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升级教育理念,实现塑造学生良好品格的目的。随着初中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历史在初中教育当中占据的比重逐步增加。通过学习初中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中华以及世界历史文明,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可塑造自己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基本概述
1.教育认识存在偏差
初中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考查学生对各学科的掌握情况,中考将历史也纳入必考范围之内。初中历史课程根据民族发展、道德伦理等方面要求,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文化的精要都放入了教材当中。不过,由于升学和分数的压力,诸多教师都忽视了初中历史教育最本质的要求,在教学当中愈加重视分数和知识点的灌输。这种偏差的教学认识导致初中历史课堂死气沉沉,教师重视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背诵掌握,学生对历史也失去了探究的好奇心。这样的教学难以实现初中历史课程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2.教师缺少人文精神素养
当前学业竞争日益激烈,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教学压力,甚至在某些学校当中,分数和升学率成为衡量教师能力的唯一標准。初中历史教师也是普通人,也需要在竞争当中站住脚跟。因此,一些初中历史教师将精力集中在如何提高学生分数,如何提升升学率等功利性问题上,却忽视了自身文化素养、精神品格的提升。历史这一学科有着太多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可以挖掘,教师若缺少对学科内容的关注,必然难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同时教师个人的人文精神素养也难以提高。
3.教学内容匮乏
如前文所述,初中历史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分数,在课堂教学当中将大量时间放在学生背诵知识点上。这就直接导致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及调动学生好奇心。这样一来,学生对历史学科丧失兴趣,自然就不能做到自主学习,难以在初中历史的学习过程当中获得人文精神的提升,仅仅是死读书。
二、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建议
1.转变观念,重视人文教育
初中历史教师是初中历史教育最前沿的践行者,要实现初中历史教学当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就必须转变传统教育理念,贯彻教育改革的要求。当然,教师队伍的管理者是各所学校领导,作为学校领导更应该以身作则。不论是教育理念的塑造还是直接教学,都应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展示人文精神,不应仅仅重视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还应该丰富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在教授唐代历史时,仅仅局限在课本知识点的背诵上,学生显然难以对大唐盛世产生认同感。通过组织与唐代历史相关的教学文化活动,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收集唐代诗歌,并分析为什么唐代会产生大量高水平的诗歌。学生逐步发现唐诗背后是大唐繁荣的社会背景,在国泰民安的环境下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所以促使诗歌的产生。历史资料的收集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必然会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理解,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都将得到拓展,而且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将文学和历史进行了跨学科合作。可以说,深入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对于当今的初中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2.丰富教学内容
初中历史教师的授课不能仅仅是知识点的灌输,授课之前要认真备课,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体会教材所传达的人文思想。初中历史教师通过充分准备后,将教学内容进行呈现,在课堂当中除了知识点的讲授之外,还有人文思想的传输。挖掘知识重点背后的人文思想,增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在中国近代史的讲授当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重要事件和相关人物,还应该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设立教学情境,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那段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初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增加更多的互动活动,在授课之前要求学生提前搜集历史资料,加深对于历史背景的认知程度,在课上鼓励学生上台进行资料分享,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在丰富的教学内容当中,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3.丰富教学方法
传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下,教师一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对于学生来说,不论是课本内容还是教师的讲授内容都太遥远了。教师在传统教学方式下要加入更多的教学方式和技术应用手段。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当前初中必备的教学工具。例如在宋代历史的讲授当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动态的《清明上河图》视频,将学生直接带入曾经繁荣富庶的宋代,直接来一次“梦回大宋”的穿越之旅,学生成为时光观光客,而教师成为导游,一起进行穿越之旅。
当前时代下,初中生面对这大量信息,戏说历史、不良思想都对初中生的思想成长产生恶劣影响。不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但会使学生对历史学习没有兴趣,甚至会让学生难以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因此说,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仅是历史教学需求,更是育人需求。
参考文献:
[1]徐赐成.中学生历史意识建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2]姚骅群.初中历史教学与乡土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18.
[3]戴露.构建和谐社会打造人文课堂[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14):63-64.
[4]高久红.基于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历史人物价值引领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李俊松,1988年8月出生,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珠海市第九中学历史教师,历史学学士,中学二级,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