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令利
摘 要:教新课程下的中考,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思想与解题能力,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试题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课堂应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时间,应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步骤、方式、技巧,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而不是以题海战术来掩盖教学上的漏洞。试结合近几届中考,从如何“把握基础不在小地方失误”“专题精练分步解决综合题”“明确重点把握考试技巧”三个方面,分析探讨怎样帮助学生在中考前进一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中考;专题精练;答题技巧
从近几年我们的中考数学试题来看,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思想与解题能力,给人以活泼亲切的感觉。这样的考题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重视了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信今后中考命题仍会沿着这个方向命题。从题型结构上看,中考要体现课改理念,并非不要基础。结合近几届中考,本文试对怎样帮助学生在中考前把握数学知识、提高解题技能谈一些看法。
一、把握基础,提高解题能力,不在小地方失误
九年级数学复习,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使之达到系统化、结构化、完整化。新课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能力是需要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为基石的。针对于习题课和试卷讲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以下方面:
1.习题课,知识点要全面,但题目要求要分层。
2.讲评课,突出重点,教会学生方法。测验后的讲评,不是给学生对一下答案,需要我们结合考试内容,结合学生易错点遗漏点,进行有效的讲解。
二、专题精练,指导解题思维,分步解决综合题
纵观近几年中考试卷,后面的几道大题,除一道统计题知识点较集中外,其他都是需要学生综合性解题能力的。数形结合、动点分析、分类讨论等。但若能把这些题分步对待,化解成一步步的小问题,思路就清晰了许多。需要我们结合历年典型例题,总结解题思维,指导学生提高综合性解题能力。
1.几何变换为主体的综合思维
(24题12分)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OB是等边三角形,点A的坐标是(0,4),点B在第一象限,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P,并把△AOP绕着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边AO与AB重合,得到△ABD。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当点P运动到点(,0)时,求此时DP的长及点D的坐标;
(3)是否存在点P,使△OPD的面积等于,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請说明理由。
坐标系中的问题,要让学生能从每个点的坐标中看出辅助线。第(1)问,关键在于B点的坐标,可用等边△AOB的高得到B的横坐标,AO的一半为纵坐标,即得B(2,2),解题中也可用∠BOP的三角函数求B坐标。有了B点坐标,接下来的解析式就不在是问题了。第(2)问,DP长可由等边△APD得到,而D点坐标是本题的核心部分,是要教会学生思考的地方。解析思维的深入在高中数学中,初中教学要注意让学生从几何关系入手,会找辅助线,会用线段、旋转、对称、勾股、相似等关系。数学思维应建立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否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数学思考时间是培养学生数字“灵性”的关键。平时喜欢折纸的学生可能很快能感觉到P点可以有关y轴的对称点P′,再看到对称的五边形OBDAP′,就有能力想到我们应作的辅助线,这个五边形的对称轴了。作∠BAO平分线交x轴于E证明DB延长线过E点,或直接延长DB交x轴于E,证明AE平分∠BAO都可以解决问题。只要能得到辅助线AE,就可以进一步得到等量关系,DE=EP′=DE+OP=,即可借60°的∠DEX得出D点坐标。通常我们把这一问的解法归纳成设表列,把OP长看为设,则DE长、D点坐标都可表示为与OP相关的式子。学生学会了这种思维方式,就不是在学习某道题,而是在学一类题的解法。第(3)问,需要学生动点思维和分类讨论思想了,要让学生学会辨证看待问题。在本题中,借用第二问的D点坐标到是可以很快得出结论,但数学思想的建立,要比单纯解出某题更为重要。
2.二次函数为主体的综合思维
需要学生把握二次函数对称轴、顶点坐标在解题中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学会用坐标线分割图形,或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3.与圆相关的综合性思维
圆的问题,需要学生对图形进行感知,需要几何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通常在圆相关的问题上让人感到难以打开思路,一旦思维打开就感觉简单多了。
三、明确重点,把握考试技巧,以获取最大胜利
1.把握好解题顺序
要让学生学会取舍,在考试中先完成容易做出来的题目,在时间不足时有选择性的取舍。要让学生在平常模拟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把握顺序。应鼓励学生基础题不丢分,中等题得满分,压轴题尽量多拿分。
2.养成良好心态
最后冲刺阶段,许多学生会烦躁不安、无心复习。这不是简单地认识或理解问题。学习,尤其是中考前的复习,适度紧张完全有必要,但要避免疲劳战。教师要帮助学生结合个人特点合理安排进度和时间,以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振宣.中考数学考点解密[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8-02.
[2]曾大洋,张白翎.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03.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