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宇 王桂青
摘 要:我國多次强调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倡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近年来,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民营企业发展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合理地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具体运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与时俱进的要求。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哲学思考
党的十九大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国家的一项大政方针确立下来。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一环,我们要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制定应对风险的战略对策,确保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来探究发展民营经济的思想内涵和当前我国提出的战略对策,便于更加深刻领悟我国的经济制度,也有利于正确处理民营经济发展道路上的困难。
一、发展民营经济的哲学维度
发展民营经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是基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时期,对于进行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这进一步坚定了我国应当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发展民营经济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两点论、普遍联系和系统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客体的统一等原理。可见,发展民营经济有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型成果。
(一)发展民营经济遵循了辩证法的两点论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研究万事万物之矛盾体,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辩证法的两点论就是既要把握事物发展这一复杂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也不能忽视同时存在的次要矛盾,既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抓住矛盾的次要方面,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
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做出了两个判断:一是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邓小平认为,处于这样一个过渡阶段的中国,经济制度要与其生产力相适应,原来的经济制度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那么调整经济制度势在必行,所以当时将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调整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也就是说,我国处于这样一个特殊阶段,私有制必须放开,必须允许和提倡创办民营企业,来推动生产力发展。党的十五大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也多次强调发展民营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要正确认识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与民营经济同台共舞,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矛盾体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两个方面,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促进社会发展。明显可见,发展民营经济是辩证法两点论的遵循与贯彻。
在社会发展这一复杂的过程中,民营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市场经济多元化的要求,所以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是要遵循公有制为主体这一原则的,发展民营经济也是以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发展民营经济可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活跃经济市场,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而且也可以通过竞争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高公有制经济的经营管理水平。
总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了辩证法的两点论。其实在两点论中内在的蕴含着重点论,即有重点的两点。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既抓住了主要矛盾,也不放松次要矛盾,把持着正确发展方向,绝不涉足均衡论和一点论。
(二)发展民营经济遵循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与系统性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正如恩格斯所言:“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也就是说,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和多样的,事物之间是成系统而自然存在的。系统性要求我们要从整体出发去透视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联系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意识,不能忽视任何部分,要掌握事物的总体性和有序性。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而民营经济同样是不可或缺,发展民营经济在社会发展中居于不可低估的地位。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各方面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没改变,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所以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打破单一发展模式,实现整体发展、共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既具有整体性观念,又兼顾了部分,是尊重客观规律、注重普遍联系和系统性的体现。这不仅强调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必然采取的,又明确了我国处于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实际中,需要民营经济以及其他所有制经济形式与公有制共同发展,从而达到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普遍的、特殊的协调统一。
总之,在我国,发展民营经济和国营经济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它们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这种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分析状况,把握本质。发展民营经济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协调发展,形成正确的发展思维,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和系统思维的哲学方法论。
(三)发展民营经济遵循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发展为了人民的哲学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客体的统一,其主体性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人类的劳动实践过程,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其客体性表现在社会发展成果属于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
马克思曾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将人类历史看作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可以看出:“追求着自己目的”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而“人的活动”又充分表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的观点。
发展民营经济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群众,这不折不扣地贯彻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过程中确立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以人为本,实现好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民营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轴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环节。民营经济活则社会活;民营经济兴,则社会兴。据悉,在改革开放40周年时,我国已经拥有民营企业2700万家,个体工商业6500多万户,注册资本超过了1653亿元,我国民营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利用8年时间由1家增长到了28家,如此的成绩彰显了广大民营企业家有胆有识的创新精神,锲而不舍的奋斗品质。这是千百万睿智劳动者革故鼎新、积极进取、艰苦创业的成果,这是人民群众属于历史创造者的充分体现。
从另一层面来讲,我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财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财富,为了不让它闲置或流失,我国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配置资源,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民营人士。由此可见,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给人民群众创造了创业就业的领域,同时能够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总之,发展民营经济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客体,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们拥有相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从整体上分析民营经济发展战略的哲学意蕴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前途是光明的。那么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遇见挫折,必然要制定科学的对策来解决随时出现的新问题。为了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响应广大民营企业家的呼声,破解民营企业之难题,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战略举措: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从整体上看,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
(一)从发展观的视角看民营经济发展战略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告诉我们,世界万物的发展是永恒的,发展的实质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也就是说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和上升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只有迎难而上不断解决矛盾,才能真正得以发展。
我国民营经济在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风险和挑战,但我们深知,坎坷碰壁在所难免。正如列宁所言:“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为了给民营经济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为其排忧解难,相应的战略举措应运而生。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民营经济发展举措是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是具有较强生命力,同时也是具有远大前途的鲜活的方略。是多年来我国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从不合时宜的旧方法、旧举措中孕育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的市场风险、融资问题、转型困难等等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因素,汲取和弘扬了其合理成分,因而使新的发展战略拥有了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符合民营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是民营经济大展宏图的必然要求,也是民营企业人员获得根本利益的要求。可以说,将民营经济的发展战略落实到位是事物发展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从另一层面來讲,新型的理论不要看它的初衷有多么美好,在它落实过程中总会出现些许问题,这就需要人的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因为人的认识本来就是一个发展过程,新事物完全代替旧事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不断扬弃的过程中产生的。欧洲哲学史上最伟大的辩证家黑格尔,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1]他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有两个论证,即“谷堆论证”和“秃头论证”。意在评论一粒谷子是否能成堆?一根头发是否可致秃?答案是关键在于你怎样看问题。其实质是强调通过量变的积累促成质变,量变过程尤为重要。民营经济发展战略的落实也就是一个量变过程,是在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理论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从总体上来看,民营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落实都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我们要理解发展民营经济的哲理性,认可民营经济的发展战略,悉心保护民营企业,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充满信心,坚信道路难免曲折,前途无限光明。
(二)从因果链角度看民营经济发展战略
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和结果是联系和发展之网上的基本环节。因果观念是人类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逻辑条件,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用一定的手段,一定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也正是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了因果联系,世界上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因果联系都是客观普遍的,也是复杂多样的。
我国发展民营经济遇到一些问题,如形象地比作“三座大山”的市场冰山、融资高山和转型火山这三大难题成为民营企业家最关心的热点。正如马克思所言,“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我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用实际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创新,想方设法变压力为动力。那么发展民营经济的战略对策就是我们为了达到共同目的而采取的合理方略,可见,问题是原因,对策是结果;对策是原因,发展是结果,这是一种紧密的因果链条。人的自觉活动总是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进行,民营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落实就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行动,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对唯物辩证法因果链的掌握与运用,厘清正确的因果联系是一切工作必胜的重要前提,我们要善于考量原因,估算结果,才能把持正确的工作方向。
总之,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将遇到的困难揪出来,仔细分析原因,研究出正确的发展战略,这符合事物发展的因果联系,有利于助推民营经济走出困境,迈向辉煌。
(三)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看民营经济发展战略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是在矛盾普遍存在的基础上,分析问题的特殊性,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来,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
习近平曾说:“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3]也就是说特殊的国情决定我国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决定了发展民营经济的必要性,但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不确定因素,如遇到市场转型、融资难贵、竞争环境等方面的困难,这些困难就是矛盾的特殊性,我国在充分认识这些矛盾特性的基础上作了具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战略举措,不断解决发展困惑。正如毛泽东所言:“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我们必须时刻记得列宁的话: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
可见,我国针对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战略举措是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观点的充分贯彻。
总之,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发展民营经济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响应时代呼声的科学举措。民营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落实是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深刻遵循和贯彻。所以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让民营企业的创新源泉浸润社会,让民营经济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发展的政策举措要落细落实,抓住机遇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促成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8.
[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290.
[3]習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政策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N].人民日报,2015-01-25(1).
作者简介:
刘泽宇(2000—),男,山西太原人,太原市第五中学。
王桂青(1970—),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市人大工作编辑室,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