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方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初级中学,江苏常州 213000)
初中是最先接触化学学科的学习阶段。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虽然化学中的一些现象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学生还是很难理解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所以,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建立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自主地思考问题,总结问题的答案,提高化学成绩,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首先,初中化学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融合应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化学,掌握化学内容,提高学习化学的效率。自新课标实行以来,教育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其次,初中化学教学要还原化学的本质。化学源于生活,更是对生活的总结。新课标要求初中的化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讲课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引进生活中的化学内容。例如,在探究钢铁生锈的条件时,应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个地方的钢铁容易生锈,可以通过用小铁钉代替钢铁、改变周围的环境等方式来探究钢铁生锈的条件。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二氧化硫为什么会污染空气、臭氧有什么作用等,从而进一步探究这些问题。
最后,可以结合生活中提倡的环保工作来认识化学。现阶段,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种资源相对比较缺乏,而浪费的情况也比较严重。以汽车尾气的处理为例,汽车尾气处理不干净不仅会浪费能源,而且还会污染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内容引入具体教学中,让学生养成环保的意识。从生活中认识化学,以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化学教学的本质。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消化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理论教学[1]。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来理解化学知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有利于其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将化学内容生活化,从课程导入语的设置到课程问题的设计都要与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进行初中化学式配平的讲解时,教师可以设置导入语:利用数学中最小公倍数可以解决一些经济问题,减少人们的花费。而在化学中,利用最小公倍数可以将化学式配平,了解化学物质各种成分的配比,可以更好地掌握反应物之间量的关系,这对于理解化学实验也有重要作用。
其次,初中化学教学要想与生活取得紧密的联系,就需要教师通过改变课堂环境给学生制造一种特定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融入化学课堂学习中,从生活中认识化学知识。在设计化学问题时,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设计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2]。例如,向学生提问:铁锅为什么会生锈?不锈钢为什么不生锈?生活中为什么在钢铁表面喷漆?如何防止钢铁生锈?等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去设计问题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融入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再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制订教学计划。由于化学是一门新学科,学生接触起来难免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慢教学速度,以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量为主,不要一味地赶进度,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落下任何一位学生。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而是要重视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要从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于一些定理性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或者对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释,从现象到本质让学生充分理解化学知识。另外,教师可以通过与家长交流一同讨论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怪异现象给学生解释化学知识,如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鬼火”,一些电影中也涉及了这种情况,那些不了解化学知识的人就利用这种现象骗人。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鬼火”的成因:“鬼火”是由于磷的燃点比较低,其在很低的温度下就能自燃。而人死后,骨头含有的磷元素比较多。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将化学知识生活化,最终还是要回到对化学知识的讲解上。教师要明白,在化学教学中增加一些生活中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应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学生也不能把思维都放在生活中的事件上,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了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将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分到一组,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解,让学生对知识建立一个大体的框架,提高其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实验,如在探究酸碱指示剂用法的过程中,如果实验资源比较缺乏,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或者微课的形式给学生展示相关的实验。如果实验资源充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再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区分溶液的性质。
初中化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授课过程中引入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其学习效率。另外,教师还要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在课堂开始之前设置合适的导入语,设计的问题也要以生活中的内容为主,进而引出理论知识,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更好地辅助他们学习,提高其学习效率。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要及时给学生进行随堂测评,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还可以将课件打包发送给学生,学生若遇到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在课后观看课件重新巩固知识,或者在课下问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