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背景下国际贸易的深化

2019-04-22 06:52房丽军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深化改革供给侧改革

房丽军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深化,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势在必行,这也给我国整体的经济结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也必然伴随着产业的转型,而不断地走向深化。特别是近两年,根据党中央的精神,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那么国际贸易也必然面对着更加开阔的市场,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前景。那么,在产业转型背景下,国际贸易工作应如何做到深化改革,以适应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

关键词:产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国际贸易;深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自2001年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全面融入到国际经贸体系,参与国际分工[1]。如今,我国的经济经过多年来的飞速发展,已经面临着全新的时代机遇。不论是国内对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下一步需求,还是从经济全球化这个角度来说,产业的转型都是必然要面对的。特别近几年来,供给侧改革的实施更进一步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也意味着我国必须要抓住产业转型的契机,深化国际贸易体系,促进国际贸易的优化。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产业转型的推动

近年来,我国的产业转型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进行的。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进我国的经济转型,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毫无疑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改革开放面临着进一步的深化调整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在对于经济的宏观调控上面,一直着眼于“需求”这个层面,一直将刺激需求和拉动内需,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角度,来拉动经济的增长。

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想要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和优化,那么光着眼于“需求”这种做法显然已经暴露出它的短板。这就亟待我们要对宏观调控的方案及时做出调整。纵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时代背景,我们不难看出实施这一改革方案的初衷所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产业转型当中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改善产能过剩的问题

产能过剩,即产品的产出已经超过了社会的需求量。具体来说就是指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和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过多,超过市场标准的剩余。自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系实施以来,整个社会在竞争机制的推动下,总体的产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由于后来所产生的投资过热、无序竞争、产业集中度不足等状况,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这就造成一些行业看似红火,其实利润却不断缩水,盈利越来越困难。最终给企业的经营造成危机,到头来反而威胁到该企业、该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竞争力。

所以我们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对于产能结构进行一定的优化,改善产能过剩的问题。具体来说,要通过推动产能的调整与重组,让投资与竞争回归理性,最终促进产能结构的理性化。

1.2 促进产业的优化与升级

自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系实施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活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暴露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较突出的问题在于,“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三高一低”项目占据的比例较大,这违背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整个社会仍然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的状况。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开发在整个产业结构当中所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从长久来看,这对于社会经济在长久竞争力的保持上面是不利的。

所以我们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对于传统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与升级。按照长远的、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发展方向,来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尤其是要在加强环境保护和提高创新力方面,来使现有的产业结构更加符合时代的趋势。

尤其是在一些沿海省份,随着出口导向型的经济而促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同服务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同挤出效应之间也日益明显。一旦制造业对于服务业之关联效应超过了挤出效应,则国际贸易就会通过資源有效配置功能拉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反之,国际贸易一旦过度增长而不加遏制,就会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负面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维护制造业对于服务业之关联效应的存在,对其中存在的相反趋势进行有效的扭转,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3]。

1.3 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

我国是社会主义大国,国有经济是我国的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竞争力直接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竞争力。长期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重民营企业、轻国有企业的误区,导致国有企业在市场当中的份额遭到压缩,使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下降,也造成国有企业的职工利益受损。

所以我们要通过供给侧改革,以混合所有制改革这种形式,通过民营企业参股国有企业的手段来做大国有企业,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同时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的活力。

2 我国产业转型背景下国际贸易的深化方案

20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2],经济国际化的程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尤其是我国2001年加入WTO,更是让我国进一步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所以,国际贸易体系在我国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推动力。而随着我国产业转型的不断实施,国际贸易的方案也面临着一系列的调整。在国内产业转型背景下,我国的国际贸易应面临着怎样的深化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地方在于,产业结构是在国际贸易当中来收获比较利益的。通过比较优势理论可看出,一国出口自身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产品,进口本国具有比较劣势产业的产品。因此通过国际贸易,产业结构可以获得比较利益。其次,产业结构通过国际贸易反映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一国产业的竞争力通过自身的出口比例及该国出口占国际出口的比例表现出来。如果某产业的出口占国际出口比例越高,说明该国的产业要素转换效率越高,从而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弱。因此产业结构通过比较优势影响其贸易结构。然而基于全新的国际分工,产业结构仅仅是贸易结构之基础而非决定性因素。这也是国际贸易之深化方案的主要思路[4]。

2.1 确保出口的稳定增长并有效扩大进口

现在,在国内一些沿海省市如广东、浙江和福建等,其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贸易,可以说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所以在这样的经济格局下,确保出口的稳定增长是保持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基础。通过适当地扩大进出口,可有效促进出口行业就业率的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也会相应提高。这样不但能够优化产品的附加值,而且还能够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最终有效地促进经济的稳定。

在现阶段,我们应该进一步对外引进高新技术产品,并从中汲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来解决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一些“瓶颈”问题。另外还可从中依托引进的优质资源,促进经济效率的进一步改善,使劳动力市场得到有效优化。

2.2 促进加工贸易产业的优化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加工贸易产业遍地开花,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与劳动力成本的逐渐提高,也让加工贸易产业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此时如果不能有效地面对挑战而促进加工贸易产业的优化,那么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5]。

关于这一点,结合前文所提及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及现阶段一些产业违背了环保原则的状况,这也给加工贸易产业的优化提供了突破口。下一步我们应当适当地压缩“三高一低”项目,关停那些污染超标的项目;同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传统加工贸易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研发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此,要推进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内销份额,为中小企业的转型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

2.3 进一步调整对外贸易增长的方式

长期以来,出口增加曾是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是,一味地靠出口增加并不是长久之计,关键还要进一步调整对外贸易增长的方式。为此,要实现由粗放的增长模式向研发驱动的转变,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鼓励和支持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展和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积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降低外贸依存度,分别提高与降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3 结语

现在,我国面临着产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趋势。时代的发展趋势意味着我国的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整和升级。以促进我国在国际贸易方面不断深化贸易体系。

参考文献

[1] 赵东麒.“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产能合作的路径选择[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

[2] 熊勇.產业转型升级期技术标准战略的作用及对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3] 李永杰,张华初.国际贸易影响就业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国际经贸探索,2008,24(11):15-19.

[4] 胡景岩.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相关性曲线[J].国际贸易,2008,27(6):36-38.

[5] 江小涓.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7,53(5):4-16.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深化改革供给侧改革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实现“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
铜川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