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柳如,张平,何毅珺,陈景顺,陈秀燕
(东莞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广东东莞 523000)
重症肺炎患者,其疾病发生较为隐匿,疾病危害性大,其预后较差,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急重症[1],可使患者出现高热、寒战等症状,其可同时伴有咳嗽、呼吸急促等的情况,且可引发患者出现器官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2,3]。其中,呼吸衰竭则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会引发患者出现肺功能障碍、肺水肿、呼吸困难等,若患者不能接受有效的治疗,则会增加其疾病的死亡率[4,5]。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平喘、祛痰等方法为患者实施治疗,并同时实施抗感染、解痉等干预,以此促进患者疾病症状的改善,如有必要,则可同时为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虽然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其疗效并不理想[6]。研究显示,中西在重症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探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价值,本研究以2016年8月-2018年8月98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疾病治疗中,一组实施常规西药干预,一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以此对中西医结合应用的价值总结,现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8月-2018年8月,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数为97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
纳入标准:确诊存在重症呼吸衰竭,即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值≥80 mmHg,伴有严重酸中毒(pH≤7.2),存在意识障碍;自愿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存在肾功能、心功能等严重障碍者;精神障碍或智力障碍者;难以积极对本研究配合者。
实验组(n=49)中,其年龄范围为45岁-72岁,年龄均值为(57.56±4.02)岁,病程范围为2 d-12 d,病程均值为(5.22±1.20)d,其中男30例,女19例。对照组(n=48)中,其年龄范围为43岁-71岁,年龄均值为(58.01±4.15)岁,病程范围为2 d-13 d,病程均值为(5.30±1.18)d,其中男31例,女17例。两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入院后,根据其具体的病情,为患者实施水电解质紊乱纠正、平喘、抗感染、祛痰、解痉、吸氧等基础治疗,如有必要,为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并为患者实施β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氨茶碱等药物治疗。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心电监护仪对患者的呼吸、心率情况进行监护,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加强患者症状的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发生得不良反应。
实验组患者,其则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其主要的药物成分为12 g冬瓜仁、10 g杏仁、10 g枇杷叶、6 g黄芩、6 g桃仁、15 g鲜芦根、15 g苇茎、12 g生薏苡仁、12 g鱼腥草、20 g白术、20 g黄芪、20 g柴胡、20 g炙甘草,若患者痰浊,则加10 g苏子、10 g法半夏、10 g枳实;若患者咳嗽严重,则加9 g紫苑、9 g款冬花;若患者呼吸不畅,则加9 g桑白皮、20 g葶苈子;如患者存在发热,则加10 g连翘、10 g金银花、20 g生石膏,以上药物水煎,患者每天用药1剂,分早、晚两次用药。
两组治疗时间为10 d,即随访患者10 d。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作观察分析,并对比两组前后心率、呼吸、血气指标(PaO2、PaO2)水平的差异。
参考《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疗效及安全性评价》[7]中的内容对疗效评价,即基本治愈:结束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其呼吸频率、心率、血气指标水平等恢复至正常;显效:结束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均明显改善,其呼吸频率、心率、血气指标水平等明显好转;有效:结束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均所有改善,其呼吸频率、心率、血气指标水平等有所好转;无效:结束治疗后,患者的疾病症状、呼吸频率、血气指标水平均未改善,或加重;以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作为总有效率。
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心力衰竭、肾衰竭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几率等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心率、呼吸、血气指标水平等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 实验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总有效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分析[n(%)]
2.2 两组心率、呼吸、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心率、呼吸、血气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实验组治疗后的心率、呼吸、血气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率、呼吸、血气指标水平分析(Mean±SD)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几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分析[n(%)]
重症肺炎是患者免疫力低下、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在受到支原体、病毒、衣原体、细菌等因素的影响后,而出现的疾病[8,9]。重症肺炎患者,其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为呼吸衰竭,若患者不能接受有效、及时的治疗,则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10]。目前,临床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为其实施相应的对症治疗,如氨茶碱、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此促进气道平滑肌的舒张、血管通透性的下降、气道炎症反应改善,并预防支气管痉挛,纠正患者的不良疾病症状[11,12]。在必要的条件下,则需要实施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以此对其组织供氧的情况改善,加快呼吸功能、血气功能的恢复[13]。
中医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可起到较好的效果,其能够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对外邪抵抗,且其药物之间可发挥协同的作用,从不同的靶点、途径来发挥治疗的效果,将治疗的效果提高,且患者不会出现耐药的情况[14]。中药将重症肺炎划分为哮喘、肺胀、暴喘的范畴,患者素体虚弱,受到外邪的入侵,其邪毒犯肺,痰阻气道,损伤肺脏,使得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四肢冰冷、咳喘、高热等疾病症状[15]。因此,为患者实施治疗,应以温补肾阳、消痈化脓、解毒燥湿、养肺益气作为治疗的原则。
本研究显示,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实验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较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高;两组治疗后的心率、呼吸、血气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实验组治疗后的心率、呼吸、血气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几率(6.12%)明显低于对照组(22.92%)。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能够提高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效果,改善其血气指标水平以及呼吸、心率情况,且可对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控制。本研究药物成分中,炙甘草、鲜芦根可发挥清热生津、祛痰镇咳、润肺止咳的作用;柴胡、苇茎、鱼腥草可宣肺通气、消痈排脓、清热解毒[16];枇杷叶、冬瓜仁可止咳化痰清肺;杏仁、桃仁可清热燥湿、润燥通便、泻火解毒。现代研究[17]显示,柴胡可对炎症物质渗出控制,降低患者的血管通透性,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进行控制;黄芪、白术能够促进免疫力的增强,更好对免疫系统紊乱进行纠正,对患者的肺泡组织功能保护,以此发挥抑菌、消炎的作用[18]。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应用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有着较高的价值,可促进患者疾病症状、呼吸、心率等改善,提高治疗的效果,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对改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