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重置的教与学:对于自主性学习的社会学思考

2019-04-18 10:47刘竞飞刘旸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互联网主体

刘竞飞 刘旸

摘   要 自主性学习理论的提出让教学双方的权力关系得到了重构,也为二者突破学校场域的限制,向着具有多重身份的社会性主体蜕变奠定了基础。而与此同时,现代商品经济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深刻改变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外部环境,教与学的双方都被置入一种新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当中。教育服务的社会化和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再生产必然引发不同地域、不同层级教育群体间的社会性冲突。协调不同地区与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冲突,控制社会竞争的烈度与规模,在尊重相关群体现实利益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前瞻性的教育制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自主性学习  主体  互联网+

自主性学习理论的提出,具有技术论和社会学上的双重意义。在技术的层面上,它带来了一系列诸如研究型教学、探究型教学、合作型教学之类的新的教学方法,而在社會学的层面上,它则是改写了千百年来既已存在的教与学的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无论这种教学关系是存在于古典式的书院之中,还是存在于近现代式的学校之内,其核心都是教师,而推动教学活动展开的最主要动力也还是教师的社会性地位及威权。自主学习理论的引入,至少在理论的层面上,引发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不仅重构了教学活动中教、学双方的权力关系,同时也为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动力系统。在这里,独立的学习主体的持续性需求成为推动教育活动不断开展的动力,而学习活动也不再局限在教室、班级、学校这些传统的教学场域之中。学习活动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场域”化,而学习资源的提供者也变得越来越社会化。学校的围墙已不再是具有局限意义的边界,而学习活动本身则成为了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可以说,整个教育教学活动都已经被重置到了一种与以往大不相同的社会背景关系之中。

一、“自主性学习”的规模性假设及其理论的现实图景

“自主性学习”之所以能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一方面跟其传入的时代背景有关——当此理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传入之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深入之际。自主性学习理论突出了学习者独立的主体意识,对陈旧的教育体制构成了新的挑战,因此它很容易成为一场不断深化的思想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而另一方面,伴随着竞争机制的引入,自主性学习也具有了其更实际的工具论上的意义。知识爆炸,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这使得职业上的终身制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不断地自我更新,不断地自我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体维持自身生存的必要手段。持续性的生存压力必然导致学习的终身化。从长远的宏观上来说,这必将导致一个“学习型”社会的产生,而从微观上论,这种压力也必将导致学校教育的重心由知识型教学向能力型教学转移。能力型教学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在学校之外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种对于校外能力的培养反过来又必然促使教育活动进一步突破学校既有场域的限制。换言之,一种“社会化”的教育形式的产生已经不可避免。

尽管“自主性学习”可能导致的社会性后果昭然若揭,但吊诡的是,当前的研究者却很少从宏观的社会性角度去对其进行思考。当前关于“自主性学习”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对于教学主体的研究

如刘贵军《自主学习理论下的教学主体相互关系的研究》[1]、黄明达《试论自主学习中的师生主体性促进》[2]等文。这些研究对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关系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而构成其思想基础的主要是西方的人本主义哲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些研究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西方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一个变型和延伸。

2.对相关教学方法的探讨

如孟庆男《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3]、徐蕾《基于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生态性”教学策略探究》[4]等文。由于此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相关,故成果较多。

3.对相关资源建设的探讨

如刘文瑞《中学历史教学网络资源的建设现状与分析》[5]、赵春燕《混合学习模式下的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研究》[6]等文。此种研究因与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故比上两种研究更能体现出时代的特色,也更能彰显出未来教育的社会化趋势。

4.对相关评价标准的研究

如胡杰辉《外语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基于二维模型的量表设计》[7]、李炉淋《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课堂自主性学习的学生评价》[8]等文。这些成果关系到自主性学习的制度实现,标志着自主性学习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研究,比如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等等。与前几类研究相比,此类研究在数量上相对较少,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基本上反映出了当前自主性学习研究的理论图景。成果虽多,但其局限亦十分明显。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其基本上仍是围绕着教与学展开,而很少考虑自主性学习规模化展开后所可能产生的宏观后果。这表明,目前的自主性学习理论虽然有所拓展,但仍然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而这种由课堂教学所延伸出的理论和当前教育活动的社会化发展之间必然存在着诸多的龃龉。

二、资源化的互联网及其带来的现实挑战

当前教育理论的研究者缺少对宏观问题的研究热情,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和其身份有关:这些研究者通常是一些体制内的从事具体教育活动的工作者,而不是顶层制度的设计者。因此其理论思考往往只是从自己的工作实践出发,最终又归结于自己的工作实践。其所思考的问题往往受到其所从事的具体学科的限制,因而缺少那种跨行业、跨学科的包容性。其所栖身的“体制”多多少少为其提供了某种“保护”,这至少在表面上降低了实施理论变革或是实践变革的紧迫性。但实际上,来自于现实的挑战已经真正地展开。

这种挑战以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为引领。对于古典时期的大多数技术来说,其作用都不过是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便捷,但互联网却真正拥有了重组人类社会的能力。“它的存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结构。”[9]今日的互联网,其功能早已不再限于简单的传递信息。从互联网到互联网+,互联网已经变得几乎无所不能,几乎每个行业都在以互联网为基础重构其全部或部分功能,而这无疑促进了互联网的进一步资源化。一个资源化的互联网将有更多的机会渗透到社会生活中那些曾经被忽视的角落。

对于教育行业而言,互联网带来的第一个影响便是促进了教学双方相对于传统的“脱域”。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的双方通常都受到“学校”这一固有场域限制。但互联网的出现却创造出了一个新的随时可以从这一场域中游离出来的“加括号”的主体[10]。主体从肉体的直接性中解脱出来,对于教学活动来说,其意义是双重的。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这意味着教学的双方都可以从具体场域(主要是课堂和学校)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去更自由地获取知识或是其他利益。而就消极的方面而言,这又会导致一系列新的社会性问题。互联网的“脱域”效应使得既往那些根据“肉身的直接性”而设立的法律法规开始逐渐失去其效力,也为一个难受监管的地下社会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现实中,教育监管部门可以颁布禁令,禁止教师进行补课,但在网络的世界里,教育部门却很难阻止教师们以匿名的身份出现在某个教学平台上。在现实中,教学管理部门可以指定某类学校使用某种指定的教材,开设某类必修的课程,但在网络的世界中,却无法阻止学生以消费者的身份去从购买其他替代性的知识产品。互联网提高了获取知识的便捷性,降低了获取知识的成本,因此成为了学习者们最主要的资源供应者。伴随着自主性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不断提高。这种强劲的个性化的需求,逐渐催生出了一个庞大的服务性市场。在互联网的整合之下,这个市场变得异常强大,其强大的资源供应能力,即使是最强势的学校也无法与之相比。学习者和教育提供者通过互联网进行再组合,这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遭到了极大的挑战,而随之而来的便是传统教育管理部门的失权。

推行自主性学习本身就需要教育部门在某种程度上放弃其权力。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原初的语境下,这种“放权”其实是有前提的,即这种放权必须是局限在教与学的传统二元框架之中。在这种框架之下,即使是产生了一些问题,矛盾也主要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事情总体上仍是可控的。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不断资源化,新的挑战者不断涌现,教育部门越来越失去了对全局的掌控力。教育部门有政府的财政资助,但互联网可以通过民间机构进行融资;教育部门可以为优秀教师颁发奖状,但互联网可以同样使教师“明星化”,并使其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由于有政策和体制的保护,互联网尚无法深入义务教育和学历教育的领域,但除此之外,学校教育其他部分几乎均有了相应的替代品。教育部门可以对既有的教育系统实施监控,但其却无法对互联网的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为按照既有的权力划分,其并不在教育部门的管控之下。这对于教育管理部门来说,或许是一个最大的尴尬。

社会变革、时代发展,旧的权力制度总需重整。但这种重整并非总是没有代价。按照博弈论的观点,一种权力制度往往是不同群体斗争和妥协的结果,因此它常常具有稳定社会的功能。但如今,这种稳定的结构关系却被互联网打破了。互联网上的知识资源可以无差别地在各个地域内快速传播,在某些颇具理想主义色彩的著作里,这曾被认为是一种实现教育公平的手段。但事实上,在这种设想中的公平还远未到来之前,互联网就已经给那些从事传统教育的教学工作者们带来了一场真正的危机。通过互联网,一个“加括号”的“学习资源消费者”或是“学习资源生产者”可以出现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这就使得一种跨场域的教育竞争变为了可能。发达地区的强势学校不必进行现实中的“攻城略地”,便可以将其影响扩散到欠发达地区,而倘若不被限制,任何地方的学生显然都更愿意去听那些名校名师的课程——自主性的学习赋予了学习者选择权,而这种选择通过互联网的放大,反而进一步凸显了强势学校、强势教师的既有优势。如果这种竞争得不到控制,其必将逐渐演变为不同地域、不同层级的教育群体间或直接或间接的冲突。

三、基于社会学的分析

一旦冲突上升到群体层面,它就会演变成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而解决宏观性的问题仍须依靠上层的制度设计。为保证制度设计的宏观性和前瞻性,即使仅就自主性学习这一具体而微的问题而论,这种设计亦应考虑到如下几个问题。

1.自主性学习在规模化之后所可能引起的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社会文化乃至社会情绪的变化

传统教育对个体性通常是抱压抑的态度。但自主性学习的开展无疑将使这种个体性得到释放。这种游散的个体性,在互联网的组织和联合之下很容易形成规模性的效应。与此类似的,还有学校中的教师、教育机构的投资者,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的提供者等等。商品经济与现代科技的发展为这些教学相关主体的重新组合创造了条件,而一旦其组织达到一定规模,就必然要求获得相应的权力或利益。对于这种群体性关系进行重新组织和协调显然需要一种更为宏观性的眼光。

2.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再生产

一旦将教育产业化,它就和其他资源一样,面临着一个再生产的问题。如果劳动者(教师)得不到合理的薪酬,他们就不会心甘情愿地推动教育的发展。而如果投資者得不到利润,教育资源的再生产同样就难以继续。原初依靠标榜免费来吸引学生的MOCC,因为财政危机而难以为继,就是一例。同时,教育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健康的、发育良好的市场,法律的保护、政策的引导对其仍是必需。现今对于自主性学习的研究仍然多集中在对其实现方式的探讨上,这在根本上仍是一种教育本位的思考。对教育产业的发展而言,它更需要的其实是一种“全链条”式的评估。

3.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的社会化拓展

教育的社会化发展,必然带来管理与评价体系方面的社会化发展。对于传统的学校内教学,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评价体系上,都已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制度。但对于教育的“社会化”部分却没有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社会上的教育机构所实行的教育是否有效?倘若无效,又该如何处理?其教育内容,是否亦应遵循统一的规范?诸如此类的问题尚未有权威部门给出权威的答案。当今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大多是学校内的教师,其受到既有身份的限制,即使这些研究者可以设计出一种新的评价体系,也难以将其推及到社会性的教育机构。因此,一种具有普适性的评价标准的建立仍然有赖于社会威权部门的推动。新兴的教育产业往往和其他产业相结合,因此具有跨行业的特点。在新的权力体制里,教育部门应当按照产业实际,重新获得赋权。

4.对于教、学主体及相关群体的精细考量

相对以上的宏观问题,这是一个相对微观的问题。所谓“精细考量”并不仅仅指经济上的精打细算,更是指对这些群体的精细社会学划分。在现今的教学理论中也存在着“分层次教学”这样的说法。但这种分层通常是指一种“智力分层”,而非是一种“社会分层”。教、学主体所处的社会层级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更重要的是这种社会层级会影响到政治与经济权力的制度性分配。某一主体可以通过个体的形式获得其经济利益,但若想获得制度上的权力,他就必须和其他主体形成群体性组织。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的群体往往会通过制定制度确保其既得利益,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群体同样也希望制定制度保障其安全。即使只就教育而论,其亦如此。在教育系统内部,还存在着种种不同的差别性群体,比如重点学校师生与非重点学校师生、发达地区师生与欠发达地区师生、精英管理者与普通教师等等。如果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到这些群体的不同利益要求,制定出的政策可能就会演变成一种和谐有效的社会契约,为相关成员所共同遵守;但如果在制定政策时缺乏对某一群体的考察、伤害了某一群体的利益,就可能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性冲突。处在不利地位的师生,为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很可能会绕过体制的监管去寻求所谓的“体制外”发展,近年频发的高考舞弊案便是一个例子。社会层级及群体性行为是社会学经常关注的内容,但在教育系统内却很少有人对其进行研究。这对于教育政策制定而言,是一个应该及时排除的隐患。

在自主性学习的现有理论和其宏观发展趋势之间,仍然存在着一道鸿沟。仅从“教育”的单一视角出发,并不能解决其中的矛盾。相对于传统的教育,今天的学校教育面临着更多的竞争者,而这种竞争已经超出了单一的教育管理部门的控制范围。为了避免过度竞争所带来的危害,教育部门亟需联合其他相关部门,设计出一种新的具有前瞻性的管理制度。这其中既涉及政府中各行业管理部门的权力重组,也涉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更涉及对社会不同群体的权利再分配。任务虽重,但它却是当前教育改革工作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刘贵军.自主学习理论下的教学主体相互关系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2] 黄明达.试论自主学习中的师生主体性促进[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09).

[3] 孟庆男.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6(02).

[4] 徐蕾.基于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生态性”教学策略探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4).

[5] 劉文瑞.中学历史教学网络资源的建设现状与分析[D].开封:河南大学,2015.

[6] 赵春燕.混合学习模式下的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7.

[7] 胡杰辉.外语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基于二维模型的量表设计[J].外语界,2011(08).

[8] 李炉淋.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课堂自主性学习的学生评价[J].中学生物教学,2016(07).

[9] 吉登斯.失控的世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0] 福柯.另类空间[J].王喆,译.世界哲学,2006(06).

猜你喜欢
自主性学习互联网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数据库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体育健美操教学中自主性学习方法探析
自主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与运用研究
剖析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方式的措施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