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港引航员登离船安全风险识别及控制

2019-04-29 01:41陈业俭
世界海运 2019年4期
关键词:拖船引航员港区

陈业俭

一、前言

船舶引航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行业,同时也是世界公认的高风险职业,其风险不仅仅来自工作本身。引航工作需要面对各种航行风险,需要克服不同的技术挑战,引航员登离被引船时还要面临人身安全风险。目前,国内没有引航员在工作过程中伤亡的精确统计,但是美国《读者文摘》把它评为第三风险行业。近几年澳大利亚的引航员每年因登离船发生的事故致死率是0.054%,而同期澳大利亚各行业平均职业工伤致死率仅0.005 5%。美国在1993年至2007年间相继有8名引航员在登离船事故中死亡。日本在1976年至2002年间,共发生了57起引航员人身伤害事故,导致6名引航员死亡,而日本总共只有600余名引航员。2016年9月16日,广州港引航员引航结束离开“能代3号”轮时,引航梯右侧边索断裂,引航员身体失去平衡而坠落;同年10月11日,连云港引航员在离“新重庆”轮时发生坠海受伤的严重事故[1],这两位引航员现在还没有恢复。至于发生磕碰、滑倒、扭伤等险情则是更多。因此引航安全的含义不仅包括船舶安全进出港口,还应包含对引航员生命安全的保障。本文就深圳港引航站在引航员登离船安全风险识别及控制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介绍,抛砖引玉,期待共同提升引航员登离船安全水平。

二、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关于引航员登离船安全的风险,我们有广义的理解:不仅仅是指引航员攀爬登离船装置时的风险,还包括引航员接送过程中的风险,如港区交通风险、码头上下引航艇/拖船的风险、在引航艇/拖船上的风险和来自被引船舶的风险等。

(一)引航员登离船装置存在的风险识别与控制

1.风险识别

被引船舶不按SOLAS公约要求正确安放引航员登离船装置(包括引航梯和舷梯),引航艇/拖船船员准备防护工作不到位,引航员不进行基本的安全检查就贸然登离船等因素造成的引航员落水、摔伤、夹伤等风险。

2.控制措施

(1)按SOLAS公约要求,供引航员登离船使用的所有装置均应达到使引航员安全登船和离船的目的。如果被引船舶不能正确安放引航员登离船装置,引航员可要求船方重新安装、更换或调整[2],甚至拒绝登离船,引航站会给予无条件的支持。

(2)引航站开发运行的“引航动态监控与智能系统”可实现船舶引航申请的自动申报,申报栏里有特别一项,船方(通过代理)需申明按SOLAS公约要求安放引航员登离船装置,并由船员进行检验、检查,虽然仅仅是一句文字申明,但在实际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船方不按规定安放登离船装置的情况大大减少。以前深圳港每年都会出现几例船舶不按规定安放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情况,2018年则一例都没有发生。

(3)不按要求安放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船舶将被列入深圳港引航站“问题船舶名单”,再次申请引航时需作出按要求正确安放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书面承诺,引航站方接受其引航申请,安排引航计划。到目前为止深圳港出现过16艘“问题船舶”,其中12艘再次造访深圳港时,引航员登离船装置都严格按规定安放,“问题船舶”得到了很好的整改。

(4)引航艇/拖船安排两名船员做好引航梯端部的整理工作,引航梯过长部分可要求船方调整或拉到引航艇/拖船甲板上方等,防止夹在被引船舶和引航艇/拖船之间或被引航艇/拖船的甲板突出物挂住而发生引航员被绊倒等意外;引航员在攀爬引航梯时,两名船员应按住最近的引航梯防扭加长踏板(Elongate Spreader),将引航梯紧压靠在船舷上,防止引航梯晃动,方便引航员登离船。

(5)引航员通过登离船装置登离船前一定要进行必要的检查,检查海况、引航艇/拖船靠贴被引船情况、引航员登离船装置安放情况,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禁止登离船。引航员应采用“一看(目视检查)、二试(用力蹬踏引航梯检测其强度及是否系牢)、三登离船”的步骤登离被引船;多名引航员登离时须依次登离,禁止2人及以上同时在引航梯上。

(二)港区交通的风险识别与控制

1.风险识别

港区大型重载运输车辆多,“死角”多,通行繁忙。在港区驾车、行走、停留等有被车辆碰撞的风险;港区起吊货物作业频繁,有高空坠物伤人的风险;集装箱(货物)堆场,有集装箱(货物)坍塌伤人的风险;靠近电线电缆、用电设施,有触(漏)电伤人的风险;靠近码头边行走,有失足坠海的风险。

2.控制措施

(1)深圳港引航站借鉴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的员工上岗前安全培训课程,对引航员(特别是新入职的实习引航员)进行必要的培训,让引航员了解在港区行走、停留所面临的风险,明确港区的危险区域和相对安全区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2)引航员不允许在港区开车、行走(特殊情况除外),通常由港方安排专门车辆接送。发达国家港口基本上都有类似的做法,不仅引航员由港区车辆接送,靠泊船船员也由港区车辆接送。这样做有利于港区安保秩序、港区交通秩序和港区人员安全。

(3)引航员、引航艇/拖船、码头、引航员接送车辆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络渠道。引航员接送车辆、引航艇/拖船适当提前到达指定地点,尽量减少引航员在港区等待停留的时间。

(4)特殊情况引航员需在港区停留,引航员要服从港方管理人员管理,避开危险区域,在安全区域等待。

(5)引航站定期走访码头,敦促其合理安排接送引航员车辆司机的作息,避免疲劳驾驶;对接送引航员的车辆加强维护保养,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查整改。

(三)从码头上下引航艇/拖船的风险识别与控制

1.风险识别

由于引航艇/拖船顶靠码头不稳、船员帮扶工作不到位、夜间照明不够等原因造成引航员存在落水和跌伤等风险。引航员踩踏甲板上的突起物造成扭伤、摔伤的风险。甲板有油污造成引航员滑倒、摔伤的风险。

2.控制措施

(1)引航站对引航艇/拖船接送引航员的码头(泊位)进行评估和比较,既考虑效率与便利,也要考虑安全。目前选择风流、过往船舶影响小的码头(泊位)作为接送点,便于引航艇/拖船稳定顶靠码头。

(2)引航站按规定为引航员配备救生衣、防滑鞋、防滑手套等防护用品,引航员须按规定穿戴使用。

(3)引航员在码头上下引航艇/拖船时,引航艇/拖船须安排两名船员做好防护工作;需要搭梯子上下码头时,防护工作更需加强。

(4)引航艇/拖船按引航站的要求在甲板上增设栏杆、扶手绳等,供船员抓扶及引航员在甲板行走、等待时抓扶。

(5)引航艇/拖船做好甲板清洁防滑工作,如在甲板人员通道喷涂防滑沙等;夜间须有充足照明;突出物及其他甲板危险物要尽提醒、警示义务。

(6)引航员在指定的通道登离引航艇/拖船,引航艇/拖船须在通道下面安装安全网。

(四)在引航艇/拖船上的风险识别与控制

1.风险识别

引航艇/拖船因为恶劣海况或操作不当或紧急大幅度转向避让他船等原因造成的船体剧烈晃动,引航员因站立不稳造成磕碰伤的风险;在引航艇/拖船生活区外等危险区域行走停留可能发生的落水等风险。

2.控制措施

(1)引航员在引航艇/拖船期间,如无必要尽量不到生活区域以外的区域,特别是夜间在引航艇/拖船上,要求在船员的视线内活动。

(2)引航员在甲板上行走,引航艇/拖船要安排船员做好陪同、防护工作,夜间要开启必要的照明。

(3)引航员在引航艇/拖船上行走要抓好栏杆、扶手绳,防止落水及磕伤,特别是海况不良船艇剧烈摇摆颠簸时。

(五)来自被引船舶的风险与控制

1.风险识别

海况差、做下风不充分、被引船舶航速不合理等原因造成引航员登离船困难,产生引航员坠落、磕碰伤等风险;登离船装置安放不佳,影响引航员、引航艇/拖船安全。

2.控制措施

(1)被引船舶合理控制速度,一般情况下,在引航员登离船时,船速控制在6~8节。速度太快或太慢都不利于引航艇安全靠离。

(2)海况不良时,被引航船舶合理调整航向,利用船体挡住风、浪,为引航员安全登离船提供一个相对平静的海面(航海人通常称之为做下风)。

(3)引航员、被引船舶要不怕麻烦,充分做好下风,必要时甚至改变引航梯的安放侧舷,不可在没有做下风或做下风幅度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冒险登离船。

(4)被引船舶须听从引航员的要求安放、调整引航员登离船装置,包括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如太靠近船首或船尾,不仅影响引航员安全登离船,还可能影响到引航艇/拖船的安全,一般要求是尽可能安放在船中附近[3]。

(六)应急措施

引航艇/拖船和其他商船一样,编制了包括引航员落水、磕碰伤等的应变部署表,并且进行专项培训与演练,提高引航艇/拖船的救生能力;还在引航艇/拖船上配备专供引航员使用的急救药、救生衣、手套等物品,供引航员不时之需。

三、安全措施的落实与保障机制的运行

经过多年的总结和探索,深圳港引航站在引航员登离船安全问题上制定了详尽的制度,对每个环节的风险予以控制。然而,引航员接送和登离船的安全需要引航员、被引船舶、港方(引航接送车辆)、引航艇/拖船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保障。引航站的制度对引航员具有强制性,对其他相关方却没有制度约束力,如何让相关方执行落实前面叙述的措施,是引航站探索研究的第二课题。深圳港引航站通过与各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服务满意度调查、问题反馈跟进解决机制,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1)引航站与拖船公司领导定期互访,了解、调研双方的服务满意度情况。引航员、拖船船员不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引航员登离船方面的问题。

(2)引航分站召开安全例会时邀请拖船公司代表参加,拖船公司召开安全会议时邀请引航员代表参加,共同研讨解决遇到的工作困难和引航员登离船安全问题。

(3)引航站制定出台了专门的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分站安全例会设置安全隐患排查环节,将隐患排查制度化、日常化,其中拖船的配合问题和引航员登离船的安全隐患是重要排查内容。排查到的问题,由分站领导负责与拖船公司沟通解决;排查问题有记录、有追踪、有反馈,确保在较短时间内有效解决。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深圳港各拖船公司在引航员接送及登离船安全方面都出台了相应规定,对船员如何接送引航员、如何做好引航员登离船防护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有效地保障了前面所述各项安全措施的贯彻与落实。

四、安全措施的持续改进与完善

持续改进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理念,引航生产中会不断遇到新问题,安全制度、安全保障措施也需要持续地完善与改进。深圳港引航站高度重视引航员登离船安全,持续不断地完善相关的规定与制度,改进合作模式与安全方法。

1.将好的做法、好的措施引入,提升引航员登离船安全水平

在引航协会的推荐下,引航站要求拖船公司在拖船上增加栏杆和扶手绳,以解决引航员登离船时无处扶和站不稳的问题。西部港区拖船公司首先在拖船开始试点,他们在拖船船首增加栏杆和扶手绳[4],经过几个月的试验,得到了拖船船员和引航员的好评后,在全港拖船推广。拖船船员在甲板上行走和接送引航员、引航员登离被引船时有栏杆和扶手绳抓扶,降低了滑倒、落水风险;大风浪条件下拖船船员也可以依靠栏杆和扶手绳,更好地保护自己,有利于更好地做好引航员的防护工作,有效地提升引航员登离船安全水平。图1是深圳港拖船增设栏杆和扶手绳后接送引航员的实况。

图1 深圳港拖船增设栏杆和扶手绳后接送引航员的实况

2.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将措施制度化

2018年6月,引航员乘吊篮登石油钻井平台引航时,由于拖船操作与平台吊车手操作的不协调,吊篮起吊时磕碰到拖船栏杆发生了险情。险情发生后,引航站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调研,尽快查明了原因,制定了整改措施,杜绝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在站内印发了《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和油(气)生产设施一般安全管理规则》,让引航员全面学习了解登离钻井平台的风险与操作规范;制定印发了《引航员乘坐吊篮登离船(钻井平台)操作指引》;为保证拖船、钻井平台按规范操作,我们还编制了《拖带引航作业前相关信息确认单》,在引航作业前的航前会上相关单位逐一签字确认,确保相关方按规范操作。

五、结束语

在致力于船舶安全、港口安全、优质服务、阳光引航的同时,引航员自身安全更应成为重点关注的环节。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引入引航工作,引入引航员安全登离船,对每个环节、每种可能予以梳理,进行风险识别,出台针对性控制措施(规定),消除各类隐患,可提升引航员登离船安全水平。

猜你喜欢
拖船引航员港区
浅谈新形势下引航员登离船的安全
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风险分析与安全措施的探究
资料链接:中国引航员情况简介
引航中失控船舶的应急拖带分析
全回转拖轮单船傍拖无动力船舶操作浅析
港区使命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港区文化牌
港区故事
关于引航员梯国际规范的使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