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萍, 马骏超, 张 蓉
(沈阳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42)
氢气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它用途广泛,作为燃料具有发热量高,污染少等优点;而煤作为储量丰富的能源燃料,利用广泛,且利用方式比较粗放,主要是直接燃烧用于发热和供电.燃烧过程污染大,是造成温室效应最主要的因素.早在1979年,Robert W.Coughlin,M.Farooque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关于煤浆电解制氢气的研究[1].
在酸性条件下,煤浆电解制氢气的主要反应是
C(s)+2H2O(l)→2H2(g)+CO2(g)
(1)
阳极:
C+H2O(l)→CO2(g)+4H++4e-
(2)
阴极:
4H++4e-→2H2(g)
(3)
在阳极产生的气体主要是CO2,而煤中的N、S等元素经电解会形成酸留在溶液中,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阴极产生的气体主要是纯净的H2.因此,该技术是绿色、清洁的.传统制氢气的方法是电解水,其理论电解电压为1.23 V,实际电解电压为1.6~2.2 V.而电解煤浆制氢气比电解水能耗低,理论电解电压为0.23 V,实际电解电压却是0.8~1.2 V[2].这是因为普通的水电解是电能提供全部水分子分裂所需要的能量,而煤浆电解过程只有部分的能量是由电能提供的,伴随着煤的阳极氧化则提供另一部分的能量[1].这种制氢的方法实际消耗的能量是电解水制氢的1/3~1/2[2].因此,该技术能耗低,成本低.但是由于电解效率不理想,20多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2004年,美国Botte教授作了一系列相关的报道,此后他用从Alfa Aesar公司购买的二元合金,在酸性溶液中,加入Fe2+、Fe3+,会增大平均电流密度,在电解过程中反应机理如下[3]:
在溶液中:
4Fe3++C+2H2O→4Fe2++CO2+4H+
(4)
在阳极:
Fe2+→Fe3++e-
(5)
在阴极:
2H++2e-→H2
(6)
之后Patil[4]等人研究负载多种贵金属的电极(Pt,Pt-Ru,Pt-Rh,Pt-Ir等)对其进行恒电位技术,发现Pt-Ir(摩尔比为80∶ 20)具有最大的法拉第电解效率.Sathe[5]等人还用碳纤维负载贵金属电极来电解石墨和煤,同样使用恒电位技术,发现碳纤维负载Pt-Ir电极有最好的性能,且耐腐蚀性强,质量损失仅仅为1 %,同时发现石墨似乎是一种很好的分散剂来增强煤转换成二氧化碳.印仁和[6-7]以及Yu[8]等人分别对电解阳极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对煤电解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在恒电流条件下,通过对煤浆电解过程中的不同电解温度、煤浆质量分数以及Fe离子质量分数进行探究.
实验用煤为兖州煤,经粉碎筛分,选用颗粒大小为170目的煤.阳极、阴极均采用2 cm×2 cm的Pt片电极.电解前,用去离子水清洗数次.阴极电解液为1 mol/L硫酸溶液(沈阳莱博科贸有限公司,分析纯),阳极电解液为煤浆溶液(用1 mol/L的硫酸溶解煤粉,加入Fe2+(FeSO4)与Fe3+[Fe2(SO4)3](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混合均匀.
实验采用恒电流法,在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CHI660E)测试不同实验条件下电解过程的电压与极化时间关系(E-t曲线).当电压达到1.17 V时电解结束,目的是为了防止水的电解.
1.2.1 实验装置
煤浆电解的实验装置为H型隔膜电解池(见图1).
1.2.2 实验条件
(1) 电解温度的影响
实验煤浆样品采用170目的煤粉,溶解在1 mol/L的硫酸中,取煤粉质量分数为4 %,加入质量分数3 %的Fe3+和Fe2+作为阳极电解液.阴极的电解液为1 mol/L的H2SO4.用铂片(2 cm×2 cm)电极作为电解过程中的阴极与阳极.实验温度分别取50 ℃、60 ℃、70 ℃、80 ℃.实验过程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使煤浆混合均匀.
(2) 煤浆质量分数的影响
分别取质量分数3 %、4 %、5 %,170目的煤粉溶于1 mol/L的硫酸中,加入质量分数3 %的Fe3+和Fe2+作为阳极电解液.阴极的电解液为1 mol/L的H2SO4.用铂片(2 cm×2 cm)电极作为电解过程中的阴极与阳极.实验温度取80 ℃.实验以不加煤的溶液作为对比.
(3) Fe离子质量分数的影响
在煤粉质量分数为4 %,电解温度为80 ℃,其余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分别加入质量分数1 %、2 %、3 %和4 %的Fe离子进行测试.
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速率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分子的平均能量增大,单位时间内分子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同时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大大增加了反应速率.电化学的反应是发生在电极表面[9],表面电场和双电层存在于电极表面.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电化学反应的吸附、脱附速率以及双电层的充电,从而影响电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考虑到实验的可操作性,本实验探究50~80 ℃的电解温度对电解效率的影响,其极化时间曲线如图2所示.通过图2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增加,极化时间逐渐增长,从50~80 ℃,其极化时间依次为25 745 s、28 170 s、31 050 s和43 735 s,煤的电解效率依次增大.贾杰等研究表明[9],温度升高,可以使电解电流密度显著上升.但是温度越高,电解液的蒸发速率越快,使电解过程提前结束,因此,最高温度不要超过80 ℃.这样,测得80 ℃为电解过程的最佳电解温度.
通过改变悬浮在硫酸溶液中的煤粉的质量,来改变煤浆质量分数.在不同的煤浆质量分数下,电解过程的极化时间曲线如图3所示.
与不加煤粉的阳极溶液相比,加入煤粉的电解的极化时间依次增加10 685 s、18 955 s、26 400 s.这是因为煤发生阳极氧化,可以提供一部分电解所需的能量.煤的质量分数越高,其电解过程极化时间越长,煤的转化效率越高.印仁和等人研究表明[2],以Pt/Ti以及Pt-Ir/Ti为电极,改变煤浆质量分数,对电流密度与外加电压进行研究,发现电流密度随煤浆质量分数的增加有一直上升的趋势.因此,在本实验测试范围内加入质量分数5 %的煤,其电解效率最佳.
从反应机理可以看出,煤浆电解是一个间接的催化过程[10-12].即在溶液中的Fe3+在煤的颗粒表面将煤氧化,从而被还原成Fe2+.之后Fe2+又在电极的表面被氧化成Fe3+并且产生电流.整个电解反应Fe3+起到一个电子的转送作用.根据前人的相关报道,可知煤的电解反应是通过煤中碳原子的直接氧化以及Fe3+间接的电氧化两条途径进行的.因此,Fe离子的质量分数对煤浆电解有很大影响.贾杰等人[9]研究了Fe3+的质量分数对电解电流密度的影响,在其测试范围内,电解电流密度随Fe3+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本文研究了不同Fe3+与Fe2+质量分数对电解极化时间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通过图4可以看出:加入Fe3+与Fe2+之后,电解过程的极化时间明显增长,依次为13 540 s、28 030 s、43 735 s和47 105 s.说明Fe3+与Fe2+协同作为溶液催化剂,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随着Fe3+与Fe2+质量分数的增加,电解极化时间增长,电解效率增大,在实验测试范围内,最佳Fe3+与Fe2+质量分数为4 %.
电解温度、煤浆质量分数以及Fe离子质量分数对煤浆电解有很大影响.实验极化时间越长,说明煤的转化效率越高.在实验测试范围内,温度越高极化时间越长,综合实际因素,其最佳电解温度为80 ℃.煤浆质量分数越高,电解的极化时间越长,质量分数为5 %时,其电解效率最佳.Fe3+与Fe2+协同作为溶液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其最佳离子质量分数为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