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9-04-22 06:00陈小园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前教育专业

陈小园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论述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视野;注重产教结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前教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B-0123-03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演化、汇集而成的、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道德传承、思想文化、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极其珍贵的一部分,中职语文教师有责任挑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在教学中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积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中职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成就,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中职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提升中职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为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长久发展。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搭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中职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中职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一)激发中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中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些经典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如《诗经》、荀子的《劝学》、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水浒传》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都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学鉴赏价值。中职语文教学中应深入挖掘教材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开启中职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之门,引导学生去探究、质疑,让中职学生在好奇中探究,在探究中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二)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职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向中职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职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还要拓宽中职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野,帮助中职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深入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思想观念,如仁者爱人、舍生取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乐群贵和等,做到文道合一,培养中职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让中职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文学作品中精纯的美感、深刻的思想,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生命历程,“腹有诗书气自华”说明优秀文学作品能够升华精神境界,“古文如灯,照人千年”说明优秀文學作品具有教育功能。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积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中职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祖国语言文字魅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思想观念内化入心,发扬光大,逐步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

(一)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括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灯谜、传统节日及各种民俗文化、民俗活动等,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思想观念不仅深刻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而且广泛渗透到中职语文教材中,例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的以礼治国的儒家思想文化,《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宋词文化,《边城》中的节日民俗文化,《萝卜》中的饮食文化,《中国画与西洋画》中的国画文化,《牛郎织女》中的古代神话传说文化……中职语文教材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例子不胜枚举。

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深入、细致地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达给中职学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滋养中职学生,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鸿门宴》一文中“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一段中就蕴含了座次礼仪文化内容及其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的重要作用。按中国古代礼仪,座次象征着身份地位贵贱,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即“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项羽和刘邦地位对等,项羽“东向坐”,刘邦理当也要“东向坐”,然而项羽却安排刘邦“北向坐”,作者通过这样的座次安排的描写,巧妙地塑造了人物的典型性格,体现了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的性格特征,从而为人物的不同结局埋下了伏笔。教师讲析这段内容,让中职学生接受了中华传统座次礼仪文化教育,为中职学生今后走上职场、懂得遵守各种礼节规范奠定文化基础。

(二)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视野。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仅仅依靠课堂上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材中有限的篇目是很难满足中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需求的,还应当课内、课外双管齐下,开发与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才能够更广泛而有效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教师应该向中职学生推荐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外阅读书籍,引导中职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这些经典文化书籍,让中职学生更广泛、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创设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环境和氛围,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打造书香文化校园,例如在校园走廊墙壁上张贴中国古代名言警句,在班级图书角摆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用手工剪纸、京剧脸谱等元素装饰班级学习园地等,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还可以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利用校园的部分宣传栏、班级黑板报、学生手抄报等,开展宣传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主题活动;还可以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讲座、书画比赛、传统美德故事演讲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中职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

(三)注重产教结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要注重产教结合。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近年来,不少幼儿园都开设了文明礼仪、道德修養、诗词歌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现代学前教育体系中。中职语文教学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学前教育的有效结合,首先,要提高中职学生自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素养,才能在现代学前教育实践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给幼儿作出良好的示范引导,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要促进中职学生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等方面要结合现代学前教育幼儿身心发展阶段特点和认知规律,将中职语文教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现代学前教育的幼儿文化、幼儿游戏、幼儿手工、幼儿游戏等多个教学环节中,让中职语文教学更好地为现代学前教育服务,让中职学生更快地适应现代学前教育职业的发展。最后,要促进中职学生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同时结合现代学前教育的特点,侧重选择与幼儿年龄、兴趣相适应、与幼儿心灵相契合、与幼儿生活相联系的经典诵读篇目,依据幼儿“快乐诵读,浸润教育”的指导思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内容故事化、情景化、游戏化,促进中职学生今后更好地投身现代学前教育的社会实践,顺利实现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思想道德素养、健全幼儿人格的教育目标。

(四)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可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大功能,拓宽中职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活跃中职学生的思维,为中职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指导中职学生利用互联网上的文化网站和诗歌网站获取信息,引导中职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学经典名著,广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交流与共享;还应当重视中职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整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合理应用多种媒体组合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通过视频、图片、动画、声音等营造作品中的氛围,激发中职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可以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还原故事情节,引导中职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大观园荣国府、宁国府里的复杂人物关系与庞大的环境结构,细致地欣赏剧中的建筑、装饰、礼仪、服饰、语言等内容,熟悉《林黛玉进贾府》的故事情节,归纳人物性格,总结写作特色,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更深入地认识《红楼梦》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学史上的地位,更深切地感受晚清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既有利于开发中职学生的智力,又能够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中职学生不仅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又深切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有效地提升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注重中华传统文化基础知识与中职学生社会实践(下转第130页)(上接第124页)相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与职业发展需要相结合、渗透与引导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还要结合时代背景,用比较的观点和方法看待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历史问题,尊重历史事实,尊重事物发展规律,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和变革教学模式等调动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水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 伟.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高考(综合),2015(8)

[2]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30)

[3]帅 丽.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11)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前教育专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打造中职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