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的对比研究

2019-04-27 05:41王桂兰孙润蛟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7期
关键词:医治宫腔镜息肉

王桂兰 孙润蛟

(庄河市中心医院,辽宁 庄河 116400)

子宫内膜息肉(EP)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妇科疾病,是由于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增生旺盛现象而引发的疾病,属于良性疾病[1]。临床症状有月经量增多、月经不规律等,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较大影响。本文主要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医治干预后的临床效果作分析,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86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分组,43例患者为一组。

实验组患者中,年龄20~48岁,年龄均值为(32.97±2.09)岁;病程为3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6.23±0.79)个月;不孕类型:原发性34例,继发性9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22~47岁,年龄均值为(33.88±2.32)岁;病程为3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6.31±0.82)个月;不孕类型:原发性31例,继发性12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诊断依据:月经量显著增多;经彩超检查,患者宫内伴有异常回声现象;经妇科检查,其宫体略大,且在宫颈口位置处可触及或者观察到息肉组织;子宫内膜其表面伴有良性结节,结节表面较光滑;取息肉组织,送检,确诊。纳入标准:经检查确诊为EP疾病;结婚时间超过2年,且有正常夫妻生活;经检验男方精液显示正常,女方未孕,并确断为EP不孕症疾病;所有患者在术前3个月内均未应用激素类药物;无其他妇科疾病;均知情、同意、自愿接受相关医治干预。排除标准: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心、肝、肾等脏器功能疾病患者;不配合研究工作患者。

1.2 方法:2组患者均在经期结束3~7 d内,给予其进行手术医治。

术前准备:在术前6 h,给予患者使用米索前列醇药物,以便软化宫颈,取患者膀胱截石位,麻醉其硬脊膜外,对宫颈进行检查,对颈管予以扩张处理,于患者宫腔内部置入宫腔镜,并开始手术。术中,将膨宫液(5%葡萄糖溶液)置入患者子宫内,流速:110~160 mL/min,宫压:90~100 mm Hg。

对照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刮宫术医治干预,具体内容为:明确息肉具体部位、数量以及体积,选取刮匙,用刮匙刮除息肉,并取出,对宫颈进行负压吸引,应用宫腔镜确认其息肉组织有无彻底刮除。

实验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医治干预,具体内容为:在直视状态下,操作人员选用环状电极装置予以息肉基底部进行电切处理,依据患者病况,将息肉周围子宫内膜组织予以切除,对宫颈实施负压吸引,经宫腔镜予以确认,明确息肉组织有无彻底切除。

术后,给予2组患者口服安宫黄体酮,4毫克/次,2次/天,连续服用12周。

1.3 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情况和月经量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1.4 数据处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情况和月经量情况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手术指标情况和月经量情况均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两组数据之间P值<0.05,则代表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指标情况和月经量情况两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指标:2组患者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长等手术指标方面,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情况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n) 手术时长(min) 术中出血量(mL) 平均住院时长(d)实验组 43 22.06±5.68* 25.63±8.16* 3.32±1.46*对照组 43 23.07±5.25 26.61±9.37 3.47±1.33

2.2 月经量情况:2组患者术前月经量对比,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月经量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月经量情况对比(±s,mL)

表2 两组月经量情况对比(±s,mL)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实验组(n=43) 对照组(n=43)术前 346.79±54.26 347.27±56.02术后3个月 131.17±30.66* 257.25±41.77术后6个月 156.24±33.58* 301.19±44.12术后12个月 192.37±36.77* 337.36±48.21

3 讨 论

子宫内膜息肉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于育龄期及更年期女性,其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不规律、不孕等[2]。因多数EP形成于输卵管及子宫之间,致使输卵管堵塞,进而影响精子正常移动,同时阻碍受精卵的形成,进一步导致女性患者不孕。EP数量多或者直径大,均可造成宫腔发生变形情况,严重影响子宫内膜血液供应情况,阻碍受精卵的正常发育。因此临床医治EP不孕的主要原则为清除息肉组织、预防炎症情况、防止术后复发[3-4]。

刮宫术是以往临床医治EP疾病的常用方法,其操作简单,待EP位置、数量、体积等确定后,可同步进行治疗处理。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宫腔镜下电切术逐步代替刮宫术。与刮宫术对比,宫腔镜下电切术对基底部位较大息肉组织其医治效果显著,同时可减少漏诊情况。宫腔镜下电切术可全部切除内膜组织,解决子宫内膜再生现象[5]。

本文研究中,主要对选取的86例患者中的43例实验组患者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医治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月经量,且复发概率大大降低,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临床效果比较满意。

研究结果得出:经医治干预后,2组患者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长等手术指标方面,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2组患者术前月经量对比,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月经量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医治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月经量,对患者病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医治宫腔镜息肉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中医治未病结合康复护理对脂肪肝患者的护理效果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分类医治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