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君 魏兆锋
摘 要 在我国的课堂上,尤其是在中小学的课堂上,拖堂现象可谓普遍存在,它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的教学质量、师生关系及教师之间的关系。导致教師拖堂的原因主要有:国家关于拖堂问题的相关政策与规范未能得到有效落实;部分学校领导不重视;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为了杜绝拖堂现象的发生,我们应从国家、学校、教师三方面着手:国家应使与拖堂有关的政策与规范得到切实执行;学校应针对教师拖堂问题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教师应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教师 拖堂现象 以人为本 教学理念
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明确指出:任课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切实做到不拖堂。”班主任则应该“督促任课教师按时下课,做到不拖堂或利用各种方式变相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而教学管理部门则应该“督促任课教师按时下课,做到不拖堂”[1]。虽然这项政策距离颁布已经过去了十年时间,但在许多学校里,它实际上并未得到切实执行,以致于拖堂现象至今仍然时有发生。本文以叙事方式揭示出中国课堂当中普遍存在的拖堂现象,在此基础上对中小学教师拖堂的原因作出分析,指出其危害,并提出克服教师拖堂的相关对策。
张老师可谓是笔者求学生涯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位老师。他从教以来获奖无数,所教班级数学成绩每每名列前茅。与其教学成绩同样令人记忆深刻的就是张老师的拖堂,张老师拖堂从来不需要理由。由于数学课通常被安排在上午第二节,每次20分钟的大课间因此几乎都与同学们无缘。上厕所的同学只能赶在下节课老师进门之前,争分夺秒地跑出教室,然后再在上课铃声响起前的几秒中气喘吁吁地赶回来。同学们经常私下里“夸奖”张老师,说他是个认真负责的好老师,每次总能在下节课上课铃声快要响起前“准时”下课,而每次当他走到教室门口时,似乎总会习惯性地向迎面而来的老师报以“歉意”的微笑。
拖堂行为不仅仅存在于以前,同样的事情至今还在延续。笔者在2017年暑假期间与补习功课的学生们闲聊时,一位学生的话引起了我极大的关注。他说:“李老师,要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也能像您一样不拖堂就好了。”这是因为他的语文老师总喜欢拖堂,占用他们的课余时间。他也因此特别不喜欢该语文老师,一上他的课就头疼,并逐渐对语文产生了厌学情绪。其他同学也就此打开了话匣子。另一位同学说:“我家离学校比较远,妈妈为了让我能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每天都会让我把早餐带到学校吃。可是,自从换了新老师之后,我的早餐就变成了午餐。”第三位同学在旁边接着说:“这样看来,我还算比较幸福的,我们的班主任就是比较爱唠叨,下午放学总要比别的班晚几分钟,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回家不能准时看动画片了。”通过这些纯朴的话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普遍对拖堂感到厌烦,却又无可奈何。客观地说,拖堂现象可谓普遍存在。
所谓拖堂,简言之,即教师占据学生课间休息时间用来上课的行为。拖堂表面上看似增加了授课时间,但是,其危害却涉及诸多方面。
1.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科学研究显示,人类颈部疲劳极限为45分钟。因此,人在持续坐立45分钟后,都应该站起来活动一番。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们来说,这样做尤为重要。课间到室外活动,对预防脊柱弯曲、眼睛近视大有益处。医学专家也曾明确指出:“几十个学生挤在一间教室里上课,40分钟的课,室温升高,教室的空气已经相当混浊,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和尘埃增加,容易造成学生脑细胞功能下降,脑神经处于抑制状态,学生会感觉头昏脑涨。”[2]因此,课间十分钟休息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不仅不能占用,相反,还应该督促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进行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再者,学生休息时间如果被教师占用,这样做势必会打乱学生自己的计划,致使其想做的事情无法完成,这必然会造成他们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如果教师经常拖堂,必定会激起大部分学生的不满情绪,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所以,无论从学生的生理还是心理上说,拖堂都无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影响教学质量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0到30分钟。因此,多数学生的注意力会在下课前就发生转移,尤其是在课程进行了30分钟之后。此时如果听到下课铃声响起,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种放松感,听课的注意力更难集中。加之外面喧哗的声音,学生自然更无心听讲。教师此时讲得再多,学生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仅致使其学习效率大大降低,严重的还会激起学生的厌学情绪。研究显示,课间休息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度,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减少上一节课给学生在认知上留下的种种干扰,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3]。由于拖堂占用了学生正常的休息时间,致使学生在没有得到充分休息的情况下直接开始下一堂课的学习,其后续学习质量必然受到影响。
3.影响师生关系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学生,普遍具有较为强烈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此情况下,任何侵犯他们权益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冲突的发生。关于拖堂,在有些教师眼中不过是平常小事,但在很多学生心中却是教师不民主、忽视学生主体性、无视学生自由与权利的表现。如果教师经常拖堂,必然会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高大形象的倒塌,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不满甚至怨恨情绪,从而引发师生间的矛盾,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
4.影响教师之间的关系
如前所述,拖堂必然会影响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准备,影响下一节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如果教师已经养成了拖堂的习惯,这一情况很可能引起下一节课教师的不满,导致教师间关系紧张,甚至会为争取仅有的课间十分钟而闹得不可开交。这种情况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必然进一步削弱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团结。
了解拖堂产生的原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最终杜绝这种不良行为的发生。拖堂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相关政策与規范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2015年4月,德国卡尔斯特的一名六年级学生曾因教师拖堂,将50岁的音乐教师告上了法庭。2016年8月底,德国诺意斯地方法院对这一学生状告老师“限制人身自由”的案件做出判决,认定教师存在过失。该教师因此将不得不接受继续教育,否则将被处以1000欧元的罚款[4]。而就我们国家来说,《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这一文件当中直接提及教师应该按时上下课,不拖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法律和规范当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拖堂问题,但实际上都提到了教师应该关爱学生,因为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乃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要关爱学生自然就不应该拖堂。但是,与德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上述这些政策与规范在我国实际上一直都没能得到有效落实,致使学生的相应权利无法得到切实保障。
2.部分学校领导不重视
如果学校领导对拖堂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甚至认为拖堂是教师认真负责的表现,在此情况下,学校自然不会将教师拖堂问题列入教学评价的范围。为什么学校能够严格要求学生必须“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而对于教师“按时下课”这样的要求,在有些学校却不能被严格贯彻执行呢?为什么在养成时间观念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将教师和学生分开,并区别对待呢?在教师不守时的榜样影响下,学生仅凭教师的口头说教就能养成守时观念吗?归根结底,这是部分学校领导对教师拖堂行为不重视。不重视这一行为,某种程度上也就等于纵容了这一行为。
3.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引起拖堂的教师自身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理念与教学能力两个方面。就教学理念来说,在“分数才是硬道理”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很多教师为了使学生高效率地获取知识,很自然地以为自己就是知识的中心、教学的中心,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学生只能唯师是从。受此观念影响,拖堂自然成了家常便饭,似乎完成教学任务比学生的健康更重要,拖堂才能够体现自己的认真负责。
而就教学水平来说,首先,部分教师平时做事拖拉,行动缓慢,这些习惯势必会在课堂当中表现出来。其次,如果教师对教材钻研不深入,就无法将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一情况必然会影响教学进度。再次,还有的教师预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太多且不知变通,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内容,教师将不得不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最后,教师如果缺乏教学机智,遇到课堂突发事件必将难以应对,从而导致拖堂现象的发生。
针对上述拖堂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并逐渐杜绝拖堂现象的发生。
1.落实与拖堂有关的政策与规范
不论是为了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权利,还是为了建立合理的教学秩序,或是为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和谐的教师之间的关系,国家制定的与教师拖堂有关的政策与规范都应该得到切实落实和有效执行。为达此目的,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设立监督机构,并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等联系方式,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就教师拖堂情况展开督查,并在督查之后对拖堂教师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当然,处罚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这一措施来为教师的行为设立一些底线,以捍卫学生应有的权利。
2.学校应针对教师拖堂问题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为了杜绝拖堂现象的发生,学校应制定一套针对教师拖堂问题的有效管理措施。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要求教师准时下课,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把铃声当做命令,铃声响起,准时下课。第二,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由专人负责,不定时巡视课堂,抽查下课情况,严格记录每周检查情况。第三,在每学期的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当中,将记录的检查情况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第四,学生也可以参与到监管的行列当中来,因为教师喜不喜欢拖堂,最清楚的莫过于学生。
3.教师应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就教学理念来说,教师应把以人为本的观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教师应在下课铃声响起时,马上停止所讲内容;即使没有讲完,也可以留到课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思考。这样,教师才能形成强烈的时间意识,把课间休息权还给学生。切勿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程序的完整与教学形式的完美而置学生的健康及权益于不顾。须知,教师固然有追求完美教学的权利,但学生更有完美成长的权利。
而就提高教学水平来说,教师需要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只有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计划,才会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才不会为了弥补课堂时间的不足而拖堂;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精炼,要反复推敲不断提炼,切勿絮絮叨叨,重复繁琐;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这样才能灵活应对课堂的突发状况,理性地找到解决的办法。
综上可知,拖堂不仅违背了教育教学的规律,更是对学生的不尊重。而要彻底根除拖堂现象,则需要国家、学校、教师三方共同努力。愿所有的教师都能尊重学生的自由时间,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时间意识,养成不拖堂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EB/OL].http://www.gov.cn/fwxx/wy/2008-09/05/content_1088072_2.htm,2008-9-5.
[3] 马秀萍.对教师“拖堂”的理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3(12).
[4] 让快乐飞一会[EB/OL].http://blog.sina.com.cn/wdbb0115124224,2011-10-15.
[5] 德国教师被学生告上法庭只因其拖堂[EB/OL].http://lx.huanqiu.com/lxnews/2016-09/9436519.html,2016-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