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蕊,郭光红,于小艳,于秀荣*
(滨州医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
妇科作为医院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每天的就诊量大、临床护理任务比较繁重,极易产生护患纠纷,因此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具有极高的要求。目前,护生带教是很多医院培养护理人员的主要方法。而有研究表明,妇科护理教学中实施临床路径式带教对提高整体护理教学成果,减少护生实践过中护患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1]。本文重点探讨妇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临床路径式带教法的具体教学效果和满意度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接受的84名妇科实习护生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两组,各42名,对照组护生男女比例为6:36;年龄为20-26岁,平均年龄为(22.25±2.15)岁;专科学历30名,本科学历12名。研究组男女比例为4:38;年龄为20-25岁,平均年龄为(22.45±2.05)岁;专科学历32名,本科学历10名。两组性别、年龄及学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P>0.05),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传统跟班教学的带教模式,研究组则实施临床路径式带教法,具体内容包括:(1)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案制定。实习护生入院后,带教老师要在初步了解学员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本院妇科室的护理工作内容,制定出一套相对科学、合理的临床路径教学方案。该方案的实施主要以时间为横轴,把入科宣教、科室患者的疾病讲解、科室专科操作示教、PBL带教学习和其他老师的授课等作为纵轴,以确保参与教学的所有护生都能够掌握相应的妇科临床护理技巧。(2)临床路径式教学工作开展。带教老师先系统性地为护生讲解妇科常见病的药物使用方法、相关禁忌症以及具体医护方法。为确保护生能够真正掌握正确的针对具体的护理方法,带教老师除了自操作示范外,还可适当放手让护生参与实践,如阴道擦洗、会阴擦洗和女病人导尿技术等。护理教学期间,带教老师要教会护生能正确操作妇科基础治疗仪器,如威伐光、心电图和心电监护等。同时,带老师要指导护生能够独立书写护理文书,完成科室查房和交接班等细节工作。(3)临床路径式教学结果考核。护理教学结束后,带教老师要根据每位护生掌握的基础护理知识和具体实践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评估。
比较两组实习护生最终教学效果,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进行考核;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分内容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项,其中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调查人数[3]。
取SPSS 20.0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分析,±s表计量资料, 组间比较用t检验;百分率(%)表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为(86.32±1.82)分、实践考核成绩为(92.53±1.4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比较(±s,分)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n) 理论考核成绩 实践考核成绩对照组 42 86.32±1.82 92.53±1.46a研究组 42 73.15±2.15 71.45±1.66ab
研究组护生对护理带教的总满意率高达(2/42)95.2%明显比对照组(30/42)71.4%高(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教学满意度比较(n,%)
妇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其临床护理水平是整个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体现。目前,大多数医院妇科护理人才队伍的搭建,基本来自于应届护理实习生。实习护生对护理工作基础知识及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未来医院妇科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4]。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为(86.32±1.82)分、实践考核成绩为(92.53±1.46)分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生教学满意度高达95.2%优于对照组,表明妇科护理教学中,临床路径式带教法的实施对丰富实习护生的护理专业知识,提升其专业护理水平具有显著作用,且该带教模式相较传统的带教方式更受实习护生的认可。分析原因可能为:新的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由于制定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和目标,因而相比传统带教模式,其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强,更能有效地展开具体的带教工作,使护生能够在较短的实习期间迅速掌握基本的妇科护理知识[5]。同时,带教老师在护理过程中鼓励护生主动加强与患者交流沟通,亲身参与妇科临床护理实践工作,做到边参与边学习,边学习边纠错,这对提高护生整体护理技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受时间及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对于妇科护理教学中临床路径式带教法的应用对所护理患者的满意度评价,仍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妇科护理教学中临床路径式带教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整体护理水平及护理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