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适切学生的课堂

2019-04-19 08:04吴荩萱
新课程·中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备课公开课物理

吴荩萱

摘 要:开一堂好的公开课,就像是对教师职业生涯的一次洗礼,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一节公开课必定要经过用心钻研、精心备课、反复修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升的不仅仅是教师的专业能力,更可以提升教师对教学本质的认知及理解。

关键词:公开课;备课;物理;实验

2018年5月25日,在南京市教研室组织的市级教研活动中,我开设了一节题为《电容器的电容》的高中物理公开课。经历了近一个月的反复磨课和试讲,我不断地认识到,只有适切学生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只有当我们的教学俯下身去,真正关注学生的基本能力、求知欲望和学习心理认知状态,我们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和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实现课堂效果的优化。下面就总结一下我在准备这节市级公开课中的三点感悟。

一、巧用实验激发认知冲突,优化课堂导入环节

在原本的设计中,我拟定的课堂导入环节是介绍物理学史上的小故事,从电容器的雏形莱顿瓶的发明历史入手。荷兰的物理学教授在做电学实验时,无意中将一个带电的钉子掉入了玻璃瓶中,原本以为电很快会跑掉。但是事后当他想把钉子取出时,却发觉有被电击的感受。他重复了若干次实验,总结出电能够储存在瓶子里的秘密,并发明了原始的电容器莱顿瓶。在我试讲时发现,学生对莱顿瓶的发明过程虽然有兴趣,但是课堂的参与度不高,基本都是在被动聆听,真正对莱顿瓶的构造及其与电容器的关系是否准确理解了,我很难把握。

在磨课中组内老师也给我提了相同的意见,于是我开始反思,如何在导入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从而使我的课堂导入环节更加高效和优化。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从认知冲突的角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激活课堂。于是我做出了如下的改变。

我问学生:“大家看我手里有个塑料水杯,水杯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储水。”我接着问:“确实,水杯是用来装水的容器。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装电的容器是什么呢?我们可不可以用这个塑料水杯来装电呢?”

学生思考了几秒钟,表情显得很诧异。有学生摇摇头,小声议论道:“塑料是绝缘体呀,怎么可以储存电呢?”还有些学生眼神很期待,似乎觉得老师暗藏玄机。

这时我手里拿出一卷超市买的铝箔纸,对学生说:“现在我要对这个普通的水杯进行一些改造,让它华丽变身。我将一层铝箔分别包裹在两个塑料纸杯的外侧,然后将这两个杯子套放在一起。同时,我从里层的这个纸杯上引出一根导线,将它与感应起电机的导线相连。当我快速转动起电机后,将导线断开。然后我想邀请一位勇敢的同学,配合我完成实验,大家一起见证这个全新的杯子是否能够储电。”

学生各个瞪大了眼睛,有好几位学生举手,我选中了一位女生,我指导她在我断开导线的瞬间,一手握住最外层的纸杯,一手捏住杯子上引出的导线,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当天实验效果非常明显,这名女同学在双手触碰杯子的瞬间,身体明显抖动了一下。她心有余悸地告诉大家:“感觉指尖发麻,有触电的感受。”

我顺势引导大家问道:“这个触电的感受说明杯子了储存了什么?”学生一起回答道:“电荷。”由此,我顺利引出了课题:“像这样一种可以储存电荷的容器我们就叫做电容器。”

优化过后的课堂导入环节,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这一环节巧妙抓住了学生在实验前后的认知冲突,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和探究热情,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二、依学施教,巧用类比

在第一次的试讲环节,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用比值法定义电容的合理性,我用了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定义做类比,给出了以下的分析。

并向学生提了以下几个问题:电容器带电量Q是否和外界因素有关?你觉得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电量Q能否反映电容器自身属性?原本设计的用意在于通过类比引导学生想到Q并不能反应电容器自身属性,因为Q受到外界U的影响,进而用Q与U的比值定义表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但是,课堂上学生在互动中显得很茫然。组内其他教师也都发现了相同的问题,经过大家的讨论,我认识到,这样的类比放到高三年级进行总复习的时候是恰当的,但是作为新授课的内容就显得很突兀,内容设计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没有做到依学施教。经过调整,我换成了将电容器与水容器做类比,如下图:

在授课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我从四个角度将电容器与水容器做了类比。与学生做了如下的互动。师:从量的角度来看,水容器储存的是水量。电容器储存的是电荷量。水容器的储水量会受到水的高度差的影响,这就类比于电容器的带电量会受到什么的影响?生:电容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的影响。师:(展示出等高不等粗的两个杯子,)这是两个高度相同,但是粗细不同的水杯。从水容器储水的本领来看,哪种水杯储水的能力大?生:显然是粗的水杯。师:是的,两个水杯都装满水的情况下,横截面积大的水杯能够储存更多的水量。S的计算方法是什么?生:用水量V除以水的高度差。师:这个比值可以类比与电容器的什么值?生:电容值C=Q/U师:为什么?生:两种达到相同额定电压的电容器,谁的电容大,谁储存的电量就多。师:最后,每种容器都有一个限度。对于水容器而言,这个限度是什么?生:就是水杯的最大高度。师:这个可以类比于电容器的什么限度?生:击穿电压。我们加在电容器两侧的电压都不能超过这个击穿电压,否则的话,电容器就会损坏。

这样的一组类比自然生动,引领学生学会用熟悉的事物来分析不熟悉的事物,完全切合他们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同时也能够体验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课堂中这次的互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过程也流畅很多。这也让我体会到,任何教学设计只有基于学情,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从心理上接受它,才能促使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才能实现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

三、合理分配时间,巧用DIS实验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试讲中,我上課应用了苏威尔公司研发的DIS实验设备来探究电容器上电压U与带电量Q之间的关系。实验中,我一共做了5组数据,每组数据都以相同的步骤采集和处理,所有数据处理完毕,大约需要12分钟。在做第一组和第二组数据时,学生还饶有兴趣地跟着我的节奏在思考和观察。但做到后面三组数据的时候,学生明显出现了倦怠的情绪,课堂变成了我的独角戏。尽管我在讲台上操作得很卖力,但是因为学生是被动地听取相同的实验步骤,参与感很低,课堂气氛显得非常沉闷。

磨课过程中,组内老师也都提出来,我需要改进教学设计,更加合理地分配时间,将DIS的实验用得恰到好处,才能使这个环节在课堂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于是组内展开了讨论,到底应该如何取舍?是保留原先5组数据的全部处理过程以达到探究过程的真实性;还是将数据处理过程简化,去除冗杂,只为讲清原理

服务。

经过反复的讨论,我们达成了统一的修改意见:在讲清楚实验电路图和实验步骤后,只保留两组数据的取得过程;在课堂中利用课前准备好的5组原始数据,在Excel中画出Q-U图像,同时计算出Q与U的比值,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设计的最大好处是,避免重复的实验操作过程,同时保留了实验数据获得过程的真实性。这样,课堂中节约下来了大约6分钟的宝贵时间。

接着,我们开始思考这六分钟的时间如何设计教学。我在介绍电容器的构造的环节,加入了让学生亲自观看电容器内部构造的环节。两个学生一组,让学生数一数纸质电容器的结构有几层。当学生回答出,里外深色的部分是锡箔,中间浅色的部分是蜡纸。让学生自己判断,纸质电容器的两极是什么,中间的电解质是什么。在自己动手、亲自观测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书本上“任何两个相距很近的导体,中间夹上一层绝缘层,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这句话的理解就更加的深刻。同时,在课的末尾部分,我们也加入了一则一分钟的小新聞:一位美国女高中生利用纳米技术发明了一款超级电池,并获得了英特尔发明大赛的一等奖。通过新闻,学生了解到超级电池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电容器。其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技术,在不明显增大体积的前提下,使得电容尽可能增大,从而增加了带电量。由此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

联系。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同时也是教师赋予教育教学生命活力的地方。我在三次磨课和试讲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要想使我们的课堂与学生产生共鸣,我们所有的课堂设计必须从学生出发,切实关注他们的起点和学习心理认知状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让物理贴近生活,才能让物理课堂更加高效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彭红艳.课堂因动态生成而精彩:一堂物理公开课引发的思考[J].物理教学探讨,2010,28(2):9-11.

[2]王朝阳.新物理教师的第一节公开课反思[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22):40-41.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备课公开课物理
只因是物理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我不是教物理的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