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婷
摘要:为实现“互联网+物流”建设,物流企业需要在仓储系统建设方面取得创新突破。基于此,本文对智能化仓储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展开了分析,从系统总体架构、主要功能和工作流程设计层面提出了系统开发思路,然后从硬件模块和软件管理实现两方面探讨了系统实现路径,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智能化仓储系统;集约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面对“互联网+”形势,物流行业需要取得智能化、网络化发展,以便通过行业融合得到改革创新。在“互联网+物流”领域,完成智能化仓储系统开发,能够实现物资集约化管理,促使仓储管理效能得到提高,通过自动分配和运营完成资源优化配置,最终使物流管理的协调性得到提高。因此,还应加强智能化仓储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从而提供智能化的物流服务。
1 “互联网+ 物流” 智能化仓储系统设计
1.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在“互联网+物流”背景下,设计智能化仓储系统需要采用各类传感器设备,完成物流数据信息广泛采集工作。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将在节点汇聚,并通过网络收集和集中处理,最终发送至用户终端,使用户根据消息执行操作。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将系统划分为5个层别:消息层、网络层、数据交换层、接口层和收集数据层。在收集数据层,完成各种传感器的选择,能够对仓库环境数据、物品信息等进行采集。接口层属于局域网,采用Wi-Fi、Zigbee等网络,需要按照一定协议将系统采集到的数据打包,然后传递至数据交换层进行处理[1]。数据交换层由搭载在系统平台上的服务器负责数据集中处理,并且能够通过各种网络进行数据远距离传输。系统采用网络,将数据传输至消息层。消息层提供用户操作界面,通过客户端可以登录系统界面,进行信息查阅和远程控制。
1.2 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从系统功能设计上来看,系统需要实现数据连接和生产,提供库存管理、作业管理、统计查询等功能。在库存管理上,需要进行物资状态检查、周转、货位调整等操作。在作业管理上,实现物资出入库和运输配送管理。在统计查询上,对物资品名、存放货位、批次等进行查询。系统各项功能实现基础是物资身份的识别,需要对物资所在货仓进行定位,以便采取智能化手段实现物资集约化管理。在物资身份识别上,需要引进射频技术,在非接触状态下对仓库货物身份进行自动识别。在物资高速运动过程中,运用该技术依然能够对物资运动进行跟踪、检测,并为物资配送管理提供支持。采用无线技术,能够将检测得到的物资信息及时传送至服务器,通过数据分析完成货仓定位。实际在货仓定位时,需要采用定位算法,能够根据节点间距和角度对未知节点位置进行确认。根据节点间相邻领域关系,可以对目的地地理位置进行确认[2]。在物资运输期间,实现无线信号的收发,在仓库位置完成标准信号源的设定,保证仓库位置信号强度突出,从而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完成仓库定位。
1.3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从系统工作流程上来看,物资在进入仓库前需要获得唯一身份,才能保证后续处理工作顺利开展。在智能化仓储系统下达入库指令后,开始执行物资入库接收流程。按照流程规定,需要先完成身份信息核对,由系统对物资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数据分析确认是否需要进行仓储管理。确认符合仓储要求后,利用托盘将物资纸箱包装转变为周转箱,进入机器人堆码流程,利用堆垛机和输送机实现物资自动搬运,利用托盘库进行定位存放。不符合仓储要求的,需要按照异常流程进行处理。在物资入库和出库前,都需要进行检定,要求系统执行自动检定任务,在接驳区域完成自动扫描码垛,对周转箱上条码进行扫描,完成物资信息校验。之后,入库需要由穿梭车将组垛周转箱运输到仓储区,然后进行定位存放。执行出库流程,需要先利用堆垛机和输送机达到指定货位进行物资搬运,然后利用穿梭车输送至检定出库输送线,根据包装、配送等要求执行相应流程。如果需要包装,需要先利用皮带将物资自动传送至包装区,打包后进行配送。无需包装则可以利用输送线自动出库,完成仓储全部流程。
2 “互联网+ 物流” 智能化仓储系统实现
在智能化仓储系统实现上,可以划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采取模块化方法进行硬件设备配置,为系统功能实现提供载体,然后实现系统软件管理操作,取得良好自动化效果。
2.1 硬件模块实现
2.1.1 物资识别模块
系统硬件设备、设施较多,如堆垛机、装箱机器人、自动采扫设备等,而物资识别模块需要配备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无线模块,以便为系统各项功能实现提供数据信息支撑。采用RFID物联网射频结合条形码技术,能够完成物资各种信息存储,同时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数据信息读取,为物资智能化管理提供支持。采用该模块对各类物资存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能够保证物资数据随着出入库快速响应,货位、仓库等信息能够得到快速处理,为系统数据查询提供保障。采取自动化方式进行物资状态确认,能够使仓储盘点周期得到降低,获得准确统计数据,使订货时间、存储成本等得到缩减,促使物资周转率得到提高,因此可以通过实现物资集约化管理,使仓储空间得到高效利用。
2.1.2 数据处理模块
想要利用各种物资信息发出控制指令,完成物资检定、出库、入库等操作,还要使物资数据、环境信息、仓库存储量等海量数据得到集中处理,为仓储管理决策制定提供依据。系统配备数据处理模块采用FS4412服务器,可以为多进程和多线程提供支持,属于四核处理芯片,能够结合需求实现外围电路的扩展。在Linux操作平台上实现芯片搭载,能够运用进程管理方式对各类操作进行管理,为仓储管理各种作业提供支持。提供多个I/O口,芯片可以顺利与环境监测、RFID标签识别等终端模块连接。采用HKMG工艺,芯片功耗较低,包含485通信模块、以太网通信模块、紅外检测模块、A/D转换模块、显示模块等各种模块,能够高效完成对系统采集数据的存储、解析,并对系统命令进行快速识别,因此可以为系统数据处理、信息查询等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撑。
2.2 软件管理实现
2.2.1 软件开发分析
在系统软件开发中,需要采用主流技术和实现平台,在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上进行.NET平台开发。服务器端采用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数据库采用Oracle 11g。从软件构成上来看,包含整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利用中心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软件为物资管理提供服务,对系统与各种终端信息通信进行控制,确保系统智能化管理功能可以实现。通过将系统与ERP系统对接,能够根据物资数据资料进行标签化管理,生成能够表明物资身份的条形码和标签号,通过自动化控制提高物资仓储管理效率。在客户端软件实现上,利用Linux操作系统在Windows平台上进行系统程序运行,使用Message信息队列通信机制进行进程间通信,事先完成IP地址和Port号的约定,使客户端能够在不同终端上运行,保证用户顺利提供各种移动终端接入。
2.2.2 软件操作管理
在系统软件操作上,核心是实现数据处理和监控调度,需要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环境下运行,完成仓储自动化管理和统一调度,保证操作执行层信息能够在平台上集成,实现库存材料统一适用和管理。系统服务器包含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前者运行服务程序,对设备各环节进行记录,确保系统在发生断电等故障后能够自行连接,并且各设备无需初始化就能恢复之前的工作状态;后者对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可以利用以太网交换机及TCP/IP协议与各种平台和客户端通信[3]。在数据库与以太网交换机之间,可以实现信息传递。系统命令通过以太网传递至监控调度平台,经过分解后生成执行命令,通过以太网传递至控制单元。通过PROFINET与各种物流设备、设施实现IP通信,实现设备、设施自动化控制,能够保证系统高效运行。
3 结论
综上所述,采用智能化仓储系统实现物资集约化管理,对储存的物资进行智能分配和管理,可以强化仓储的规范化、效能化管理,保证物流系统与互联网顺利对接,从而推动“互联网+物流”的智能化建设。把握系统总体设计思路,合理进行系统功能和工作流程设计,并运用模块化方法进行系统硬件和软件管理实现,能够保证系统达到较高自动化水平,提供专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平平.“互联网+物流”智能化仓储系统的现状与行业发展[J].中国商论,2018,27(36):6-7.
[2] 郭娜娜.浅谈智能化仓储在物资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8,8(31):231-232.
[3] 周亘儒.浅谈煤炭企业智能化倉储系统构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22(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