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

2019-04-19 01:26王幸运杨雯倩陈若冰
神州·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

王幸运 杨雯倩 陈若冰

摘要:开展思政教育,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培养大量人才,促进社会与个体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从思政教育主要特点出发,对思政教育内在规律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

关键词:内在规律;主要特点;思政教育

引言: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社会群体或者社会采用特定道德规范、政治观点、思想观念,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其他成员,使之具备社会需要的特定思想品质的一种实践活动,在我国文学中属于需要终身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因此,研究思政教育主要特点与内在规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思政教育主要特点

(一)党性知识与政治色彩

思想政治科目是每名学生都会经历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教材编排、教学内容难度是由浅到深的。整体来看,思政教育所具备的政治色彩十分浓厚,在编排教材的过程中,教材始终强调共产党领导的重要地位,并且一直在明显传播红色思想。从内容角度看,思政教育中包含经济和经济发展的内容,其主线是共产党每一代的主要领导人,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我国在领导人正确带领下经济取得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向学生展示党性的光辉一面。以此同时,教师教授的思政课程知识大部分都涉及到共产党。从这里我们能够发现,思政教育的特点中包括党性知识、政治色彩浓厚这一点。

(二)民主性

在思政教育中,民主性这一特点得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体现。中国思政教育始终紧跟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思政教材会按照具体国情适当更新与修改,一旦政治制度出现相应变革,教育部在印刷思政教材时就会将相应内容改为最新内容。我国在世界上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人大代表主要通过人民群众的选举和投票得出,这反映出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因此,政治制度变革体现于思政教育便是民主性。除此之外,中国始终遵循以人为本这一原则,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主性[1]。

(三)道德教育

思政教育的开课时间相对较早,一般从小学阶段便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思想道德科目是学生最早接触的思政教育相关实体理论课程,此课程注重学生道德、思想二者间能动性的培养,其涉及思想面与道德面并不宽泛,不过依然给予学生较大的指引与帮助。例如,某学生曾经乘坐公交车不懂得让座,在接受思政教育后,每当乘坐公交车遇到老弱病残的人都会主动而积极的将座位让给他们,并且该学生平时生活、学习也显得更加懂礼貌、讲文明。由此我们能够发现,思想道德课程学到的内容在无形中约束了学生平时生活的各种行为,让学生能够在年纪很小的时候便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惯,这对培养学生道德意识极为重要。

(四)主动连接到生活

学生整个学习的生涯中,经常会遇到很多社会实践的内容,即便学生考入大学,依然会在新时代的响应下参与“三下乡”等不同社会实践,这便是思政教育主动连接到生活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纵观思政教育主要教学内容和方向,并没有被政治性、思想性教学的内容限制,能够融会和贯通人文、经济等不同领域的知识,让自身和社会、生活更为接近。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思政教育还具有主动连接到生活的特点。

二、思政教育内在规律

(一)与社会的发展相关

在人类历史中,社会发展、思政教育二者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若一个历史阶段内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生活水平都较高,那么思政教育也会到较高的水平,而且改善思政教育又反过来影响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两者彼此推动、相得益彰,能够共同得到良好的发展。若一个历史阶段内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生活水平较低,人们基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则精神生活便无从谈起,并且思政教育难以到达一个理想水平。

思政教育应积极跟随社会发展、符合时代潮流,实现和社会的相互促进。整体来看,何种生产力水平对应何种思政教育。不同历史时期存在的政治思想与文化潮流都会对思政教育当前、未来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与此同时,若思政教育不断进步,就能够在思想上推动社会生产进步,若思政教育相对落后,将会妨碍思政教育正常发展[2]。

(二)与个体的发展相关

思政教育与个体的发展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思政教育面向的是人这一个体,离开了个体的参与,那么思政教育便不存在受教者与发起人。客观来讲,思政教育是面向个体的教育,这两者缺一不可、息息相关。思政教育对人类社会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人类社会水平又制约着思政教育,这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通过大量实践最终检验和得到的一条规律。例如,在我国的唐朝,由于社会生产水平较高,百姓安居乐业,使得思政教育具有较高的水平,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而且,唐代人们的发展也不断完善着思政教育,提高了社会生产的水平,让唐朝走向了富强、繁荣的时期。

思想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接受者的资质也各不相同。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对于具体问题做到具体分析,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防止盲目性地教学,对于接受者的具体状况应全面、深入的考虑。如若不然,不但无法发挥促进个体发展的良好作用,还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个体发展。因此,施教者需要借助这一基本规律,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对接受者的潜质进行全面挖掘,帮助接受思政教育的人健康、全面地发展,从而让整个社会都能提高思政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研究思政教育主要特点与内在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人员应对思政教育党性知识与政治色彩、民主性、道德教育、主动连接到生活等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把握思政教育与社会发展、个体发展相关的内在规律,从而使当前思政教育的缺陷与不足得到弥补,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宋红娟,尹辉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常态之问题反思——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中教师态度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 (02):54-56.

[2]董天,李墨,李东静.大学生“三下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模式研究——以唐山学院暑期“三下乡”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 (03):128-129.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
移动互联网在青年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