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婷玉
摘要:在教学改革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应该积极融入一些自主探究、创新的概念。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是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除此之外,还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一步落实好素质教育工作,实现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探究能力;提升
素质教育模式下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要位置,不断完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自主探究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有趣的活动,也是一种学习的能力。新课标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更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新时期具有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人才。
1 进一步革新教学理念
通过相关调查不难发现,教学理念与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为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应该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跟紧时代的步伐,虚心学习新鲜的事物,给学生创造更具有特色的教学课堂。而且首先就要改变师生之间的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勇敢发言,积极表达自己,表现自己。同时,还要教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要一味地死记硬背,要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教师更要信任学生,多给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探究,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才会有更多的领悟,成為他们的学习主人。
2 鼓励学生大胆的探究质疑
要想不断提升学习效率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协调好学习和思考之间的关系。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又说明了思考和质疑之间的关系。所以,要想学到知识,离不开思考和质疑。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教师要合理利用他们的好奇心,设置问题,让他们产生疑问,他们才会有探究答案的冲动,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1 以课题为中心开展教学工作,科学指导学生提出疑问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课题代表一篇文章的精华,通过了解课题内容就能掌握文章中心思想,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教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比如,在学习《青蛙卖泥塘》这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这个课题来提问,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呀?卖了泥塘之后它住哪里呀?青蛙的泥塘卖出去了吗?学习《大象的耳朵》这一课时,学生会提问课文讲了哪些动物的耳朵呀?他们的耳朵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课文要重点说大象的耳朵呢?大象的耳朵和其他动物的耳朵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大象喜欢它的耳朵吗?小学语文课文中,很多课题都适合教师引导学生提问,而且学生会很快的提出和课文有关的,具有研究意义的问题和看法。
2.2 通过研究分析课后习题引导发现问题,提升其探究能力
课后习题是有针对性的练习,通过做题及科学的引导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到文章中找答案,这也是一种学习思路和方法。而且课后习题都是和课文的重难点,文章主旨思想和写作思路有关,学生通过这些问题能更好的理解整篇课文,相当于是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学生只要顺着方向走下去,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只要学生掌握了方法,从课后习题中找解题思路,长期训练之后,学生的分析课文和探究课文和理解课文的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2.3 通过分析课文的矛盾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
在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中,不少课文的作者都设置了一些矛盾点,能够引发学生的不同观点,不同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很是耐人寻味,当然这些地方都是作者故意安排的,就是要让读者产生疑问,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矛盾之处入手,找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4 借助课文的结尾充分发挥想象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不少课文的结尾都是开放式的,为文章留下了悬念,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延续文章内容,从结尾入手,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主动思考,如果作者继续写下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如果他们是作者,那他们又会如何续写这个故事呢?这样一来,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提升都有帮助和提高。
3 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性格比较活泼好动,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从而影响其学习兴趣,所以教师为了让学生对学习能长久的保持新鲜感和注意力,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多样化的探究教学活动,主题丰富,组织形式多元化,才更能让学生自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且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设计教学活动方案,避免让学生感到失败和难过,打击他们的自信和自尊。
4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能力提升
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学习,不要过多的干预学生,因此教师需要提前规划好教学工作,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自主学习,不能做表面功夫。让他们独立探究和思考,所以要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实践,这有一来,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足够的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才会得到提升,才能促进他们的探究精神的培养。
5 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重点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把探究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课堂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提问的好习惯。教师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挖掘学生的才能,这样学生才会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成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俊.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253-254.
[2]李利.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J].祖国:教育版,2014:199.
[3]闵春梅.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18):26.
[4]王玉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教育:文摘版,2016(11):253.
[5]李月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教学效率提高———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学习(上),2013(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