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一般解答高考历史选择题,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仔细推敲选项,根据提问要求,选出正确答案。这固然是正确的做法,但这种做法会因为阅读量大、时间紧张,再加上不能迅速理解材料和排除干扰项而不能正确作答。这样对某些学生而言,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导致忙中出错,造成不必要的失误。所以在高考中仅单纯地用这种方法是不够的,教师可以根据经验提供方法指导学生解答问题。
例1.(2018·全国卷Ⅱ·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解法:第一步,不看题干只看选项,找到B中的“主要”、C中的“已经”、D中的“主”;第二步,思考这三个词语运用在此语境中是否准确,仅凭一则材料而没有其他材料的比照是无法正确判断的,即B项没有夏商时期其他经济活动的资料与之比照,就不能说明“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项没有商朝前的资料与之比照,就不能说明“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项也一样;第三步,排除了三个选项,即可判断出答案为A项。
其简便之处在于:①先锁定选项,减少了阅读量;②迅速抓住了干扰重点;③只大致浏览材料就能排除,减轻了思考难度;④锁定剩余项再审定,思维明晰,顺理成章。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在选项中找到了“主要”等词,也就迅速找到了思维的角度和切入点。
例2.(2018·全国卷Ⅱ·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B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解法:第一步,看头尾,可捕捉“西汉”“土地兼并”这些信息,仅看“西汉”二字,明确时间,即可知A项错误,因为结合史实,可知重农抑商政策自从商鞅变法就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策。第二步,对D项进行思考,因为西汉时期商人地位极低,同时可推知,一旦让富商大贾操纵了国家税收,将会对国家政权造成影响。第三步,阅读材料分析后,在B、C两项中最终可判断B项为正确答案,因为根据史实,“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其简便之处在于:以少量的信息即可排除A、D干扰,四选一变成了二选一,减轻了思维难度,增加了正确概率。其中最关键的是牢牢抓住“西汉”二字。
例3.(2018·全国卷Ⅱ·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C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解法:第一步,仅看“武则天时期”,即可知A、D两项错误。因为从所学知识可知,从秦到清(除元朝及个别历史时期外)的政治制度的主干线索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不断强化,针对“专制主义”则是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在不断加强,A、D两项与加强皇权的目的不符。第二步,阅读材料可知C项正确,且C项的说法是教材的主干知识,只不过“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是“加强专制主义”的另一种表述而已。
其简便之处在于: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考纲的重要要求,掌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这个主干知识即可迅速作答。最关键的是抓住“武则天时期”“扩大”“强化”等关键词。
这种简便方法最关键的是迅速捕捉到干扰点,而这些干扰点就如解题的“密码”,高考历史选择题中隐藏着这样的“密码”,它们无处不在,教师如果找到其基本套路,按图索骥,就能指导学生揭开这些“密码”的神秘面纱。这样,大多数的选择题都能迎刃而解,学生的作答速度和准确率会大大提高。
第一类:时间与相关事件不能对应。有些题目给出的时间线索很明显,如上面的25题中的“西汉文景时期”,而有些题目,需要根据地点、人物、材料出处等判断时间。作为历史题,时间是第一信息,根据时间即可判断出该题的选项是否在其区间当中。
第二类:表述用语绝对化。如“已经”“正式确立”“达到顶峰”“普遍”“开始”“消除了”“最”等,有这些词表述的选项,可以把它统称为“绝对化表述”。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看出,“绝对化表述”一般错误几率较大。
例如:“雍正时期,借口对西北用兵的需要,设立了军机处,但战事结束后,军机处却保留了下来。之后政出军机处”,这表明 ( )
其中的选项之一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了”,这虽然是教材中的结论,但教材是将其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跟以往的历朝历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情况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而该题目中仅仅是一则材料,缺乏统计与比较,因此不能得出选项中的结论(达到顶峰了)。历史选择题中的这种选项是比较多的,要特别警惕。
第三类:新史观的运用。运用新史观认识和理解历史是“新课标”重要的教学要求,这类题目就是在考查学生对新史观的运用能力。出现了新史观的选项也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重点。可参见2018全国卷Ⅱ第28题。
第四类:对教材主体知识的体现。“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就是主体知识,高考题目不会偏离主体知识。如从汉至清(1840年前)的政治制度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就是围绕君权与相权、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斗争,相关试题的命制只不过是考查学生对该主体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已。
第五类:因果关系颠倒。这个“密码”是很难发现的。如2018全国卷Ⅱ第27题的选项B,故意颠倒了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关系,事实上也是在考查学生对这个关系的掌握情况。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应适度讲解该类问题。
第六类:材料的表意重心。需要看材料的几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如并列关系、转折关系或递进关系,关系不同,其表意重心也不同。若有关联词,则很好判断,但有些句子没有关联词,就要多读句子才能判断其重心。
第七类:条件和结论不配套。一定的材料只能说明一定的问题,其结论不能大也不能小,要刚好合适。往往是那个大结论可以采用所给的材料去证明,但仅仅这样一个材料却不能推导出那个大结论。要得出那样一个大结论,必须要有相应的其他材料才行。而题目仅仅是一个材料。比如题目列举了安徽在隋唐时期的水利工程表,“该材料”仅能说明安徽在那时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不能说明长江流域甚至全国农业也已经发展了,也不能说明安徽的农业生产在隋唐时期“开始发展”或“达到顶峰”了(进一步印证“绝对化表述”的错误问题)。
第八类: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一个材料往往有几句话,分别讲了几层或几个方面的问题,而设问为“材料说明”,一般此类试题的选项中会有三项会分别偏向一个方面或其他方向,而只有一项综合了整个材料,概括更完整、更全面,而该项就是正确答案。
第九类:表意相反或与史实不符。例如:“《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其重大意义在于( )。”其中的选项A为,“提出顺应世界潮流的政治体制变革主张”,这显然是不符合史实的。
这些“密码”在所有的考题当中普遍存在着,笔者以2018年历史全国卷Ⅲ的部分选择题为例。
例4.(2018·全国卷Ⅲ·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
图7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解法:第一步,找到密码,即①时间(战国以前);②绝对化(普遍、已经、普及);第二步,结合所学进行思考。“普遍”“普及”表示的是范围、规模等程度涉及面广,而地图只给出了一部分内容,这显然与词语的使用不符,也不符合“战国以前”的情势。所以A、C可排除,B项条件与结论不配套,可排除。
例5.(2018·全国卷Ⅲ·3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解法:第一步,找到密码,即①时间(1956年);②绝对化(开始、全面);第二步,结合所学进行思考。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所以B项与时间(1956年)不符,排除;政治体制改革也与时间(1956年)不符,故可排除D项;材料是单一材料,没有其他材料与之比较,所以不能体现“开始”,故排除A项。运用这种“密码”解题,还需要灵活运用,可以根据“密码”直接找到答案,然后再进行检验。
例6.(2018·全国卷Ⅲ·34)
表3 1929 —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据表3可知,当时美国 ( )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解法:第一步,找到密码,即①时间(1929—1931年);②主干知识。第二步,综合两个“密码”,可先分析A、B、D三项,可以发现这三项的内容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而C项是与时间相符的主干知识,故可认定C项是正确答案。
总之,运用“密码”解题,会更加简便快捷,它能帮助和引导学生迅速抓住关键点,从而迅速找到思维的正确角度,切入思维,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教师要学会辨识“密码”、找准“密码”、解析“密码”,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英法百年战争
英法两国于1337—1453年间断断续续进行的长达116年的战争。12世纪,英国金雀花王朝在法国占有广阔领地,因此金雀花家族自认为其属法王诸侯,但法王对其并不信任,认为英国人的存在使法国无法获得英国人所占领的土地,从而无法进行领土扩张以及有效地进行中央集权统治。12 —13世纪,法国国王逐渐夺回一些被英王占领的土地。14世纪初,英国仍占据法国南部阿基坦地区,成为法国政治统一的最大障碍。此外,双方还争夺富庶的佛兰德地区。佛兰德毛纺业主要依赖英国的原料,英国则从羊毛贸易中获取巨利。1328年,法国占领佛兰德,英王爱德华三世下令禁止羊毛出口。佛兰德地区为了保持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反法,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国国王和佛兰德的最高领主,使英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深。这也是导致战争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战争的导火线是王位继承问题。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瓦卢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身份,与腓力六世争夺王位,触发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最终法国以较为惨痛的代价取得了胜利,战争的胜利使法国完成了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了基础;而英国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国的民族主义兴起。之后英国对欧洲大陆推行“大陆均势”政策,转往海外发展。
(摘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