,家庭是道德教化最多、最佳场所,家长及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通过言传身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途径,对子女施以良好的教育影响。

10.社会历练 德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这就必须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社区公益、科技文艺、工农业生产、职业体验、顶岗实习、研学旅行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之中,以获得直接经验、增强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使其增强社会责任感。只有通过亲身的社会实践,亲力亲为,学生才能真正地学会运用知识,从而获得新的实践经验,成为一个真正的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有用人才。

猜你喜欢
立德法治德育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