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2019-04-19 12:14史万瑞
新课程·中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校服礼仪习惯

史万瑞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先抓习惯,再谈成绩,这也是七年级前半学期的教学工作重点。

一、抓小初衔接

小学生步入初中,行为习惯和心理意识还处在小学阶段,作为七年级班主任的我,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入校教育,让学生领会并熟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和我校的《一日生活制度》的同时,多指导和引领学生,让他们适应环境,融入集体,亲近老师,接近同学,给学生一个心理和行为的适应期。

二、抓时间和纪律观念

在引导学生学习内化《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总的要求下,结合学校校规及学生的实际制定本班的班规班约。强化时间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必须牢记时间段内的要求和标准,做到不迟到、不延误、不拖拉、不迟到。雷厉风行,行动统一,争做合格中学生。

三、抓卫生习惯

農村学生公共卫生、个人卫生习惯淡化,在抓学生卫生习惯的过程中,从捡一片纸屑、不乱扔垃圾开始,努力做到“五个无”,即地上无污迹,墙面无污染,桌椅无刻画,门窗无积尘,洁具无污垢。注重抓细节、抓关键、抓具体、抓反复、抓反弹。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和组,随时随地要求指导抽查,及时表扬总结通报。

四、抓秩序规范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秩序规范是学生生活的根基,也是学生将来做人的素养。我要从学生的早读、放学、晨读、出操、上下楼梯、课间、集会、吃营养餐等各个环节教育引导学生遵守秩序,遵循规范,努力做到“知”“行”统一。如就餐秩序:饭桌即课桌,饭堂即课堂。就餐时,要求学生做到“静、净、镜”。“静”——要求学生就餐时轻声细语、细嚼慢咽,不发出声响;“净”——要求学生就餐中勤俭节约,珍惜一米一面,光盘光碗,杜绝浪费;“镜”——要求学生就餐后保持饭桌、地面干净如镜,主动将餐具放入指定位置,不将饭菜抛洒到桌上、地上。

五、抓学习习惯

抓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1.抓课前预习的习惯。要求学生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画出或记入预习笔记。这样既能培养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听讲的兴趣和效果。2.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的习惯。在课堂上,学生应积极主动地举手提问,把听课与阅读中产生的问题记录在书本或笔记本上,请教同学、老师及时解决。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即遵循“五到”的原则,那就是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3.养成课堂自主学习的习惯。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分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可以促进知识的“消化”,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抄袭作业,不仅不能够提升自己的做题能力,还会让自己对学过的知识记忆模糊,甚至可能会降低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能力。4.养成质疑问题的习惯。质疑问题就是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向教师或学习小组同学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利用错题本将预习和作业中积累的错题向教师或学习小组中的同学提出自己的疑问。总之,抓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教会学生学会怎样听课,做笔记;怎样早读,自习;怎样预习,作业,考试。在各个环节中给予指导,直至习惯养成自然。

六、抓文明礼仪

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礼仪教育是长期性的伟大工程。主要抓:仪容,面必净,发必理;即男孩子留小平头,显得整洁干净,富有朝气,并显示出一种阳刚之美;女孩子可以梳辫子或理短发,这样就显得清新活泼。服饰,以校服为主,衣必整,钮必结;即穿统一的校服不仅可以淡化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而且校服造型简洁,活泼大方,使人精神振奋。课堂礼仪:上课起立说“老师好”,下课起立说“老师再见”;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主动向老师鞠躬问好;同学间礼仪: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宽容理解,善解人意。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家长,把谦让带给社会。要求师生间、同学间交往注意基本的礼节;待人接物要懂得必要的礼仪;例如在发送短信、接打电话时,体现对人的尊重;购物、就餐、乘坐公交车时,自觉排队;在就餐、上下楼梯时或公众场合不大声喧哗;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多做自我批评,请求对方的理解和谅解。

总之,新班级新风貌,习惯是关键。举止规范,言行高雅,遵纪守法,文明有礼,才能促成一个班的班风、学风。“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好习惯成就好未来。

猜你喜欢
校服礼仪习惯
记忆深处的校服
校服·校腐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