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玲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广东罗定 527200)
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转变,以往高剖宫产率带来的风险日益凸显,不仅影响再次生育,而且对母婴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尽管自由体位分娩的优点已为众多学者所认可,然而在实施结果方面仍存在一定争议,有必要做进一步研究[1]。因此,罗定市妇幼保健院于2016年6月起开展了自由体位促进自然分娩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按床号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320例采用自由体位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组,为了对比另选择同期采用传统卧位分娩的20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符合以下标准:单胎头位;足月妊娠;骨盆正常;无阴道分娩禁忌证;无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及其他高危因素;语言沟通能力正常;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年龄介于20岁-35岁,平均(27.16±4.39)岁;孕周37周-41周,平均(39.26±1.20)周。对照组年龄介于21岁-35岁,平均(27.84±4.33)周;孕周37周-41周,平均(39.14±1.10)周。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满足可比性要求。参与本研究前,两组助产士均接受了为期1个月的自由体位分娩的技术培训。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平卧位或侧卧体位待产,当宫口全开、胎头披露后,在产床上采用膀胱截石位接生。
1.2.2 研究组 在产妇处于潜伏期时,由专业助产士指导其在病区进行自由活动、上下楼梯等。当产妇进入活跃期后,则指导其在待产室选择各种舒适体位待产,主要包括:①行走,下床在待产室内走动;②站立,站在床尾并双手扶住床尾,臀部左右摇摆;③坐,选择手扶靠背椅坐、低坐在坐塌软垫上面、骑坐在分娩球上背靠座椅、扶住座椅两侧坐、坐在坐便架上等坐姿;④跪,产妇双脚分开跪在矮床软垫上;⑤蹲,产妇双手扶床沿或扶椅上,双脚分开蹲在地上;⑥卧位,采用半卧或侧卧方式。宫口全开后进入产房,仍采用坐、立、蹲、趴、侧卧等自由体位。胎头披露后,助产士协助产妇回到产床上,并以半卧位或侧卧位分娩,同时指导产妇屏气用力至胎儿娩出。
1.3 观察指标 ①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和转剖宫产方式。②产程时间,包括第1、2、3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③产妇生殖道损伤情况,包括会阴侧切、会阴III度裂伤、宫颈裂伤和产后出血。④新生儿Apgar评分,4分以下为重度窒息,4分-7分为轻度窒息。⑤VRS-4评分,0分为无痛,1分-4分为轻度痛,5分-6分为中度痛,7分-10分为重度痛。⑥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由产妇根据分娩方式、产痛、产后恢复等情况进行评价,总分为10分,7分以上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n(%)]
表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Mean±SD,min)
表3 两组产妇生殖道损伤情况比较[n(%)]
表4 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n(%)]
表5 两组产妇舒适度与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除第3产程以外,研究组在第1、2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方面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生殖道损伤情况比较 研究组会阴侧切率、会阴III度裂伤率、宫颈裂伤率、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 研究组Apgar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舒适度与满意度情况比较 研究组VRS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实施自由体位体现了对产妇自主选择权的尊重,是人性化操作过程[2]。因为分娩是产力、产道、胎儿几种因素相互作用、协调的结果,常规卧位并非最佳体位,只是方便产科医护人员做阴道、胎位检查以及监测胎心、观察产程和接生[3]。采用常规卧位时,由于胎儿纵轴与产轴不在一条直线上,使骨盆自身的调节性受到局限,导致胎头下降阻力增加、产程延长。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可减少第1、2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由于产程进展顺利,产妇积极配合,精力、体力、子宫收缩力更好,所以自由体位分娩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下降,自然分娩率升高。同时自由体位减轻了会阴III度裂伤、宫颈裂伤和产后出血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了产妇舒适度和满意度,相对于常规卧位分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自由体位技术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