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燕舞 雷军莉 李盟
[摘 要]当前,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水平相对滞后、实训环节不完善、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严重缺乏、学籍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现状。相对于成功导向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尤其是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研究基本还是空白的情况下,创新性地提出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试错式”模式,强化实践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试错理念 模式构建
引 言
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国内相关研究近十年才兴起,在经历初期的快速崛起后,我们有必要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评估总结,使创新创业教育步入理性发展的轨道。目前国内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成熟的理性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矛盾日益凸显。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曾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还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如何让大学生勇于面对创业难题,反复试错,总结相关经验,最终快速成长才是高校新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终极目标。
基于“试错”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在我国,各高校虽已关注创业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仍面临着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基础薄弱两大难题。如何有效地以创新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形成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新特点,是高校转型和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是机遇也是挑战。谁能在国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初期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对于自身转型发展、提高就业质量和学校满意度、锻炼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有重大作用。
2.“试错”教育
试错法教育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来的,其核心内容包括:试错学习是一个通过不断尝试最终达到目标的反复尝试的过程。这种方法正好符合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体验的一般性规律,实体化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也是“刺激与反应”的过程,是一种渐进尝试与不断改正错误的试错过程。由此可見,创新创业教育是有长期性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实践,从而使学生内心产生更多的创新创业想法,进而才有机会创业成功。
高校要主动降低学生创新创业的“试错成本”,把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营造得更优异。华南师范大学的丁友琴、刘倩婷、许灵在《将“休学创业”纳入创业教育——试错式创业教育模式》中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一直以来都是告诉学生如何规避风险、如何成功创业,但缺乏对创业失败的“宽容”,也缺乏对创业失败大学生的关注和再教育,使得创业教育的现实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国家教育部研究员马陆亭认为,大学生其实是最不具备“创新创业”基础的人。“我国的教育传统并不提倡学生试错,长期累积下来导致创新无计可施。”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彭刚讲,“从某种意义来讲,创新创业本身就是一个试错过程,政策就是为试错营造一个宽容接受和认可的环境,由此激发创新创业动力。” 党委研工部副部长陈凯旋认为,从创新能力上来说,许多有意向创业的学生专业知识尚不能支撑产品创新;从心态上说,耐不住性子,希望快速创业,赚快钱;从阅历上来说,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导致历练太少,对社会了解不深,对市场真实的需求不敏感。大学作为试错成本最低的阶段和场所,让一些学生明白自身适不适合创业,也是高校创业教育的一种成果。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表示,大学生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很长时间的“试错”发展。对于创新创业,伙伴教育科技CEO韦晓亮认为,一个出色的年轻人除了要有一颗永不安分的心,还要拥有健康、勤奋、方法、乐观、坚持这五要素,并且希望年轻人不要害怕犯错,一个给你试错机会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恩人。
基于“试错”教育理念下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成熟的理性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矛盾日益凸显。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具有功利性、成功导向性,课程体系建设及适合本土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缺陷。二是严重缺乏具有专业理论及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的高水平导师。三是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开展不尽如人意、非理性式大学生创新创业试错行为普遍存在,且大学生创业活动多处于创业实训阶段,这与大学生普遍缺乏“试错式”创新创业教育体验不无关系。构建一套科学的、专业的,同时又适合我国国情、高校校情、当代学情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试错式”模式已刻不容缓。
基于“试错”教育理念下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要解决的问题及策略
1.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试错式”模式
形成集基础教育、精英培育、孵化培养为一体的连贯性、递进式、培养模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试错式”人才培养模进式培养模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试错式”模式建设的终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其在不同层次、不同阶段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拟提出递进式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通识能力——专业能力——应用能力——综合能力具有较高的针对性、示范性,内容详见表1。
创新性地研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试错式”模式的网络课程。打破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带来物联网新思维,整合不同高校人、财、物,拟研发分模块的“创业攻略”网络课程,以解决各阶段、各层次、各高校、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实践中的大学生必备创业技术的网络技术支持问题,此研究具有较高的研发价值,也是本文论述的一个创新点。
2.构建基于“试错式”教育理念的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大学生学习创新创业教育,就像学游泳,教练必须有实操、能示范、会教人,否则永远教不会学生游泳。毫无疑问,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最短的那一块短板。构建体现“试错”教育理念的陕西省高校创新创业导师队伍挂职创业的建设方案,允许鼓励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师挂职离岗、兼职创业,明确3年至8年内保留其原有的教职工身份和专业技术岗位,整理创业师资的人事管理问题,革新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评价体制。
3.构建基于校友会的非营利性第三方导师服务组织
充分利用校友会的非营利性第三方组织,成立成功创业校友基金会,建立校友导师一对一指导模式,树立成功创业的榜样。创新高校适用的与“试错式”教育模式课程体系配套的学分制度,拟构建融合当代学情、专业教育、学校特色、地方经济需求的综合性、立体性、多层级实训模式。完善“休学创业式”高校学籍管理规章制度,为在校创业的大学生开绿色通道,真正把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工作落到实处。整合国内高校的有效创新创业资源,倡导建立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大共享。
结 语
把“试错”的教育理念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代背景下,“试错”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有利于推进创意、创新、創业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建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改革需要引入“试错式”教育理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案需要“试错式”教育理念的引入;休学创业学籍管理的落实需要“试错式”教育理念的支撑。当前,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差较远,经历初期发展之后,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课题体系建设水平相对滞后、 实训环节不完善、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严重缺乏、学籍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现状,在新的经济形势和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高校如何进一步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只有极大地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才有可能使我国经济在不久的将来引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1]许荣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理性回归》,《新校园》(上旬)2016年第4期。
[2]许志怀:《高校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模式的机理及运行方式》,《教育评论》2016年第6期。
[3]於莉:《从创业教学到创业实践——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三位一体”模式的构建与优化》,《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年第1期。
[4]靳涌韬、刘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关键性因素分析》,《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年第9期。
[5]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中国大学教育》2015年第4期。
[6]丁友琴、刘倩婷、许灵:《将“休学创业”纳入创业教育——试错式创业教育模式》,《科技创业月刊》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