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研究视角,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不论在西方或中国学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提供了活跃学术灵感的启示。由巴赫金狂欢理论视域出发,本文着眼于英国当代社会大众文化生活,主要从上个世纪六十、七十年代三个不同时期的社会与政治、文化与审美、语言与形式等方面对当代英国诺丁山狂欢节分阶段进行阐释,以期探析英国当代社会大众文化如何通过继承传统文化、利用节庆仪式、创新娱乐方式达到满足大众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寄托生活信仰、寻求身份认同和表达政治渴求的目的。
关键词:巴赫金;狂欢理论;诺丁山狂欢节
巴赫金学说的原创性、思想的辐射力、理论的再生产能量,使得巴赫金理论的“跨文化旅行”①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从16世纪的法国到18世纪的英国,从文学史到艺术史各个研究领域都有应用。其中巴赫金关于社会下层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大众的笑声对“上层”文化的颠覆和渗透的重要论述系统发展成为了巴赫金狂欢理论,对西方乃至世界学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当代英国诺丁山狂欢节更多地表达出反对种族歧视、尊重多元文化的社会风气,但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为探寻当代英国大众社会生活的文化意蕴提供了独特的视域。在狂欢中人与人之间、民间话语与主流话语之间自由平等的对话交流,使得狂欢节成为英国大众文化生活中独特的互动型载体;诺丁山狂欢节蕴含的传统底蕴、审美精神、文化价值、个性风格和政治意义,又使其成为市民精神风貌的彰显载体。不论从哪个角度出发,结合巴赫金狂欢理论探析当代英国诺丁山狂欢节,对于我们研究英国当代社会大众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1 狂欢化溯源与巴赫金狂欢理论
1.1 狂欢化溯源
从词源上说,狂欢节一词出现在基督教诞生之后,是古拉丁文的教会用语,原指大斋期前的几天吃肉节。狂欢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经存在,而狂欢化的渊源则要追溯到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狂欢节,这一时期民间狂欢节笑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得到系统研究。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及浪漫主义时期直到十九世纪,狂欢化这种文化现象逐渐形成狂欢理论的全面性、颠覆性、乌托邦理想等基本特征。
1.2 巴赫金狂欢理论
巴赫金在对拉伯雷《巨人传》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研究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狂欢的理论,他认为狂欢节型的庆典活动在古希腊罗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民生活中占据了重大位置,他将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礼仪、形式等的总和称为“狂欢式”。
巴赫金重视狂欢节笑文化的研究,包括对狂欢节、狂欢式的庆典、狂欢情绪、狂欢意识等的研究,就是因为狂欢节的笑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在于“颠覆封建等级制度及其世界观,主张平等对话的精神,摧毁一切、变更一切的精神,死亡与新生的精神。”②其理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他从中世纪以来民间文化和官方文化的斗争中,揭示了民间笑文化的重要價值,并指出它是文学创作中怪诞现实主义文学的源泉,给怪诞现实主义文学以应有的历史地位和审美价值;其次,在研究方法上,通过对拉伯雷创作的研究成功地把文学研究同文化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拓展了诸如历史学、人类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论;最后,其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也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学术研究中程式化、教条化。
2 英国诺丁山狂欢节
诺丁山位于英国伦敦西部一处地势较高的区域,在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是加勒比海一带移民聚居区。移民不仅来自拉美地区,也有不少印度和巴基斯坦人。自1964年起,每年8月的最后一个周末诺丁山地区都会举办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狂欢节,倡导者是来自西印度群岛的移民。尤其是特立尼达热能和多巴哥人或“千里达人”③。连续三天的诺丁山狂欢节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天是特有的钢鼓乐队展示与比赛;第二天是儿童日,主要为表演戏剧性大众主题的化妆舞;第三天是嘉年华的高潮,参加游行的队伍在诺丁山的几条街道上载歌载舞、饮酒狂欢。
具有地方性和多种族性的诺丁山狂欢节自开创以来便获得较大成功,但1976年及其后几年狂欢嘉年华受到暴乱的干扰,加勒比地区激进青年甚至公然与警察对抗,以致在新闻媒体的负面攻击下诺丁山狂欢节一度消沉。为助于探究诺丁山狂欢节的文化意义和便于展开讨论,本文将诺丁山狂欢节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1965-1970年,此系多种族参加节庆及表达异质文化时期;1971-1975年,此系特立尼达的钢鼓乐传统与卡利普索音乐、化妆舞会支配的时期;1976-1979年,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生于英国的西印度群岛年轻人大量参与并引入格瑞舞音乐,表达青年一代的心声和时代之音。
3 巴赫金狂欢理论视域下的诺丁山狂欢节
3.1 社会阶级内部的多种族谐音
1965-1970年这一时期的英国社会经济繁荣、就业充分,当时的哈罗德·威尔逊首相的就任口号则充分可见:“你们从来没有让生活这么美好,”④然而,这一时期诺丁山地区与大众生活文化表现出来的乐观情绪相比之下则相形见绌。在汇集了五湖四海的移民这一地域特色之下,诺丁山包含了异教信仰、瘾君子、激进学生、移民等各式各样社会阶层,多元的文化背景下爆发了大规模的种族骚乱。一位印第安裔女性拉斯莱特在诺丁山建立社区服务组织之际,萌生了将不同种族群体融合到一个充满欢乐的组织中的想法,于是在她的组织下,1965年伦敦免费学校举办了第一次室外嘉年华,诺丁山狂欢节初创于此。
几年后狂欢节举办与管理日臻完善,组织者动员更多的移民志愿者、捐助人和各种人才参与其中,诺丁山的西印度居民在大众社会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视角看去,诺丁山狂欢节在学校、广场等公共场所举行,以其开阔、无束缚、大众聚集的特点号召全民参与,且在狂欢节中也不存在演员与观众的区分,每个人都既是演员又是观众,人们用笑声消解官方的观念,采取非官方的民间立场促进种族融合,以笑文化满足大众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寄托生活信仰、寻求身份认同。
3.2 寻找价值认同的西印度移民
1971-1975年是诺丁山狂欢节发展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狂欢节的性质经历了剧变,从组织领导者、艺术家、参加者到志愿服务人员几乎清一色变成西印度人。这样的发展变化需要放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之下去理解,六十年代末英国经济开始出现“滞涨”现象,社会繁荣景象逐渐被攀升的失业率所取代,诺丁山地区也不例外,而此地的西印度人由于不谙技术、种族歧视、严苛的移民条例等原因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这些环境因素促成了一场日益壮大的文化认同运动,体现在狂欢节中便是来自西印度加勒比地区的特立尼达钢鼓乐传统与卡利普索音乐、化妆舞会成为占支配地位的表演方式。
以钢鼓乐为例,在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钢鼓乐最初是比邻而居的一伙失业青年所创造的,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他们使用便宜的废弃油漆桶作为发生种族冲突时的军鼓,以准确、猛烈的鼓点表达内心对种族歧视、压迫、屈辱和社会不公的愤怒。而远在大西洋彼岸的诺丁山狂欢节上的钢鼓却成为一种深刻的社会纽带,激昂的鼓点在欢庆中吸引着西印度加勒比移民们前来聚集,以狂欢的方式在伦敦西区诺丁山的白人社会寻求支持者、追随者的价值认同,钢鼓乐也不断发展成为配合狂欢节化装舞会的击打乐,鼓手和舞者之间默契配合,在无形中也培育出人们之间传递、发散感情的渠道。
3.3 青年一代的困境与创新
1976-1979年的诺丁山狂欢节又有了新变化和新发展。七十年代英国经济持续低迷,许多本地居民在高速公路开通后选择到别处安家,诺丁山的嬉皮士潮流日渐衰落,钟情于诺丁山狂欢文化的白人越来越少。而在这时,在英国出生和受到启蒙的一代拉美裔青年开始活跃在诺丁山狂欢节上,这些青年普遍中学肄业,他们正努力寻找自身与英国社会的关系,他们的困境引起社会的不安。当时英国的“黑人进步协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英国社会用消极的笔调描绘黑人,这种态度塑造了西印度儿童的人格。而自我身份的缺失最终可能导致自信心崩溃、动机衰退,进而影响学校教育。”⑤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认为在狂欢节上,支配一切的是人们之间不拘形迹的自由接触的特殊形式,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被不可逾越的种族、肤色、等级、财产、职位、家庭和年龄差异的屏障所分割开来。出生在英国的新一代西印度加勒比青年在狂欢节发展的第三个时期出现在诺丁山街头,积极参加这一极具地域特色的嘉年华,发展新主题和新的艺术形式,从而改变了新时代文化需求下老旧的节庆仪式,诺丁山狂欢节也因此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常规中不断经历新的转变,不断超越西印度移民与加勒比岛国的故乡关系,成为表达当代英国大众文化生活需求的媒介与特殊载体。
4 结语
随着歲月的洗礼,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在现实狂欢节文化中展现了一个全新的、重要的历史维度,即其作为文化活动在社会各群体中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诺丁山特殊的历史背景,从五十年代西印度群岛移民热,到六十年代末多民族开始交流融合,再到七十年代政治经济影响下新的种族关系变化和青年一代的崛起,狂欢节成为满足大众文化需要、动员和团结社会力量、寄托生活情感和信仰、寻求身份认同和表达政治渴求的全新渠道,并随着当代英国社会大众文化的不断发展,具有更多可供探究的历史价值。
注释
①王加兴编选:《中国学者论巴赫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3页。
②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卷六《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07页。
③吴斐编著:《英国社会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85页。
④Simon Rycroft,Swinging city a cultural geography of London, 1950-1974, Sussex University Press, 2011, p.161.
⑤Hollinghurst Alan,The line of beauty : a novel, Bloomsbury Press, 2004, p.401.
参考文献
[1]巴赫金,1998,《巴赫金全集六: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社。
[2]王加兴编选,2014,《中国学者论巴赫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3]吴斐编著,2012,《英国社会与文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4]阿伯勒·科恩,2008,《伦敦诺丁山狂欢节发展的戏剧和政治》,何国强、王正宇译,《青海民族研究》第19卷,第2期。
[5]Hollinghurst Alan,2004,The line of beauty: a novel,New York: Bloomsbury Press.
[6]SimonRycroft,2013,Swinging city a cultural geography of London, 1950-1974,Sussex:Sussex University Press.
[7]McKibbin Ross,2000,Classes and Cultures:England 1918-1951,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简介
张萌佳(1994-),女,汉族,四川乐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