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梅
(大庆市第三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精神病患者由于大脑功能受损,其认识能力、情感能力以及意志等精神类活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其治疗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尊重患者的人格、生命健康以及尊严等,真诚地给予精神病患者护理[1]。
本次精神病患者护理研究中,以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精神病患者,向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26例,患者年龄区间为20岁至62岁,平均(47±1.8)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21例,患者年龄区间为21岁至64岁,平均(48±1.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具有可比性,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均在服药、治疗环境的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具体护理措施如下:第一,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护理人员作为促进精神病患者康复的主要工作人员,应加强护理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在开展人文关怀工作前,应做好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培训,例如,PPT影片播放、演示等,提升护理人员的技能以及知识水平为促进精神病患者的顺利康复奠定基础。精神病患者的病情较为特殊,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到谩骂或是攻击,导致护理人员的心理上承受较大的压力,且心产生不平衡心理,作为主管忽视需要做好榜样作用,主动去关心并倾听护理人员的想法,尽量满足护理人员的需求,促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精神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具备积极的工作状态最大程度的提升精神病患者护理工作质量。另外,护理人员在对精神病患者开展人文关怀过程中,应结合精神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将人文关怀有效融入到护理工作中,将人文关怀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提升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水平[2]。第二,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精神病患者对外界的感知力更强,若是护理人员有着非常好的态度,能够促使患者更加配合治疗,加快其康复。如在精神科区域内悬挂温暖且具有激励作用的标语、布置人性化的病房环境等。第三,尽量满足精神病患者的需求。精神病患者常见的一些特殊要求需要护理人员采取人文关怀的方式满足患者的要求,例如,女性患者的生理期护理、梳洗护理等,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沟通,并保证护理动作的轻柔,促使患者有着愉悦的心情,且指导患者生理期的健康饮食等[3]。第四,护理人员要多次查房。多次查房便于护理人员掌握患者病情,与患者交流的时间最好在15min以上,了解患者的饮食和睡眠等,并根据患者的状态适时进行健康教育。
患者治疗后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以此评价患者护理的有效性:显效,患者的症状有明显的缓解或是消失,配合治疗且状态稳定;有效,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但是不明显;无效,患者的病情没有变化或与之前相比存在病情恶化的现象。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一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分析表(n)%
组别 例数(n)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总有效率(n)%观察组 49 36(73.47) 11(22.45) 2(4.08) 47(95.92)对照组 49 29(59.18) 9(18.37) 11(22.45) 38(77.55)x2 1.22112 P值 0.033
近年来,“以人为本”以及“人性化”等理念在社会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且各行业都在积极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工作。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者也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运用人文关怀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且温馨的护理,护理人员不再是单纯的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而是在护理中尊重患者、爱护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来自于护理人员的尊重和善意,且护理人员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在治疗中感受到关怀和温暖[4]。
本次临床观察结果为:观察组患者护理显效的有36例,无效护理为2例,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患者护理显效的有29例,无效护理为11例,总有效率为77.55%。P=0.0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的来说,在精神病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能够大幅度提升患者的护理水平,对促进精神病患者的快速康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