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珺
摘 要:小班是幼儿参与集体生活的第一阶段,对于孩子、对于家长、对于带班老师而言,都是新的开端和挑战。因此,小班教师在家长工作中必须抓住关键点,把握“相近”的心理距离、抓住“随机”的普遍问题、担当“矛盾”的调解中心,让家长们放心、安心和暖心,让家长与教师共同承担幼儿的教育工作。
关键词:小班 家长工作 关键点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195-01
小班,是孩子进入幼儿园、参与集体生活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于这群刚满三岁的孩子而言,是他们第一次踏入小社会、进入集体之中,进行学习和生活体验的开篇;于家长而言,这一阶段更是学习放手、学习配合、学习让孩子独立的开端;于教师而言,更是不断反思、不断挑战的开始……下面,笔者对担任小班班主任工作一年来的家长工作情况进行整理和汇总:
1 把握“相近”的心理距离,让家长放心
1.1 细心做好家访工作
开学前半个月,我们要耐心、细致地进行小班新生家访工作,从电话通知孩子的录取情况到联系家长安排时间进行家访,与每个家长联系、从电话中与家长建立起第一次联系。随后的家访工作中,为了配合家长的时间,我们每天5点以后前往幼儿家庭进行家访。在接触中或拥抱孩子、或与孩子们握手,用行动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宝贝的接纳;在交流中或开开玩笑、或提出要求,用细致和踏实的态度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专业和随和。
通过风雨无阻的家访,家长们在开学前就对我们老师有了良好的印象。在随后的日常教育过程中,我们仍然根据对孩子的观察和了解,及时利用周末或工作日晚间走访幼儿家庭,进行学期中的家访工作。
1.2 坚持进行日常反馈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坚持及时反馈幼儿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情况,将每日反馈当做基本工作坚持完成。班级两位老师和一位保育员,互相分配好谈话和反馈重点:保育员主要将当日幼儿在午睡、进餐和盥洗中出现的情况与家长进行交流,上午班老师则将孩子在集体教学中的表现与家长进行沟通,下午班老师重点关注孩子与同伴相处及交往中的情况。从生活、学习和交往三方面全面地向家长反馈孩子的日常情况,确保了家长对孩子情况的全面认识和了解,也向家长展示了三位老师合为一体,共同关注幼儿的态度。
通过坚持以多种形式交流,家长们对老师的工作更清楚了、也更能体谅老师的不容易;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情况更了解了、也更加能用全面的眼光评价自己的孩子;对亲子关系的处理更有门道了、也更加愿意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教育……
2 抓住“随机”的普遍问题,让家长安心
2.1 重点关注开学初期
开学初,孩子们的情绪波动非常大,分离焦虑严重。时常在家长送来班级或下午来接时嚎啕大哭。为了让家长安心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让家长不为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而担忧,我们在开学的两个星期里每天利用晚上的时间与家长在QQ群中进行交流,分享和交流宝贝们一天的表现。先由老师讲一讲孩子们今天的总体表现,有哪些进步、学会了什么新本领,随后回答家长们的提问和忧虑,基本上每天都要到10点才结束交流。
此外,在班级工作中,我們发现孩子出现特殊行为习惯的,也会及时打电话与家长沟通,告诉家长我们的想法和建议,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支持。日复一日的交流中,家长也看到了老师的耐心,更加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
2.2 贴心对待典型情况
在相处和交流中,有的家长会主动向我们讲述自己发现的孩子某些特殊行为,而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也会及时反思和回顾班级幼儿的普遍情况,将家长反映的随机问题当做班级的普遍工作进行引导和宣传教育。学期中,个别男孩出现了玩弄生殖器的情况,这其实也是幼儿对性器敏感的主要表现,因此,我们就将这一个别家长随机发现的情况进行宣传和教育,先让家长了解这是孩子生长发育的正常阶段,随后引导家长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幼儿的这一行为,用合理的引导促进幼儿健康卫生的渡过这一阶段,通过将随机问题进行普遍化处理的方式,家长们对孩子有了更加正确和科学的认识,也更加愿意与老师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与分享了。
3 担当“矛盾”的调解中心,让家长暖心
3.1 积极应对突发状况
班级学生人数多,家长的年龄层次和教育水平也参差不齐。家长们对待孩子的教养方式和教育态度也各不相同。小班上学期中,我班出现了家长因孩子之间的矛盾而发生激烈争吵的突发事件。作为老师,我们也将家长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个分支,为此十分重视这样的突发事件。结合两位家长的矛盾冲突,我们从教师第三人的角度将孩子的情况进行剖析,请家长不要只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只听信自己孩子的讲述,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方式将幼儿行为和语言背后的原因在班级群里进行介绍,平息了家长之间的怒火。此外,也根据两位家长的不理性对待情况进行了教育和指正,让家长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进行了相互道歉和解。
由于我们面对的家长越来越年轻化,我们感到家长与其长辈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化。年轻的父母与年长的祖辈分别向老师抱怨的情况也比比皆是。作为孩子的老师,我们也在这方面针对幼儿的教育帮助家长们进行了协调,让家园教育目标一致、方法多样、效果叠加,也让家长们感到老师的温暖。
3.2 细致准备家园活动
结合幼儿园的传统,我们也开展了多次家园活动。为了使活动更加顺畅、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贴心,我们在准备中不马虎、讲计划,积极地做好协调工作。家园活动通知的发放环节,我们既通过幼儿园的纸质通知传递给家长,也利用家校通、网站及QQ群将消息提前告知家长,及时帮助家长协调人员及时间方面的矛盾。再如迎元旦活动的准备中,我们根据家长才艺报名的情况,按照幼儿名单为活动细致划分小组、精心协调“小评委”名单,细致落实到每家庭、每项目、每组别,让每个家庭都感到被重视、被尊重。
家长工作实际也是“人际关系处理工作”,把握住家长工作中的三个关键点,让家长在心理上理解老师、放心将孩子交给我们,让家长在教育中配合老师、安心与老师分享教育问题,让家长在行为上支持老师、为老师的付出和关注感到暖心,才能让我们的家长工作做得更加顺畅、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