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职业精神与学生步入社会后的职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中职院校应当加强在教学环节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力度,促使学生走出校园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工作并获得发展。本文鉴于此,主要探究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职业精神渗透法的有效策略,以期对提高中职学生就业能力提供助益。
关键词:职业精神渗透法;中职语文教学;运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010-01
引言
职业精神包括工作态度、责任感、思想道德品质、职业技能水平等方方面面与就业相关的个人素质。因此,为了学生职业生涯的顺利开展,有必要对职业精神渗透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探究。
1.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职业精神渗透法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职业精神,能够为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职业素养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学生高职业素质的养成。具体而言,职业精神主要包括敬业精神与合作态度,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这两种精神,不仅有助于实现中职院校教学的目标,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1.2 有助于提高中职院校综合竞争力。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有助于提高中职院校综合竞争力。面对教育领域百花齐放的现状,学校的办学压力日益增加,中职院校想要在高竞争性的教育环境中长远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竞争力。因此,应当在办学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力度,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以促进自身竞争力的提高[1]。
2.职业精神渗透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
2.1 在课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职业精神渗透法。中职院校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加强对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一方面应当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应当激发学生战胜困难与敢于拼搏的勇气。经实践表明,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将职业精神渗透法应用到课文阅读教学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例如,在对《项链》进行教学时培养学生诚信精神,在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进行教学时培养学生坚定意志力,在对《敬业与乐业》进行教学时培养学生敬业与服务精神等。具体而言,在教师在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进行教学时,首先,可以应用多媒体投影设备让学生先观看影片《海伦·凯勒》,通过电影的视听效果感染学生,提升课堂氛围,向学生渗透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精神。之后在浓厚的课堂氛围下,教师展开对课文的讲解,教师可以在下述情节应用职业精神渗透法,另外,教师可以在讲解完该篇文章后,再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分享在生活中能够体现自身顽强意志力的事例,教师对分享的同学予以鼓励与表扬,并告诉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也应当具备像海伦·凯勒一样的精神品质,加强职业精神的渗透[2]。
2.2 在课堂讨论环节中应用职业精神渗透法。语文教学离不开课堂讨论环节,课堂讨论对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增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同感至关重要。当然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并不能够应用到对所有知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一般而言,教师会让学生对涉及到社会热点或者有争议的话题进行讨论,例如,关于诚信的话题。诚实信用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凝集的优秀传统美德,有千金一诺、郭汲守信、宋江送瓜等诸多典故,然而当今社会生活中各个地区却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诚信问题。鉴于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将职业精神渗透于其中,及时对学生有偏差的观点予以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职业发展观等。例如,对《项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对玛蒂尔德这个人物的综合评价,即在学生通读课文后,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马蒂尔德的看法,分析马蒂尔德有哪些精神品质,比如,有的学生说马蒂尔德勤劳坚强,满对不幸的生活,她不怕苦、不怕累艰辛地工作;有的学生说马蒂尔德纯洁高尚,在金钱至上的社会她没有利用自己的美貌改变命运;有的学生说马蒂尔德诚实守信,即使生活可能因归还项链而更加艰辛,但她依然决定赔偿等等。教师最后可以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将马蒂尔德的精神品质与职业精神相联。即马蒂尔德处境困顿但仍不忘做人之本,一直恪守诚信、纯洁、坚强,不论社会如何发展变迁,她高尚的道德情操永远不会过时,同学们也应当学习其精神,培养自身道德情操,坚守良好的精神品质,并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充分实践应用。
总结
总而言之,将职业精神培养与中职语文教学充分整合,对学生未来职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开展中职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向学生渗透职业精神,同时,对相关实践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总结,不断探究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的有效策略,从而在语文教学环节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黄桂华.谈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精神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235.
[2] 王勇权.职业精神渗透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策略问题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0):257-258+261.
作者简介:殷巧玲,1971年2月,女,山东青岛人,本科,讲师,中职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