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滋毓
支气管哮喘是因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及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1]。它是一种优于机体内免疫系统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较高,统计学调查发现与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2]。而肺炎支原体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并且已成为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微生物,儿童及青少年多见,发病时可引起广泛而多样的肺内、肺外疾病,且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3]。临床中对于哮喘以抗炎治疗为主,辅以针对相应的临床症状对症处理,但尚不能根治,只能得到控制缓解,阻止病情进展,尽可能保护肺功能的正常及防止不可逆性气流阻塞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虽然支气管哮喘能够达到临床控制,但是气道炎症仍然存在,需要能够客观、准确、实时反映气道炎症变化的指标来评估,指导临床治疗、评估预后。因此,本文将探究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CD40L、VCAM-1及炎性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医师更好评估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预后。
本项目经过我院道德伦理委员会的审理批准,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入组对象年龄<8岁;(2)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标准。排除标准:(1)伴有过敏性疾病;(2)合并有急性呼吸道感染或严重心脏疾病者;(3)呼吸道畸形;(4)患者同意入组。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完善支原体检查(即MP-IgM检查),根据是否存在支原体感染分为B组39例(单纯支气管哮喘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91±0.58)岁,平均病程(1.09±0.24)年;C组11例(支气管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组),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72±0.63)岁,平均病程(1.16±0.37)年。并选取同期40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A组,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32±0.71)岁。在C组中依据MP-IgM抗体效价滴度,分为低滴度(即1:40)4例、中滴度(即1:80)4例、高滴度(即≥1:160)3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C两组患者病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 诊断标准: 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依据2016《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5];(1)有反复气喘、气促等多种接触变应原症状;(2)发作时可闻及双肺散在或弥漫性、以呼吸相为主的哮鸣音,呼吸相延长;(3)上述症状及体征经过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者自行缓解;(4)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气喘、咳嗽气促及胸闷;(5)临床症状不典型者;符合以上1~4条或第4、5条者,可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2. 血清CD40L、VCAM-1水平检测: 收集入组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以离心半径8 cm 1 500 r/min 离心15 min,获得血清保存至-20 ℃冰箱中;采用ELISA法检测CD40L、VCAM-1水平,试剂盒由上海蓝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
3. 炎性因子水平检测: 收集入组对象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以离心半径r=8 cm 1 500 r/min 离心15 min,获得血清;C反应蛋白(CRP)采用深圳国赛的C反应蛋白仪器进行测定适用机型Astep PLUS进行测定,试剂深圳国赛提供;降钙素原(PCT)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测定,试剂由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操作步骤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
4. 随访: 对入组对象在治疗结束后开始,每3个月随访一次,随访时间为1年,随访方式为电话、门诊等,记录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次数、呼气峰值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PEF)情况。
实验数据选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差异,计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支气管哮喘患者CD40L、VCAM-1、CRP、PCT水平高于健康儿童(P<0.05);C两组患儿CD40L、VCAM-1、CRP、PCT水平均高于B组患儿,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三组血清CD40L、VCAM-1及炎性因子水平检测结果比较
中滴度及高滴度患儿血清CD40L、VCAM-1、CRP、PCT水平均高于低滴度患儿(P<0.05);中滴度与高滴度患者血清CD40L、VCAM-1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滴度患儿血清CRP、PCT水平高于中滴度患儿(P<0.05);支气管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CD40L、VCAM-1、CRP、PCT水平与MP-IgM滴度呈正相关(r=0.7324,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不同MP-IgM滴度患儿血清CD40L、VCAM-1及炎性因子水平检测结果
C组患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平均(3.42±0.84)次/年、平均住院时间(7.23±1.26)d/年、平均住院次数(2.35±0.84)次/年,显著高于B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平均(1.27±0.35)次/年、平均住院时间(5.36±0.91)d/年、平均住院次数(1.28±0.55)次/年,PEF值A组(87.14±4.21)L/min低于B组(73.2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种细胞因子和免疫炎性细胞参与了气道慢性变态反应炎症过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气急、喘息、咳嗽或胸闷等症状,以清晨及夜间常发作[6-7]。支原体作为一种特异抗原,通过速发型变态反应和迟发型变态反应而引起哮喘速发相反应和哮喘迟发相反应,进而导致气道的变态反应炎症[8]。研究发现,支气管哮喘与支原体感染的肺炎有着相似的遗传易感性,这就从基因角度证明支原体感染可诱导支气管哮喘的发展[9]。研究发现,临床经过规范化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可达到支气管哮喘临床控制,肺部感染痊愈,但是对于支气管哮喘并未达到真正的临床控制,患者的慢性气道炎症仍然存在[10]。因此,如何能够准确、有效的评价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过程中患者气道炎症状况,对指导治疗、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支原体感染可直接侵入气道上皮细胞及引起免疫系统紊乱,增加气道高反应,致气道出现慢性炎症,刺激机体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TNF-α、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等多种细胞因子释放,加重支气管哮喘[11-12]。CD40-CD40L为机体中一对非常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可激活T细胞,调节T细胞与B细胞相互作用,同时对于抗原提呈细胞的激活起着非常重要作用[13]。另外,CD40-CD40L同时处于炎症反应系统的关键环节,能够调节多种炎症反应,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的释放,诱发哮喘的发生[15-1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支气管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的C40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患儿及单纯支气管患儿,且CD40L随着支原体IgM抗体效价滴度的增高而升高;结果说明支原体感染可进一步激活CD40-CD40L信号分子,进而影响与之相关的免疫反应及炎性反应,加重哮喘病情。VCAM-1为临床中常用的判断内皮功能是否受损的一种炎症指标,其可促进病灶中单核细胞及T淋巴细胞活性,增加细胞间相互作用,进而放大免疫应答,抑制致敏,及诱导免疫耐受,引发哮喘的发作[17-1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支气管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的VCAM-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患儿及单纯支气管患儿,且VCAM-1随着支原体IgM抗体效价滴度的增高而升高;结果说明支原体感染后,使起到内皮损伤加重,且二者呈正相关,诱发哮喘的发作。
研究发现,肺支原体感染后能够对肺部再次炎症损伤,并引起细胞免疫的发生,进而使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或使病情加重[20]。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贯穿于整个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对疾病起到重要影响[21-22]。C反应蛋白为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组织受到感染时,可急剧升高,是组织损伤及感染的一种非特异性标志物,利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23-25]。P物质为机体中重要的一种感觉神经肽,广泛分布于气道上皮、支气管黏膜下腺体、气道平滑肌中。P物质可引起呼吸系统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趋向运动,激活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收缩平滑肌,促进细胞因子释放,加重炎症反应[26-27]。降钙素原为一种新型炎性因子,其为降钙素的前体激素,本身无激素活性,当其被蛋白酶水解后,可转变为降钙素发挥生物学效应[28-30]。在正常人血清中降钙素原含量极低,但合并有机体感染后,降钙素原水平明显升高,但此时的降钙素原主要有甲状腺以外组织分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支气管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的CRP、SP、PC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患儿及单纯支气管患儿,且CRP、SP、PCT水平随着支原体IgM抗体效价滴度的增高而升高;结果说明支原体感染机体后,释放大量CRP、SP、PCT,加重炎症反应;同时可激活补体,启动免疫吞噬系统杀伤病原体。
本次试验结果显示,支气管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次数高于单纯支气管哮喘患儿,PEF值低于单纯支气管哮喘患儿,说明支气管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预后较差,且容易复发,临床中医师可通过监测血清CD40L、VCAM-1、CRP、SP、PCT水平指导治疗、评估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CD40L、VCAM-1及炎性因子水平明显升高,进而加重呼吸道慢性炎症及气道高反应,加重支气管哮喘病情;并且患儿血清CD40L、VCAM-1及炎性因子水平越高,患儿预后越差。由于本研究为单中心的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尚需多中心联合研究予以完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