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晓洁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浙江温州 325000)
新时代的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初中生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他们渴望展现自己。但是由于人生经验的匮乏以及情感控制能力的不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很多心理问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学校不被重视,课程体系也支离破碎,起不到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意义在于通过明确目标、完善课程设置,提升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加强对初中生的心理干预力度[1]。一些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同时在体系构建上也不够完整。要么仅仅依靠一两名心理辅导教师做心理咨询工作,覆盖面不足,教师的任务量也大;要么就是没有针对性且与时俱进的课程教材,实践指导意义不强。此外,课时的严重削弱导致教师不能通过心理教育达到转变学生思想和认识的目的,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不能扎实有效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而构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正是基于以上不足所提出来的。在心理问题成为严重妨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当今时代,构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既有利于学生的当下成长,也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切实重视起来,发挥心理课程体系的价值和影响。
明确课程目标是构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前提。心理健康主要指的是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增强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的能力[2]。所以,该课程教育的设置必须要围绕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教师一定要从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心理问题的类型上去钻研,深入学生的生活,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现状,以此提升目标的准确度,为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指导做足功课,使课程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主动,不至于盲目。
对于课程设置的完善,首先,要保障足够的心理教学时间。心理辅导非一日之功,心理问题的多样性以及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这就决定了心理课程教育时间的长期性。急功近利、揠苗助长是难以保障心理教育的成效的。其次,学校要加强对心理教师的培训,不但要在现有基础上提升教师的心理辅导水平,还要积极吸引心理教育人才,保障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才不会因为教师的不足或者教师自身的素养问题而出现裂痕。最后,在教材的研习和遴选上要注意实用性与实践性,保障教师在开展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能够有据可循、有例可依。
没有评价的课程体系如同盲人摸象。心理辅导成不成功、学生的感受如何、对教师以及课程体系有没有建议和意见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去关注,去研究。
和其他课程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无法通过一次考试检验出来,其具有内隐性、滞后性、长期性等特点,所以课程评价更需要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课程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自身评价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个人评价更不可或缺。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参与进来,鼓励学生敞开胸怀,敢于认识自己,乐于认识自己,加强学生对心理问题和心理辅导的重视,同时也激发学生改善自己心理问题的意识,端正学习态度,化解人际关系。
重视第二课堂是构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如果说第一课堂主要是对心理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讲解,那么这种相对枯燥生硬的课堂形式就应该在第二课堂的构建中得到弥补和改善。第二课堂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能够巩固第一课堂的教学知识,同时又能通过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心理讲座或者心理沙龙等活动来拓宽学生的心理视野,使学生深入地认识心理学的重要价值。另外,第二课堂的构建由于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索、与人交流和互动的优势,也有助于学生增强自觉意识,使心理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
在信息化时代,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心理课程体系成为必然之选。信息化手段的好处是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把心理课程的视频发送到学生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中,学生随时随地就可以进行心理知识的学习。对于那些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聊天以及微信朋友圈或者QQ 空间等交流平台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生活与心理动态。网络心理课程的覆盖面广,每位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或者心理类型进行选择,并把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再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多、类型广。在构建心理课程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者和引导者一定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不歧视,不讽刺,要以一颗爱心和诚心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出阴霾,走进广阔的人生天地。有些初中生的自卑心理严重,不愿意敞开自己。对此,教师不能埋怨学生,应该寻找切入的角度,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学生的好感。对于那些阳光开朗的学生,教师也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不区别对待。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也需要把教师自身的心理囊括在内,不能忽视教师在心理教育中的心理感受,应确保学生和教师的心理教育并行不悖。
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心理教师培育体制,用先进科学的心理前沿理论武装心理教师的队伍,不断提升心理教师的辅导水平,增强心理教师的成就感。当前,一些学校只有一两名专业的心理教师。因此,要增强每位任课教师的心理素养,使每位教师都能够成为具有专业的心理教育修养的教师,只有这样,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被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得到纠正。学校要把心理教育活动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之中,通过丰富高效的校园心理讲座、文艺汇演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鼓励教师参与,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心理教育成为学校的日常教育内容。
在心理教育的意义越来越被认可的今天,构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其既有利于初中生良好个性和品行的养成,也是推动学校健康、和谐、有序、长远发展的保障。心理教育关乎一个学生的未来,也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只有进一步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把心理课程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优先位置,才能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