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光
【设计背景】
传承和内化传统文化,已成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这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师者,就应该引领学生“到民间采风去”,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寻找民俗方面的写作素材。校本德育教材中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我将此纳入我的写作课的课程资源中。
【学情分析】
人教版八下第四单元是一个有关“民俗”的单元。学生对这个单元所涉及到的民俗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文章内容及中心的解读也很到位。唯一的遗憾是,他们觉得这些民间习俗离他们当下的生活较远。当问起参与过的民俗活动时,他们一脸茫然,更无法谈及这些民俗活动的意义。
【设计思路】
活动一:民俗知识发现之旅。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第四單元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中的民俗进行细致归类,并能简单阐明这些民间习俗所暗指的意义。此活动意在让学生对民俗的概念及种类有更具体直接的 认知。
教师将学生梳理的民俗活动分类汇总成学习资料一。学生圈画出自己参与过的民俗活动,并批注其指代的意义。此活动意在拉近学生与民俗的距离,激活学生认知潜在的写作素材。
活动二:民俗入文体验之旅。
教师将学生梳理的民俗活动的意义进行分类并汇总成学习资料二。学生浏览资料。此活动试图使学生对民俗意义的模糊认识变得清晰,零散的认识变得条分缕析,浅显的认识变得深刻。教师课堂的引领作用也体现于此。
教师将民俗入文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做成思维导图供学生参考。学生将与教师不谋而合之处或教师想法对其有启发之处,批注到刚刚修改的选材和中心处。教师课堂引领的作用再一次体现,但这种引领不是强硬的讲授,而是引导学生去发掘。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全班共改两个片段,一个片段需在民俗活动的细节描写上下功夫,另一个片段需在民俗活动的意义挖掘上下功夫。这是课堂上的第二次写作实践,这次通过修改片段作文让学生明确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用到的方法有:读书归纳法和圈点勾画法,拉近了学生和民俗活动的距离,完成了一次民俗知识的采风活动;资料归类汇总法和作文自改法,使学生的作文有了与民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思维导图解析法和习作修改法,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民俗入文的写作过程及注意事项。至此完成从采风到写作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解题式导入
采风是指对民间风俗的采集。清代俞蛟《潮嘉风月》中“采风问俗,纪载宜详;品翠题红,篇章争丽”可见采风对写作的重要性。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开启一次民俗采风之旅。
二、展示学习目标
1.能条理清晰地梳理出搜集到的民间习俗,并能说出传承这些习俗的意义。
2.能用自己参与过的民俗及发现的意义修改作文,使得作文新颖又有文化内涵。
3.能正确认识传统习俗的利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板书关键词:“新颖”“有文化”)
三、活动一:民俗知识发现之旅
首先欣赏各小组课前梳理的民俗知识及意义。要求内容正确、充实、具体,汇报手段新颖、独特。
第一组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汇报了第四单元所涉及的民俗知识及意义。第二组以PPT形式汇报了两个传统节日——春节和重阳节的民俗知识及意义,而且还介绍了大连地区这两个节日所特有的民俗活动。第三组以动画形式汇报了民间游艺活动,其中重点介绍了辽南地区特色活动及小组成员参与过的民俗游艺活动。第四组以微课的形式展示了全国各地民俗活动及意义。
接着请同学们浏览并勾选出学习资料一中自己参与过的民俗活动及感受到的意义。
四、活动二:民俗入文体验之旅
首先,利用活动一所学,完成对以往作文选材和主旨的修改,改后力图做到新颖且有文化内涵。其中,修改前的选材主旨和教师建议已经在课前完成,上课时教师进行了讲解。
接着学生浏览教师所做的思维导图,将你刚刚所用的或对思维有所启发的方法批注到你修改的素材旁边。
最后提升训练:运用民俗知识及代表意义任选其中一个作文片段进行修改。每小组上传并展示一个修改后的优秀作品。
爷爷铺纸研磨,他手握饱吸墨汁的狼毫,悬于半空,迟迟不落笔。忽地,他手腕一抖,一大滴墨旋即在白色的宣纸上晕染开来。我惊呼:“完了!”爷爷却笑了:“真的完了吗?”便在素宣上勾勒开来。他手臂如旋风般舞动,我看到一株墨竹破土而出,也听到了竹子拔节的声音。画毕,墨竹傲然挺立。
五、学习活动小结
请用一句话说说本课在作文选材方面给了你什么启示。学生回答:民俗入文为写作开启了新的素材资源库。中华文化是我们创作的强大支持。民俗意义挖掘的过程也是对生活深入理解的过程。希望这一次写作指导课之后,学生写作能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豁然开朗之 景象。
【所思所得】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关注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惑;语文课的学习资源时时在,处处都有,教师要关注到身边可借鉴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包容学生的茫然和错误。同时教师要有课程整合能力,能将繁多的资源清晰有效地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中呈现出来,让课堂精彩纷呈。
民间采风活动是打开快乐作文的通道。民间采风最重要的就是能较好地解决作文教学中“写什么”“为什么写”这两个“瓶颈”问题,为学生构建了一个鲜活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参与其中,感受其中,乐在其中。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中学;1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