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
教师钻研高考真题、领悟高考命题思路能对教师教学方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近三年全国卷历史试题多呈现出注重运用知识的关联性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特征。这就指导着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关联法的应用。
笔者拟将关联分为三种,相似性、相异性、相互影响性。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能体现出共同的时代特征,即相似性;历史现象之间的不同,即相异性;历史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即相互影响性。在高三复习阶段,教师可按照如下步骤运用关联法复习历史: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完成知识梳理以形成时空观念;②教师用关联的方法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历史学科思维能力;③选取高考真题实战演练。本文试以“中国古代史”三个较重要的历史时期为例进行分析。
表1
1.设问:举例说明夏商周时期历史现象之间存在着联系。
教师可启发学生按照“由小到大”的思路思考历史现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小”即将思考范围限定在表格中某个单一的领域;“大”即将思考范围扩大到表格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领域。例如单看经济领域的历史现象,学生会得出结论“夏商周时期的‘工商食官’(手工业和商业由官府经营),说明工商业在国家经济中有较重要作用,所以官府制定一定程度重视的经济政策对其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领域之间的历史现象的关联,例如在“政治与经济之间”思考关联性,学生会得出结论“井田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在“政治与文化之间”进行思考会得出结论,“因为迷信占卜,商朝出现了后来考古发现的甲骨文”。遵循“由小到大” 的方法是因为在单一的领域范围里历史现象较少,容易得出结论;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也有利于在不同的领域里得到正确认识,使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2.设问:夏商周时期历史现象的相似性是什么?这体现出怎样的时代特征?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表格中的“千耦其耘”“工商食官”“学在官府”等概念的内涵,学生在几个历史概念的理解中能找到一条共性的线索,即夏商周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教育都离不开官府的作用。教师继而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相似性特征的成因是由于生产力低下,个人无法独自完成经济活动。学生自然就领悟到“夏商周时期是生产力低下的奴隶社会”这一时代特征。
3.设问:用史实说明夏商周时期东西方的相似性。
教师需引导学生采用“先少后多”的方法思考,“少”是指历史现象较少的西方;“多”是指历史现象较多的中国。由“少”入手,学生思维方向有针对性,较容易得出历史结论。具体做法是以西方为“基点”对比中国,找出相似点。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就会发现该时期东西方都出现了国家、金属工具、文字。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共性之处的本质,可以发现这就是文明出现的标志。这样学生就可能得出了有高度的结论,即“该时期东西方结束了漫长的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社会”。
例1.(2018·全国卷Ⅱ·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解析:题干材料叙述了商汤的“日常生活”和“政治成就”。关联词是“因此”。学生从商汤的“日常生活”——“去其三面”与“政治成就”——“获得诸侯的拥护”寻找到相似点,即“仁德之心”。故正确选项为A。本题属于从人物不同方面的关联处入手考查学生思维能力。
表2
1.设问:举例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各历史现象之间存在着联系。
坚持“小”的视角,即单纯从经济领域来看,教师可引导学生得出,“冶铁技术的出现促使铁器广泛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使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进入到铁犁牛耕时代”“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自耕小农的经营方式形成”“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是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出现的主要原因”等结论扩展至“大”的范围,学生会得出“井田制的崩溃促使了分封宗法秩序的崩溃”“‘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植根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现实”等结论。
2.设问: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现象的相似性是什么?这体现出怎样的时代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内容,可得知春秋战国时期维护奴隶社会秩序的宗法、分封制、井田制遭到破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等,归纳得出“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其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 的结论。
3.设问:用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东西方的相异性。
引导学生从“少”的西方入手,逐条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进行对比,学生就会得出具体的结论,例如“中国是小农经济形态,而西方工商业相对发达”,“中国出现了专制集权的倾向,西方则是奴隶社会性质的直接民主”。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得出深层结论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经完成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而同一时期的西方仍旧处于奴隶社会时期,东西方的差距明显拉开。”
例2.(2017·全国卷Ⅱ·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
图5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解析:从题干材料地图中可以看出曹鲁之间属于交通地理位置较好的地区,题干文字材料叙述了经商致富的结果,突出了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和“商贸发展”两方面的信息。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理解其中的关联就可以得出正确选项A。
表3
1.设问:举例说明明清时期各历史现象之间存在着的联系。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小”范围如经济领域分析得出“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再引导学生将思考的范围拉到“大”(不同领域)的视角,如教师引导学生从经济与科技的关系思考可得出“农耕文明的高度繁荣推动古代传统科技进入到总结性、集大成的阶段”,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思考可得出“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文化的世俗化”,从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思考可得出“进步思潮的出现与当时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专制集权的加强密不可分”等结论。
2.设问:明清时期历史现象的相似性是什么?这体现出怎样的时代特征?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管理手段与国家发展状况的关联性,让学生明白明清时期“废丞相”这种极端加强专制的做法,其原因在于靠正常的分割相权的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君主专制的需要,从而认识到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的时代特征。教师亦可引导学生思考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学生将会认识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既是封建社会发展也是封建社会衰落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很容易能得出“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代”这一时代特征。
3.设问:比较明清时期东西方的异同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表格,遵循“先少后多”的方法。学生可得出“中国是高度膨胀的专制集权,西方是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政治确立的时代”“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小农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西方是进入到工业时代”“明清出现进步思潮,西方出现了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等结论。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得出“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突破封建主义的桎梏,而西方已经步入了近代,东西方易位的结局已经形成”这一深层结论。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认识明清时期东西方相似性的特征等。
例3.(2017·全国卷Ⅰ·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4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解析:此题以中外关联入题,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学生可以按照14—15世纪、16世纪、17世纪三个时间段入手,也可以从14—17世纪整个时间段寻找中外关联点,拟定论题,加以阐述。关联可以有相似性,也可以有差异性。阐述时要引用典型的史实。下面以14—17世纪为例提供思维过程及参考论题:
思维过程:
(1)形成知识清单:表格中的史实信息就是学生平日学习中的诸多历史现象。学生可以按照日常养成的方法对表格中的历史信息归类整理,如:
表5
(2)根据思维能力,学生会从“相似性、相异性、影响性”三个角度进行关联思考。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自己可能得分最多的思考角度,然后有针对性地对知识清单进行筛选。
①如果从相异性角度选择关联。则会运用材料信息得出政治上“专制强化与民主追逐”、经济上“小农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文化上“压抑与倡导人性”“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等方面不同,从而归纳提炼得出论题:明清农耕文明的辉煌与迟滞与西欧工业文明的曙光。
②如果选择相似性角度进行关联,则会通过材料信息《牡丹亭》追求爱情自由,莎士比亚赞扬人性得出相似性,形成论题——14—17世纪中西方都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
③如果从相互影响性的角度入题,则可运用材料外国新航路的开辟与中国玉米、番薯、白银流入等信息思考其中影响的逻辑,得出论题:14—17世纪新航路开辟影响中西方社会发展,或14—17世纪东西方的交流日益增多,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除了在课堂上通过典型的高考真题演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之外,教师可将该专题近三年全国卷的相关考查试题进行整理,如下:
表6
综上所述,在“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的过程中,教师用关联的方法启发学生得出认识,这一做法不仅能将零散的历史现象有机地统一起来,而且也会让学生养成运用关联法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形成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也能够在高考解此类题中提高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