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世界技能大赛对广东省职业教育的影响

2019-04-28 10:30陈瑞达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陈瑞达

内容摘要: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广东省的年轻工匠们用实力和汗水换来了中国奖牌榜第一的诞生。在世赛中每一块奖牌的背后不仅能够体现出选手竞技能力的大小,还能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水平的高低。在广东省技工们在世界大赛上的优异表现是院校、行业、企业和政府三方协同共进的结果——教育教学改革对接世赛、探索实质性校企合作、注重高技能人才积累以及完善人才培养制度。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 教育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 人才积累 培养政策

一.广东省历届世赛奖牌的数量情况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广东省21名年轻“工匠”领奖牌之先,提交了一份“现象级”的成绩单——5金4银6铜和2个优胜奖,使广东省的金牌数位居全国第一、奖牌总数占全国一半,并获得了“中国代表队国家最佳奖”的殊荣,从而助力我国以15金、7银、8铜和12个优胜奖的成绩位居世界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

截止目前,中国代表团已经参加了四届世界技能大赛,总计共有14个省市获得奖牌。从2011年第41届英国伦敦世界技能大赛,我国收获了一银五优的成绩到2017年第44届在阿布扎比荣获的世界金牌榜和奖牌榜双第一的佳绩,四届世赛中广东省的奖牌数量和奖牌积分都达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并以绝对的优势获得了40块奖牌,总计93积分,并在44届中以占全国41.44%的奖牌积分比例遥遥领先与其余各省。这都源自于广东省对世界技能大赛和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这与广东省在高职改革中所付出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二.广东省历届世赛奖牌的大类分布情况

世界技能大赛共计46个竞赛项目,分为六个大类。广东省目前历届所获得的40枚奖牌都集中在制造与工程技术(58%)、信息与通信技术(18%)、结构与建筑技术(13%)、创意艺术与时尚(11%)这四个大类中,这反映了广东省对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大力培养,为“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夯实了基础。除此之外,但凡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手都需通过市、省、国家三级的集训与选拔,才能最终代表中国站在国际舞台上斩获荣誉,每个项目前十名进入中国国家队进行赛前训练后再甄选出各个方面最优秀的选手,才能最后代表中国参赛。所以说,广东省对于信息与通信技术、结构与建筑技术、创意艺术与时尚这三个大类项目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技师站在国际舞台上斩获荣誉。

三.世赛对于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

世赛奖牌的数量和大类分布反映了广东省技工教育的特点和强势,而这种表现的背后得益于广东省政府及院校对备赛世赛的大力投入和对培养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从我国第一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至今,广东省在奖牌成绩上的一次次突破有目共睹,通过文献梳理和对部分广东院校进行实地调查,总结以下几点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教育教学要求对接世赛标准

广东省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契机,将学、练、赛融为一体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制定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竞赛理念和标准应用到普通学生的培养上,不断探索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内容[1]。如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广东省技师学院、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等奖牌大户学院在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结束后即成立精英班、世赛竞赛班等,将世赛标准融入到教学标准中并从全校海选优秀选手进行培养。除了对学生的培养机制进行优化外,广东省大部分技工院校都在推进职业教育强师工程,实施能工巧匠进校园计划,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学校的专业带头人,并在企业中引进一批能工巧匠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对专职教师建立了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重点提升专职教师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2]。教师自身水平的上升才能为以赛促教是教学理念服务,才能在学生中扩大世赛选拔的人口基数,以更高的比例拥有技能型人才。

(二)探索实施实质性的校企合作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校企合作是培养一流技师,实现技工教育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的根本途径[3]。深化校企合作成为广东省技工院校的普遍共识,开创了被誉为“中国特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双制办学,全省38所技工院校与150多家大型骨干企业对接合作,10所技校与500家企业、行业协会建立校企联盟,86所技工院校与全省36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全面对接合作,投入2.5亿元支持粤东西北地区15所技工院校实施产业共建项目,技工院校73%的专业与企业、行业有合作关系,平均每个专业与7个企业、行业合作。广东省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背后也体现了其省近几年年校企合作的实质性成果——以德国“双元制”理念为基础,开创了被誉为“中国特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双制办学,各技工院校又在此模式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迎合各方需求——例如深圳技师学院首创新型双制办学模式引进深圳市智慧谷集团入驻直接参与学校管理[4]。2015年8月,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的指导下,广东省一共有七所高职院校申请成为了首批100所试点高职院校之一。除此之外,目前广东清远技术职业学校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始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和“混合所有制”相结合的校企办学模式,增加企业的责任感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并受益于学生。由于广东省的制造业十分发达,使得学校在制造和工程技术类专业上拥有充足的校企合作资源,例如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瑞典山特维克公司等100多所企业进行校企合为制造和工程技术类项目的世赛选拔培养了优质生源。

(三)注重高技能人才的持续积累

广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注重院校发展的持续积累。目前全省技工院校有156所,其中以高级工为培养目的的技师学院35所,在校生57.1万人约占全国1/5,高技能人才总量达318万人并且年均培养量约占全国1/10,以上指标均据全国第一。近几年,省人社厅和省财政更是不断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投入——到2018年安排技工教育补助资金更是高达6.425亿元,为备赛世界技能大赛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除此之外广东省技工教育改革着力推动政策创新,打通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实施高技能人才考录公务员政策并且为优秀技能人才开辟发展通道,使学生的就业渠道更加多元化,提升了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的影响。

(四)完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政策制度

世界技能大赛作为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选手的成绩也体现出了各国技能教育的水平。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底子薄”、“地位低”的局面延缓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脚步。我国在职业教育方面应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度,做好顶层设计并以政策扶持为主,注重各院校的积累和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地位,为世赛提供优质的选拔条件和资源。并且只有院校自身实力的提升才能提高学校影响力,吸引行业资源,激发企业合作动机,达到合作共赢的可能性并形成一種良性循环。广东省目前正在推动加快制定《广东省职业教育条例》。推进职业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建立分级管理、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建立健全以省级统筹为主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只有在政策完善和支持的环境下,我国职业教育才能实现“弯道超车”到达国际前列水准,使更多的中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彰显大国工匠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贾桂玲.关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1):55-59+74.

[2]刘茜.培养技能人才破就业瓶颈助力广东“加快作者单位作者单位转变”[N].广州:南方日报,2010.5.27.

[3]郑文,罗丹.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中国语境与广东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2):30-34.

[4]本刊编辑部.创新理念、内涵发展着力创建全国一流技师学院——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J].中国培训,2014(02):22-23.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世界技能大赛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大赛引领下的职业院校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在校企一体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
世界技能大赛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及其认证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