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天
与书相伴,似有好友同行,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心灵深处;与书相伴,似有五彩的乐谱同奏,一声声,直击自己的心灵所想;与书相伴,似有智者相随,在找寻心灵憩息的地方。翱翔的雄鹰倦了,在山崖之上落脚休息;奔驰的骏马累了,在无垠草原休息,那么,我们的心灵在纷扰的城市与喧嚣的生活中被侵扰了自由,失去了自我时,又该在哪里求得憩息之所呢?让心灵在书中憩息,丰富自己的学识,深化自己的感悟,在书中找到一块洁净之地,找到属于自己精神自由的家园。
从小到大,我们的耳边总是充满着这样一个声音:好好读书。身边的家人或亲戚传达给我们的价值观也是,好好学习,将来就可以找到好工作,有个好未来,过着幸福完满的生活。我们也会选择那些读书好,学习能力强的人做朋友,为什么这些读书人这么受尊重,为什么读书人可以如此有能力,而我却每天都很累,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坐标?后来我找到了答案。
读书可以明志。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了,但是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说,读书可以带来丰富的阅历和见识,可以认识到外面的世界;也有的人说,读书可以学习先进的知识,了解世界的前端技术和信息。在我看来,读书的最大的作用就是明志,即帮助人们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早在孔子儒学时代,就確定了“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只要书读得好,就可以做官,这是封建社会为培养统治人才的重要渠道,当时成为鼓励莘莘学子努力学习的重要途径,直到今天还有一定的意义。在今天这个吃穿不愁、自由择业的时代,人们选择学校,选择读书其实也是自己志向的一个体现,因为每个人的理想其实是不同的,但是通过读书这条路,却可以逐渐达到自己的目标。
相信比尔盖茨的故事大家都有所耳闻,比尔盖茨最大的成就是创立了微软公司,连续十三年成为《福布斯》全球富翁榜首富。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在他小时候他是不怎么爱跟外界接触的,也不太爱说话,而且他小时候简直是一个小书迷,走到哪里都要看书。在他小时候立志要当宇航员,但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读的书越来越多,他慢慢地把自己的理想转化为了比较现实的职业,曾经他的父母因为他在用餐的时间还在坚持看书而立了一个规矩:不准吃饭时候看书。比尔盖茨早期只看一些小说,后来逐渐把读的书的领域逐渐扩大,七岁的时候喜欢翻看《世界百科全书》,直到现在他还坚持着给自己规定具体的读书计划。因此,我认为读书是一个过程性的动作,也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能接近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
读书可以修身养性,体会各大家的思想与精神。人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领略文人们的想法,进入感同身受的世界,还可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身心修养,从伟人身上学到美好而独特的品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体会到了柯察金积极乐观和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息;读海子的书,感受她“想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起一个温暖的名字,想让所有的人幸福。”中对生活的热爱;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感受封建社会的无奈和朝代更迭的心酸。
我们在书中遨游,在孟子的《逍遥游》中领悟鹏之“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气之风,体会孟子的教育观和追寻“神人”、“至人”、“圣人”的最高境界;我们在书中歌唱,歌颂《诗经》的故事与哲理,传唱《楚辞》的文学涵养与历史情怀;我们在书中沐浴,在书中发育与成长,洗涤自己的心灵,吸收书中的养分,打开通往心灵的密室,在《老人与海》这本书中与圣地亚哥一起坚持理想永不放弃,在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与海伦凯勒一起加油鼓劲,和她一起挺过黑暗的童年,走向更有希望的未来。
读书是有必要的,不仅可以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还可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带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体会作者的心境,感悟自己的人生和未来。读书就是这样,在慢慢地品读与鉴赏中,尝出了生活的味道,走向内心世界更加丰富的自己,更接近最真实、最好的自己。
我欣赏的一位作家说:“读书,可以寻找一块洁净的宿营地,能安置我们的灵魂;可以寻找一方安静明亮的夜空,让我们的梦能毫无顾虑的尽情飞翔。”诚然,读书是一个过程,人们在品读经典的过程中会慢慢增长自己的学识,从而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每当外界的喧嚣打扰到自己的心灵时,每当我们处在面对家长的期望和老师的教诲时,我们也许不懂,也许不明白,但是通过读书,我们一方面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丰富自身的阅历;另一方面当我们需要净化心灵的时候,读书就是我们的私人空间,可以内化我们的想法。在读书中进步,从一本单类学科的书本,到丰富的课外书和广博的百科书,每本书都有它的存在的价值意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从书中得到的结论不同,得到的感悟不同,也得到了不同的心理慰藉。
喜欢在夜间安静的时候独自打开灯,煮一壶香茗,在独有的领域里,我就是自己的主宰,听自己的声音,读自己爱的书,品自己欣赏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灵动。以书为师,以书为伴,让心灵在书中憩息,在书中感受生命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