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礼辉 吴健
1.西藏山南市人民医院 西藏山南 856000
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 230031
注射用丹参是由丹参中提取制成的中药注射粉针剂,由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独家生产,具有活血通脉的作用。临床中医常用于胸痹血瘀证,西医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中有胸痛或心悸的患者。本人在作为临床药师在进行药品监测过程中发现,注射用丹参连续半年位于医院用药金额前10位,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的要求,为评价其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笔者调取了HIS中使用过注射用丹参的患者一般情况和用药情况,结合其病史病程特点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医院的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分析,从而规范其临床的合理性使用。
122例使用丹参注射液的患者中,男性69例,女性53例;患者年龄8~84岁之间,平均年龄51.80±23.03岁。各年龄段患者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各年龄段患者分布情况
通过HIS结合电子病历系统随机抽取2017年7月份使用过注射用丹参的住院患者全部信息,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诊断、用药信息、病程记录等,合计122例。利用四川美康的临床药学系统对患者用药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给药频次、溶媒选择、给药疗程、合并用药、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
参考药品说明书、《新编药物学》、以及相关指南和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文献。
采用SPSS18.02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 )表示。
122例患者分布于5个临床科室 见表2
表2 使用科室分布情况
应用注射用丹参的患者中,按照说明书适应症用药的有32例,未按照说明书适应症用药的有90例。见表3
表3 患者疾病分布情况
普外系统疾病 4 3.28泌尿系统疾病 3 2.46皮肤附件系统疾病 3 2.46耳鼻喉疾病 1 0.82合 计 122 100.00
122份病例中,用药时间为14.13±6.29天,最短为使用1次,最长为使用了29天。
结合药品说明书、有关专著和指南,对122份病例的用药合理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合理10份,仅占总病例数的8.20%,不合理112份,占总病例数的91.80%。不合理均为判定为不适宜性处方/医嘱,不合理项目合计200项。见表4
表4 不合理处方/医嘱分类统计表
注射用丹参系从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物质,其主要成分有丹参素、丹参酮、原儿茶醛等。注射用丹参粉针为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具有活血通脉之功效,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注射用丹参广泛用于除心血管疾病以外的其他疾病,在本次调查过程中,骨科、外科、消化科、神经内科等都在使用,用于骨折术后、脑梗死等疾病。有文献报道显示丹参冻干粉针能够对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改善[2],可以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对急性脑出血的血块吸收效果良好[3];其联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足的作用效果良好[4];本次调查发现,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非常广泛,不但用于除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系统的高血压等疾病,还用于了肝硬化、骨折术后、贫血等疾病。
注射用丹参作为中药注射剂的一种,其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相关应用指南均要求慢滴严密观察,防止注射液中的其他物质造成过敏反应的发生,而浓度的控制尤为重要,任意提高浓度,相当于将液体浓缩,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也将随之提高。在临床实践中常见医师为了控制补液量或者患者避免长时间输液的不便而要求少输液,医师随意减少溶媒的量;在此种情况下,临床医师应该进行充分的衡量,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临床诊疗操作,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低分子右旋糖酐临床常用于休克、烧/创伤等引起的血容量不足时扩充容量,本次调查中有3例使用了低分子右旋糖酐作为溶媒。《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及所有的指南均明确要求中药注射剂在使用过程中不得与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注射液以外的任何药品配伍。中药注射剂本身即为不稳定系统,在与外界药物配伍的过程中,溶解度、酸碱度等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加剧了中药注射剂的不稳定;另外,中药注射剂中的鞣酸等物质也会对其他药品产生破坏作用[5]。
注射用丹参作为活血化瘀类中药,其常见的应用人群为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此类疾病的治疗一般需要一定的疗程。中医认为活血化瘀药使用过久或量过大,容易伤正耗本,用药过程中应当中病即止[6,7]。本次调查发现122名患者中,平均用药时间为14天,平均用药疗程基本合理。最短的仅为1天,明显达不到用药时间要求;过长时间的使用,会造成患者医药费用的增加,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但过短时间的使用,药物不能充分的发挥疗效,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样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浪费。
总之,该院的注射用丹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合理性偏低,药品的用法用量、溶媒选择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比较严重。建议医院相关部门加强对以注射用丹参为代表的中药注射剂等辅助用药的管理,加强处方医嘱的审核及点评力度,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多种方式齐抓共管,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提升医院用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