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观察生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019-04-28 06:02李振国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观察生活学习热情应用能力

李振国

摘 要:数学是源自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中的一门学科,数学对于解答生活疑问,回应社会热点,理性思考问题等具有重要的帮助引导作用。小学数学是数学的启蒙阶段,通过观察生活来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数学跟生活有机结合,从而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提高数学学习的热情,并且最终让数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关键词:小学数学;观察生活;学习热情;应用能力

为了让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打下数学学习的基础,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学生数学的培养,如何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动手实践让大家去培养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且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大的提高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加强观察生活思维方式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虽然每天都跟各种各样的事物打交道,但是却很难能够很好地把生活中的现象跟数学进行联系,学生的思维能力仅仅停留在啃课本,啃知识的死记硬背的阶段,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观察能力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进一步多了解生活,让生活中的事物成为解题的工具,感受大千事物中的數学知识,让数学不再遥远,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更加喜欢数学的学习。例如在数学课程导入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大家想象在圣诞节的那天,小朋友们将自己的姓名和收到苹果的数量写在黑板上,学生们根据黑板上的数学信息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并且解答。还有在学完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以后,老师可以鼓励孩子从生活寻找有关的立体图形从而来加深自己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学生可以在自己家里面找这些立体图形。学完0的意义以后,再把0和家庭生活中的某些事物给联系在一起。学完观察物体以后,老师可以让同学们拿出家里的相机从不同的方向给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拍照并上传到共享平台,将自己收获到的知识和同学以及老师一起分享。

二、创设数学情景,打造生活数学空间

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是如影随形的,课堂教学要紧紧地与生活相联系,让数学真正地来源于同学们的生活,在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中找到数学与生活的乐趣,情景空间的设立有助于帮助同学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把兴趣通过生活中某一个他们喜爱的事物与数学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更加深刻。情景的创设能够突出学生学习的主题,让同学们津津乐道品味数学学习的内涵,一方面既培养了学生数学意识和应用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又能够活跃同学们的思维,让大家跳动地的去领悟,减轻过于繁重的课业负担。例如,在数学比例问题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用同学身边的人和事情举例子,设定五年一班和五年二班喜欢动画片《熊出没》的人数的比是2:3,五年二班和五年三班喜欢动画片《熊出没》的人数的比是4:5,那么五年级三个班中喜欢《熊出没》的人数的比是多少?在进行分数这一章节的学习中,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习题:假期老师组织班级上35人去上海迪斯尼乐园,门票每人40元,如果达到四十人那么每张票即可享受八折优惠,问同学们怎样买票最为经济划算?同学们就游乐园很感兴趣提出了多种方案办法,有的人说:我们班只有35人不能够享受八折优惠了,所以我们就只能按每人40元购买了。还有的同学说因为40张可以享受八折优惠,所以多买五张也无妨,这样可以省掉120元。更有的同学非常有经济头脑,把剩下的多买的5张票卖给其他游客,又可以挣回200元,实际上则省去了320元。这个题是非常符合经济社会的现状的,也很考验同学们理财消费的能力水平,现实意义很强,对于同学们来说,不仅锻炼大家全方位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更培养学生的智力水平,树立大家的创新思维和应用于生活的活学活用的能力。

三、融合多媒体教学,营造生动课堂

有时只靠语言形容一件事是水面上的冰山,冰山在水面上只是冰山一角。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通常是教师用一个黑板和一支粉笔教授给一个班的同学的同学听,缺少了一些新意,不利于教师课堂知识的导入。此时,教师应该使用PPT等多种辅助工具来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渴望。用PPT等方式来导入新课的学习,不仅摆脱了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桎梏,而且还创新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但是,教师在运用PPT等辅助工具时,要避免使用花哨的动画来过度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也不要用固定的模板来讲解不同的课程,应该根据课程本身的难易程度来设计PPT,用不同动画效果和适宜的切换方式来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助讲演示作用。教师使用多媒体可以不仅仅局限在PPT中,只要是能辅助理解数学知识,能深刻和具象化的展现知识点的多媒体都可以采用。

四、培养创新思维,数学应用于实践

数学的学习一定要鼓励同学们多动手,多去操作,这才是生活中实践的价值所在,数学不能泛泛地仅仅结合课本的有关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很多从未接触的陌生领域,其实他们并不陌生,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在实践生活中会看到它们的身影,只要把生活实践运用到数学应用中来,就能把问题迎刃而解了。例如,在立方体体积这一章的学习中,经常会有把几个棱长为多少的正方体拼接成一个长方体,然后拼接以后的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变成了多少?这类空间立体的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非常大的难度的,对于这种题老师可以让学生用几个同学最爱玩的魔方来代替这几个正方体,让大家动手拼一拼,摆一摆最终实际动笔进行计算拼装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再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求出问题所要的答案,这样就会把问题化难为简了。

教学其实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最为密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数学不能脱离于生活,否则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动手实践让大家去培养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且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大的提高。教学中必然要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为学生去服务,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同学更加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钟海燕.如何通过观察生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年第7期.

[2]林波.浅析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中华少年,2016年第12期.

[3]叶雄.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年第1期.

猜你喜欢
观察生活学习热情应用能力
语文,怎样才能吸引你?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