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梅生
【摘要】 传统的习題课,普遍存在好生吃不饱,后进生消化不了,被动学习的局面。“裂变式”模式是一种按照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分层裂变式推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 “裂变式”模式 个性化学习 习题课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123-01
1. 研究的意义
我国普通高中物理习题课的现状基本是:题海战术,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习题课基本模式就是练、讲、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个性化学习无从谈起,课堂上满足不了每个学生的需求。普遍存在好生吃不饱,后进生消化不了的现象,而 “裂变式”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2. “裂变式”模式的定义
“裂变式”模式因类似核裂变反应而得名。1名教师→4名小老师(物理尖子生)→12名小组长(物理优生)→36名学员,依托学案层辅导一层,层层推进学习。
3. 研究的理论依据
3.1.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留存率)的多少。
第一种学习方式 “听讲”,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裂变式”模式采用的是最后一种学习方式 ,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3.2自我效能理论 根据自我效能理论,有两种有针对性的方法可用来控制自我效能从而增强学习者的动机。一种方法是设置目标或目的。第二种方法是让学习者获知同伴的成功。
4. 实施与策略
4.1实施过程的问题及对策
“裂变式”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好以下问题。
4.1.1关于小老师:一是不敢当或不想当。这时可以利用学习金字塔理论说服尖子生,让其明白这个角色对自己的学业作用,能使自己牢固掌握知识,提高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是很好的锻炼提升机会,排除他们的疑虑。二是习题会做不会讲。这时教师要帮助其理清方法,厘清思路,使其能流畅地讲出来。特别是前两次一定要帮助4位小老师树立信心,在班中树立威信,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三是小老师的职责。习题课上4位小老师各负责一个大组,负责巡查、指导大组内的3个小组的讨论与学习。
4.1.2关于小组长:一是小组长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成绩不一定要最好,关键是要能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有效交流;二是可以轮流做庄,也可以推荐、自荐的形式产生组长。
4.1.3关于分组:首先是按照物理能力来分组,同时考虑每个小组要有一位合适的小组长成员。二是要根据分组的需要重新编一份座位表专供物理习题课堂用。
4.1.4关于人人参与:实验开始时发现最低层的36名学员多数只是听,只有一些主动的会提一些问题,这不利于全体学员的全面提高,因此必须规定,每个学员至少要讲一道题,主要是前面的基础题。
4.2 教师的职责与策略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导演者,现场调控效果直接决定了剧本的实施效果,所以教师是课堂成败关键。实践中我发现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2.1命制学案:学案就是课堂的剧本,剧本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课堂的最终效果。命制学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分层原则。先易后难,命制一套符合学情的学案,习题的易、中、难对应80%、60%、30%以上的同学能自主完成。这样学生答题会更顺畅,更有利于提振信心。二是学生参与原则。让学生参与命题,从学生的角度补充教师的命题思路,常常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2.2巡视原则:一是不要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小组,要充分树立小老师的威信。二是做好记录,记录答得快、准、进步大的小组和个人,这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反馈。
4.2.3激励原则:是多鼓励少批评,公开表扬好人好事,私下指出错误及不足。切记教师的任何总结、评论都不能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2.4时间分配原则:笔者发现最优的方案是:40min=20min+
15min+5min。有充分的思考是讨论的前提,所以独立做题的时间多一些;然后在讨论交流思想,可实现1+1>2的效果;最后是总结点评时间。当然课堂时常会有一些突发情况,可作灵活处理。
5. 研究结果
在2017年,本人选择自己教的高二(2)班作为“裂变式”模式研究的实验班。因为它与年级其它班是平行班,具有很好的对比性。经过一年的实践,结果如下:
研究发现,整个实验班的成绩明显上升,尖子生、中层生人数明显增加,后进生也有明显的进步,整体效果显著,证明了“裂变式”模式对物理提高教学成绩效果作用明显,同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了许多。
6.存在问题
一是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加。课前要命制好学案,要求教师要先下题海,形成初稿,让小老师试做、试讲、调整、印刷,在工作量上、时间上都是大压力。
二是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教师要统筹安排;细心观察;处理突发情况;思考要如何评价。对教师专业素养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更高。
三是本教学模式对优生、中等生作用效果更明显,成绩越好越明显,成绩差的作用效果要差一些。
以上是本人在习题课教学的一点探索,习题课的教学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参 考 文 献 ]
[1]https://baike.so.com/doc/6219886-6433176.html.
[2](美)马特·贾维斯著 《有效教学心理学》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3.10 P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