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
内容摘要:高中学习阶段,设立了美术鉴赏课,重视学生审美体验,关注审美情境的创造,以此为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审美体验融入策略相关知识。
关键词:高中美术 鉴赏课 审美体验
1.高中阶段美术鉴赏课教学现状分析
现阶段,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是很多高中学校都存在的问题,课程设置参差不齐。首先,虽然教育部门已经对高中美术教学提出了严格要求,但有些学校没有落实到位,甚至没有设立美术课程。其次,一些学校缺乏完善的美术课堂教学设备,比如书画、陶艺等工作室更是没有。最后,对于不同年级學生,学生设置了不同的美术课程,有的只为高一学生开设了美术课,高二与高三学生没有。从学生角度而言,美术鉴赏课是其获得美术知识内容的重要途径,很多学生对美术鉴赏课有浓厚的兴趣,还有部分学生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从老师角度而言,首先老师不重视美术鉴赏课教学,备课不认真,使得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其次,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学生不愿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最后,有的老师虽然会通过创造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但因方法太简单,无法为学生感官带来新的刺激。
2.审美体验融入高中美术鉴赏课的策略
2.1基于美术筋伤科培养高中学生审美心理
高中阶段,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比较稳定,面对繁重的学业,试图通过美术鉴赏课拓宽自己的美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缓解学习压力、以此促进自身审美情趣获得尽快发展。美术鉴赏课教学中,通过学习并认识美术作品,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美术鉴赏课学习兴趣,确保自身美育认知能力得到提高。一方面,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利于创造艺术审美情境,通过了解历史、文化及艺术等相关学科知识,学生思想认知更加丰富。另一方面,美术鉴赏课程中,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缓解内心紧张,特别是美术世界中,无限延伸对世界与艺术的理解,自身艺术情感与鉴赏素养获得升华。
2.2增强美术鉴赏意识,体验意识魅力
新课标改革下,高中老师要重视美术知识的考查,尤其是高考前,面对考试与升学双重压力,学生出现紧张情绪。高中阶段设立美术鉴赏课,在美术教育中引入鉴赏活动,通过艺术品鉴,调节学生紧张情绪,从而了解更多的艺术文化。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老师要善于增强学生鉴赏意识,尤其是通过鉴赏活动,课堂有效提问、艺术趣味性思考拓宽鉴赏视野。比如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整合作品与音视频等资料,以多媒体技术呈现艺术创作过程,学生获得直观艺术体验,增强美术鉴赏情感慰藉。比如在《心灵慰藉》美术作品鉴赏教学中,将佛教音乐作为教学背景,引入浓郁美术作品以此展现作品特点,学生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在艺术遐想中体会声情并茂。
2.3创新教学方法,体验艺术真谛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改善教学思路。美术鉴赏,并非局限于鉴读与欣赏,还要通过美术体验感悟艺术气息,深入了解美术作品。美术鉴赏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围绕语言表达,就算创造了教学情境,也难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因而适当地引入导学案、小组讨论等教学法,根据不同鉴赏内容,重视学生课堂参与与体验,在老师引导下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发掘艺术学习兴趣,深入探究艺术魅力,身心全面发展。比如在“印象主义绘画”作品鉴赏学习中,针对“印象主义”的理解,利用导学案设计,课前导入梵高作品“麦田上的乌鸦”,根据作品创造背景,学生整理作者绘画特点。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欣赏并感受作品的意义。
2.4凸显人文色彩学生审美情感获得熏陶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要重视融入人文色彩,基于艺术作品创作、表现、情感及意蕴,表现学生通过艺术审美获得感染力。美术鉴赏资源发掘过程中,老师要注意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解读,尤其是围绕作品,深入探究与作品有关的故事与情感,通过艺术鉴赏,学生深刻体验艺术作品蕴含的人文色彩,提高学生艺术感悟与感受能力。在“敦煌彩塑”艺术鉴赏学习过程中,针对彩塑艺术,根据其创造时代,为学生讲述彩塑发展历史。同时,结合作品所处地域敦煌,挖掘地区彩塑与艺术文化,便于学生深入了解敦煌及彩塑艺术发展细节。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是老师为学生展现艺术文化、凸显艺术审美的重要教育途径,通过艺术瑰宝老师积极发掘其蕴含的人文情感,激发学生民族精神,从而更好体验传统优秀艺术文化。
参考文献
[1]林军.高中美术鉴赏课融入审美体验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8(27):45.
[2]周玲.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审美体验提升鉴赏能力——以高中美术鉴赏课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9):113-114.
(作者单位:山东省沂南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