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将任务驱动法运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信息技术能力提升起到良好作用。本文主要从学习任务制定、情境创设、小组合作与交流讨论这四个方面出发,结合实际教学案例,研究了基于任务驱动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任务驱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着较强的时代性、实践性等特点,而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容易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使学生的发展遭受限制。而任务驱动法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方式的革新,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因此,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展开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 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制定学习任务
基于任务驱动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应当先为学生制订学习任务,对教材进行整体和单元的分析,合理分配课时,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特点来规划学习任务。要确保每节课的任务均是有梯度、有层次的,要同时兼顾到基础较好和基础稍弱的学生。具体而言,教师所设计的学习任务可以根据难易程度划分为三大层次。第一是由教师设计出任务模板,让学生按照教材中的相应步骤来完成任务,明确任务目标。第二是当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后,由教师制作出半成品,学生在此基础上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作能力,完成下一项学习任务。第三,教师设计出实践活动任务,让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自主找出方法和步骤,并妥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三种任务逐层递进,能让学生逐步培养出采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能力。
比如,教师在讲授《图文混排》的知识内容时,可以为学生设计出“给妈妈制作生日贺卡”的任务。学生首先要依照教材中的“做一做”环节,掌握制作贺卡的基础技能,完成第一项任务。然后,学生再根据教师提供的半成品,在满足教师规定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喜好设计图片和文字,做好排版。最后,学生可以跳脱出规则的束缚,在贺卡上自由添加各色各样的内容,比如写下对妈妈说的话,表示祝福和关心,或是粘贴一些好看的图画等。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给妈妈的贺卡,不仅显得独特有新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二、 给学生设计信息技术学习的任务情境
教师在设计任务情境时,可以把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作为根本,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确保学生可以更直观而切实地掌握计算机技能。通常情况下,教学内容都是依照教材而拟定的,将任务驱动法运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是让教师来设计并挑选出合适的学习任务,再由学生来动手完成。教师需注意的是,情境学习任务不仅要具备典型性与实用性,同时还应立足于教材并高于教材,将每一课时乃至整个单元所需掌握的知识点都囊括其中。与此同时,还应保证把前后所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如此才能做到在任务设计时统筹兼顾。而教师制订的情境教学目标,应当把学习任务作为首要出发点,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能,并使这些技能在实践运用中发挥作用。比如,教师讲到幻灯片的相关知识时,就需要让学生掌握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以及背景音乐、动画效果设置等技能,并以此为中心设计任务情境。
任务情境的创设可以促使学生带着目的展开学习,并且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凭借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例如,学生在生活中时常会碰到和Excel中函数相关的问题,如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统计,便是一项关键的任务。假设运用Excel函数来统计学生的平均成绩并进行排名,就能让该项任务变得十分简单。因此,教师可以将统计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设置为任务情境,把平均值的计算与成绩排名设置为主线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来展开学习,这样便可提高教学效率。
三、 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属于一种自主探究式的方法,其是让学生通过任务的驱动,采取多种方法来查找信息和搜集资料,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最终目标。而学生在查找资料的时候,会需要面对较大的工作量,此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按照组别来分配并完成任务,这就称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比较有限,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时,就应当先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及目标,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清晰地知晓自己应当承担的任务,找到共同努力的方向。之后,教师要安排好组内成员的分工,只有保证分工明确,才能把责任落实到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如何进行文稿演示时,可以提出具体的要求,让每一个小组分别制作一部关于学校的宣传片。之后由小组长来完成对组员的分工,其中一位组员负责图片的搜集,在网上找到相应的图片,另一位同学负责编辑和排版的工作,把文字和图片结合起来。再由一位同学来进行最终的校对,确保宣传片美观、完整,并改善其中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更容易创作出优质的作品,掌握相关信息技术运用方法。
四、 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分享学习成果
当学生的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应当对每个小组的最终成品进行比较和评估,总结本次任务学习的情况、收获与效果,并让学生针对该次任务学习的成效展开交流和讨论,以此实现成果共享。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给下一次任务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带动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比如,当讲到《使用数据图表》时,当学生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就可让他们在小组内与其他成员相互讨论、交流,分享成员之间的不同意见,并接受教师的分析和点评。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纠正和改善,提高任务完成的质量。最后,教师再评选出小组代表作品,帮助学生们总结经验和教训,引导学生共同进步。
五、 结束语
任务驱动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形式之一,同时也是革新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方法。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制订学习任务,給学生设计信息技术学习的任务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并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分享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贾孝勇.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式教学应用研究[J].电脑迷,2018(12):92.
[2]樊华丽,赵华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1):140-141.
[3]周颖.任务驱动型研究性学习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
陈瑞琼,福建省龙海市,龙海市东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