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臧莉静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邢台 054035)
纺织品表面结构疏松多孔,容易沾染人体新陈代谢分泌的汗液和油脂,形成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微生物繁殖能力强,不仅释放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代谢物,还可能感染皮肤,引起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此外,大量的微生物滋生还会导致纺织品发黄或强度下降[1]。为了保护纺织品不被微生物污染,防止产生刺激性气味,保护人体健康,赋予纺织品抗菌性能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功能性纺织品的研究热点。
抗菌剂是少量添加于纺织品上即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达到抑菌、杀菌效果的化学物质[2]。理想的抗菌剂需要满足:(1)具有广泛高效的抗菌效果;(2)不影响纺织品的强度、透气性等;(3)不影响其他助剂的使用;(4)对人体及环境无害;(5)与纺织品附着力强,洗涤、日晒后仍具有长期抗菌性;(6)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可与其他整理剂综合使用[3]。根据组成结构、作用机理及来源,抗菌剂可分为无机抗菌剂和有机抗菌剂[4]。
目前,纺织品抗菌剂以有机抗菌剂为主。有机抗菌剂不仅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能力,而且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加工工艺简单。有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1)使微生物代谢酶失活,影响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达到杀菌目的;(2)与细胞内蛋白酶反应,破坏细胞机能;(3)阻断DNA 合成,抑制微生物繁殖;(4)促进氧化还原反应,扰乱细胞生长;(5)阻碍氨基酸转脂[5]。
有机抗菌剂抗菌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毒性较大,耐久性较差以及容易引起微生物的耐药性等[6],影响其大规模应用。为了实现有机抗菌剂在纺织品上的大规模应用,研究人员针对不同的有机抗菌剂做了大量的改进工作,本文主要介绍季铵盐、卤胺、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甜菜碱等常见有机抗菌剂的研究进展及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季铵盐类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抗菌剂,抗菌机理:季铵盐带正电荷,细菌的细胞膜带负电荷,二者通过静电吸引结合,破环了细胞的正常活动;此外,季铵盐能影响微生物的DNA 转录,使其不能正常繁殖[7]。普通季铵盐抗菌剂易溶出,为了提高季铵盐抗菌剂的耐久性,可在季铵盐抗菌剂中引入硅氧烷基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道康宁公司研发的AEM5700有机硅季铵盐类抗菌剂,其硅氧基可与纤维上的羟基形成共价键,从而持久牢固地附着于纺织品表面,目前,该抗菌剂已广泛应用于纺织品[8]。Chen 等制备了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利用超临界吸附方式整理棉织物,使其获得持久高效的抗菌效果[9]。阴离子影响季铵盐的抗菌性能,Yoshino 等合成了含不同阴离子基团的季铵盐(结构式如下),测试了它们对12 种不同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含Cl-、Br-的季铵盐抗菌性能最好[10]。张淑敏等合成了一种季铵盐抗菌剂,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轧-烘-焙的整理方式,制备出具有抗菌性能的涤纶织物,抗菌测试结果表明,季铵盐整理后的涤纶在与细菌接触1 min内即可杀死所有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11]。
含有N—Br 或N—Cl 键的化合物被称为卤胺化合物,由于N—Br 键不稳定,实际生产中的卤胺化合物多为氯胺化合物。抗菌机理:卤胺化合物与微生物接触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H键,氧化卤素被转移到生物体上,使微生物失去活力,虽然N—H 键不能杀菌,但是可以通过氯漂转换为N—Cl 键,重复杀菌,达到持久抗菌的目的。氯胺化合物的循环抗菌机理[12]如下:
Jie 等利用甲基丙烯酰胺整理棉织物,经过氯化得到含卤胺化合物的抗菌织物,并且研究其抗菌效果,结果发现,该抗菌剂可在3 min 内杀死1.08×102cfu/mL 的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阴性菌大肠杆菌,6 min内可使MS2噬菌体病毒灭活,而且可以抵抗超过50 次的标准水洗,通过氯化可以获得循环的抗菌效果[13]。Ren 等通过 1,2,3,4-丁烷四羧酸交联将羟基卤胺化合物接枝到棉织物表面,获得了具有抗菌性能的棉织物,同时减少了洗涤对棉织物抗菌能力的破坏[14]。Kou 等借助有机硅类整理剂,使卤胺类衍生物与纤维表面产生共价键结合,结果表明,苯环可以使抗菌能力增强,但氮卤键的稳定性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苯环与卤原子发生了反应,另外,卤胺类抗菌剂在紫外光下不稳定,而不经氯化的抗菌剂却能保持稳定[15]。卤胺化合物整理织物后表面会有卤胺残留,影响织物外观,同时会产生异味。Li 等利用硫化钠浸轧处理卤胺抗菌整理后的纺织品,有效去除了织物表面的残留卤胺,避免残留卤胺影响织物外观和产生不良气味等[16]。
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PHMB)具有广泛高效的抗菌性能,对人体无刺激,广泛应用于抗菌纺织品中,结构式如下:
PHMB 的抗菌机理主要为静电作用,PHMB 带正电荷,细菌细胞膜带负电荷,二者产生静电吸附,破坏细胞的正常活动,其抗菌活性随着分子聚合度增加而提高。Payne等最先开发出PHMB整理的棉纤维,并制作抗菌棉织物[17]。PHMB与纤维素纤维在常温中性溶液中可通过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经浸轧焙烘水洗整理到棉纤维上,PHMB的活性与离子键强度相关,当离子键较强时,抗菌活性下降[18]。Gao等先利用亚硫酸对羊毛进行预处理,使羊毛表面带—COOH 基团,随后用PHMB 进行抗菌整理,从而得到具有持久抗菌性能的羊毛[19]。Arch 公司研发出具有16 个双胍单元的新型PHMB 抗菌剂,能为纺织品纤维提供更多的阳离子染座,增加了纺织品表面阴离子与整理剂反应的机会,从而增强了纺织品的抗菌性[20]。柳峰利用己二胺和盐酸胍熔融缩聚制备了高分子质量的PHMB,将其应用于纯棉针织物的抗菌整理,并研究整理工艺对抗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MB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持久的抗菌效果[21]。
甜菜碱的结构中同时带有双电荷,化学结构式如下:
甜菜碱的抗菌机理主要为抑制细菌在织物表面吸附,阻止生物膜的形成。Chen等制备出有机磺酸甜菜碱抗菌剂,通过水解形成Si—OH,与棉纤维上的—OH 反应,形成稳定的抗菌涂层,对S.aureus和E.coli的抑菌率均在99%以上,但由于基团的稳定性较差,不耐反复水洗[22]。针对稳定性差的问题,Chen等进一步开发了异氰酸酯磺酸甜菜碱,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菌效果,利用—NCO 与—OH 的化学键合,制备出持久固定于棉织物表面的抗菌涂层[23]。周莉成功制备出磺酸甜菜碱聚合物并应用于棉织物整理,结果表明,抗菌棉织物对S.aureus和E.coli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9.99%和99.87%,经过50 次洗涤后,抑菌率仍远超AAA 级抗菌织物的抑菌标准,在具有抗菌性能的同时,织物的透气和透湿性能有所提高,强度保持较好,满足服装使用要求[24]。
天然抗菌剂主要来自微生物和动植物等的抗菌成分,其中壳聚糖是最常用的天然抗菌剂,化学结构式如下:
壳聚糖所带的游离羟基和氨基可以进行酯化、季铵化、接枝和酰基化改性,增强其抗菌活性以及水溶性[25]。Wang 等首先在蚕丝纤维表面增加活性官能团,然后与壳聚糖中的氨基键合,得到的蚕丝纤维具有抗皱性和抗菌性[26]。He等利用等离子体预处理,在涤纶纤维表面形成等,随后将壳聚糖衍生物接枝到涤纶纤维表面,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涤纶在具有抗菌性的同时还改善了透湿性和亲水性[27]。Hu 等制备出壳聚糖-银复合整理剂并研究pH对抗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5~7 时,能有效抑制S.aureus和E.coli,具有持久的抗菌效果,并且没有出现明显色差[28]。
目前,在纺织品抗菌剂的选择中,仍以有机抗菌剂为主,这主要是由于有机抗菌剂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菌能力,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在整理纺织品的过程中选择范围广,能够根据纺织品的种类选择不同的抗菌剂。但是,有机抗菌剂毒性较大、耐久性差的缺点也不能忽视。在未来的抗菌剂研制或改性过程中,除了要求具备良好的抗菌性能外,还需要进一步关注抗菌剂的黏附性,确保其持久抗菌,同时,纺织品本身的强度、透气性等不受影响。另外,许多纺织品直接接触人体皮肤,因此抗菌剂必须安全、无毒,对人体无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