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亚
湖北省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大内科,湖北黄梅 435502
小儿高热惊厥是婴幼儿高发的临床疾病,是由高热引发的骨骼肌突发不自主收缩症状,其主要病因为幼儿神经系统尚不成熟,高热状态下易出现局部生物电异常,进而导致面部、四肢、躯干出现惊厥、抽搐等症状[1]。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期病情较为凶险,需立即降温,并控制惊厥、抽搐症状,需要密切的护理配合,因而必须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2]。为此,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8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了小儿高热惊厥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8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关于高热惊厥的临床诊断标准[3]。观察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2~5岁,平均(3.43±1.45)岁,原发疾病:22例呼吸系统感染,胃肠道疾病10例,10例化脓性扁桃腺炎,其他4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2~5岁,平均(2.47±1.51)岁,原发疾病:21例呼吸系统感染,胃肠道疾病9例,9例化脓性扁桃腺炎,其他3例。两组患儿在年龄、原发疾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高热惊厥急诊入院;无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死亡者;无法配合治疗者;心肺肝肾功能异常者;入院时合并脑水肿者。
对照组常规行小儿高热惊厥急救处理及护理,包括呼吸道检查、开通静脉通道给药、降温等。观察组给予患儿综合性护理措施,如下。
1.2.1 急诊接待 患儿急诊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稳定患儿和家属情绪,指导家属静候,患儿严格卧床休息,以此缓解家属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一组护理人员负责患儿急救工作,为患儿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另派一名护理人员与家属沟通交流,了解患儿的病史和病情特点,了解患儿近期是否出现发烧等情况,并迅速将相关情况告知主治医师,便于迅速判断病情,并处理。
1.2.2 高热惊厥处理 将患儿平躺,头偏向一侧,迅速清理口鼻分泌物,检查是否发生舌后坠,及时纠正处理,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同时,尽快为患儿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静脉输注苯巴比妥、地西泮等解痉、镇静药物。尽快采样检验血常规、尿常规等辅助检查,各项检查工作要保持快速、准确。可按压人中、合谷、涌泉和内关等穴位,改善患儿意识障碍及惊厥症状。立即使用物理降温措施,毛巾或冰袋冷敷儿颈部两侧或额头,降温效果不佳者,尽快给予解热药物。注意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监测体温变化,观察体温波动,及时上报医师调整诊治方案。配合医生检查与诊断,充分掌握患儿疾病进展情况,为患儿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根据护理方案逐步为患儿实施护理服务,以此消除患儿和家属的不良情绪,提高患儿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1.2.3 颅内压控制 为预防低氧血症发生,应在惊厥控制后给予低流量吸氧(1~2L/min),同时按医嘱静推地塞米松、静滴甘露醇/速尿/高渗糖,预防和控制脑组织水肿,降低颅内压,避免脑组织损伤,预防脑疝的发生。
1.2.4 原发病干预 已确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等病因的患儿,要分析病因给予对症治疗。按医嘱及时给药,并监测患儿基本进展。为避免惊厥再次发生,应减少环境刺激因素,营造安静的修养环境;病室内定时通风,按时消毒,保持室温20~25℃,相对湿度40%~65%,减少探视人数,避免留下过多陪护人员,尽量使患儿多睡眠休息。检查患儿口腔,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加重感染等疾病,遵守无菌技术原则,每日清洁口腔[4]。
1.2.5 营养支持 患儿病情控制后,要为患儿提供充足营养。早期以软食和流质食物为主,例如:鱼汤、米粥等流质食物,忌食易产生气体食物,例如:牛奶、豆浆等,多进食新鲜的水果蔬菜,防止发生便秘。较小婴儿鼓励母乳喂养,促进患儿更好消化吸收。病情较重无法进食者,应按医嘱积极实施营养支持,必要时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结合,保证患儿营养充足,避免发生低蛋白血症、贫血等情况影响患儿免疫力[5]。
1.2.6 健康教育指导 护理人员为患儿及家属讲解小儿高热惊厥及原发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使家属可以更好的配合诊治工作,建立康复的信心。对于过于急躁、焦虑、紧张的患儿家属,应给予心理疏导,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患儿病情和当前治疗情况,缓解家属的不良情绪反应。同时,耐心回答患儿家属的问题,对个别未找出病因的患儿,护理人员要为患儿家属解释病情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同时,教授患儿家属如何照顾和护理患儿,耐心指导,直至家属完全掌握日常护理技能。护理人员指导家属注意观察患儿意识状态、体温、面色等情况,如果发现患儿异常表现,有明显体温升高、意识模糊、抽搐发作等情况就要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处理。
1.3.1 治疗效果评估 患儿入院72h后,评估两组患儿热性惊厥临床疗效[6]:治愈,急救治疗后,惊厥症状消失,患儿神志清醒、意识正常,体温恢复正常,原发疾病治愈,持续观察一周,未见惊厥复发;显效,急救治疗后,惊厥症状消失,患儿神志清醒、意识正常,体温恢复正常,原发疾病显著改善,偶有惊厥复发,可控制;有效,急救治疗后,惊厥症状消失,但患儿神志清醒、意识正常,体温降低,未恢复正常,原发疾病有改善,惊厥发生频率降低;无效,惊厥、高热无改善或加重者,原发疾病不可控制,死亡者。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临床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监测 观察患儿入院后惊厥、高热症状改善情况,监测原发疾病治疗进展,统计两组患儿平均惊厥持续时间、退热时间、原发疾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
1.3.3 护理满意度评估 本院自拟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患儿离院前,调查家长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情况,问卷分为急救护理、病房护理、服务态度、服务主动性、技能技巧、健康宣教共6个维度,总评分0~120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评分100~120为非常满意;评分80~99分为基本满意,评分61~79分为满意,评分0~59分为不满意;预调查显示,该问卷Cronbachα系数是0.85,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81~0.88,该调查问卷效信度良好。由两名专职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家属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问卷,两组收回有效问卷均为100%。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44/46),对照组为80.95%(34/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平均惊厥持续时间、退热时间、原发疾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监测(±s)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监测(±s)
组别 n 平均惊厥持续时间(min) 退热时间(d) 原发疾病控制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46 4.73±2.13 3.14±0.98 5.28±1.36 6.13±1.78对照组 42 6.92±2.65 4.57±1.38 6.92±2.67 8.67±2.19 t 11.136 12.369 11.071 13.368 P 0.023 0.021 0.025 0.019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3%,45/46)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34/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小儿高热惊厥是3岁以下儿童高发的急症,患儿常伴有抽搐及意识障碍,需尽早治疗及控制[7]。小儿高热惊厥多由原发疾病所致,临床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脑炎、水痘、手足口病等婴幼儿易感的感染性疾病,是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病因;此外,癫痫、电解质紊乱等疾病也可引发小儿高热惊厥[8]。
多数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经及时治疗后,预后较好,但是若不能及时有效处理,可累及多脏器及系统,部分患儿可转为癫痫,预后较差[9]。护理干预是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的护理配合有助于尽快控制患儿抽搐症状、降低体温,为进一步探索一套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模式[10-11]。小儿高热惊厥相关文献报道显示,患儿护理需求较多,护理内容较为复杂,需从多方面考虑,制定综合性的护理模式[12-13]。高热惊厥患儿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快速改善症状,相关文献报道显示,经过多方面、全方位的综合性干预,患儿抽搐和高热持续时间均显缩短,促进了患儿尽快康复[14-16]。为此,本院总结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期临床护理特征,并结合现代优质护理理念,编制了一套综合性的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模式。本次研究对综合性的护理模式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44/46),对照组为80.95%(34/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平均惊厥持续时间(4.73±2.13)min、退热 时 间(3.14±0.98)d、原 发 疾病 控制 时 间(5.28±1.36)d、住院时间(6.13±1.78)d均显著低 于 对 照 组 [(6.92±2.65)min、(4.57±1.38)d、(6.92±2.67)d、(8.67±2.19)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尽快控制发热、抽搐症状及原发疾病,患儿康复效果更好,与文献报道一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此外,本院在综合性的护理模式中采纳了多种人性化护理方法,患儿及家属的护理体验更佳,因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3%,45/46)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34/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综合性的护理模式也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模式应用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保证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效果,有利于临床症状改善及临床疗效提升,患儿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