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晓
(弋矶山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1)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该疾病严重影响女性身体健康,临床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为手术,但术后可引发多种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为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针对围手术期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影响进行评价,内容如下。
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2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平均每组100例宫颈癌患者,实验组颈癌患者年龄在23-65岁之间,平均年龄(45.8±2.6)岁,肿瘤分期:Ⅰ期65例,ⅡA期35例,对照组颈癌患者年龄在24-64岁之间,平均年龄(45.7±2.4)岁,肿瘤分期:Ⅰ期61例,ⅡA期39例,实验组、对照组宫颈癌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对照组宫颈癌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宫颈癌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一、术前护理,①对患者进行全面风险评估,依据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②指导患者进行呼吸练习,床上被动、主动运动的方法;③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讲解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症状及预防方法等,提高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重视度;二、术中护理,①加强细节护理,帮助患者摆放正确体位,在足踝部放置软枕,以减少腓肠肌受压时间;②及时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下肢静脉穿刺,注意观察下肢皮肤颜色、肿胀情况;三、术后护理,①双下肢抬高合适角度,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麻醉未消失前,可帮助患者做足踝关节运动,麻醉消失后,可帮助患者做抬高下肢的主动训练,病情允许后,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②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根据病人年龄,VTE评分≧3分的高危患者穿松紧适宜的弹力袜,避免压力过大,必要时可给予药物抗凝治疗;③严密观察患者表情,倾听患者主诉,给予安慰,告知患者尽量放松心情,以缓解疼痛;④密切关注尿量及颜色,避免出现血容量不足或脱水导致血液粘稠的现象,患者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尿潴留、排便用力增加腹压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⑤采用VTE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若评分大于5分,则采取相应的药物处理[2]。
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②护理满意度,指特别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3]。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采取统计学处理,使用统计软件SPSS21.0,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取统计学中x2检验,检验结果P<0.05,说明数据对比具有统计意义。
实验组宫颈癌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0%(2例),对照组宫颈癌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9.00%(9例),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意义,P<0.05,x2=4.71。
实验组宫颈癌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宫颈癌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5.00%,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意义,P<0.05,数据参见表Ⅰ。
表Ⅰ 护理满意度对比表
宫颈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发病与早婚早育、性生活紊乱等多种因素相关,宫颈癌根治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法,该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范围较大,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较高,患者在经受躯体上的痛苦之外,还饱受精神上的折磨[4]。所有术后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血流速度过慢、血液高凝状态均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的常见原因,为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及术后良好康复,术后护理相当重要,因此,做好围手术期护理,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出现概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5]。本文以我科室收治20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围手术期护理,在术前、术中、术后分别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可以看到,护理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概率由9.00%降低至2.00%,护理满意度由85.00%升高至98.00%,综上所述,对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