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国亮 杨思为 刘红婴 刘锡坚 甄会莲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广东佛山 5281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病率在人群中不尽相同,全球FD的患病率大约为11.5%~29.2%[1],欧美国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普通人群消化不良的发病率为21%~40%,其中FD患者占到40%~70%[2],国内患病率为18%~45%,占消化门诊的20%~50%[3]。消化不良虽不明显影响患者寿命,但会显著降低其生存质量,消耗太多医疗资源。本研究采用摩腹运气功对本病进行干预,现报道如下。
将本院收治的80例门诊FD患者(2017年4月~2018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18~60岁,平均(36.3±3.3)岁;病程0.5~10年,平均(2.63±0.27)年,体质量平均(20.17±1.36)kg/m2。对照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19~59岁,平均(36.4±3.4)岁;病程0.7~9年,平均(2.57±0.35)年,体质量平均(20.21±1.32)kg/m2。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大体一致。诊断采用罗马Ⅲ诊断标准[4]:来源于胃十二指肠的症状,如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腹胀不适、早饱等,诊断前至少出现症状6个月,且近3个月病情活动,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也无上述病史。实验室、B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疾病;无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无腹部手术史。
纳入标准[2]:(1)资料健全者;(2)依从性较好者;(3)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实验室、影像学、内镜检查等)确诊为FD。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2)不愿加入本次研究且不予合作者;(3)严重精神障碍者。
1.2.1 对照组 西医治疗:口服(1)莫沙必利分散片(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H20031110),每次5mg,每天3次;(2)铝碳酸镁片(广西南宁百会药业集团有限公司,H10960262),每次0.5g,每天3次;(3)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重庆圣华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153122)(每片含氟哌噻吨0.5mg与美利曲辛10mg),每次1片,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
1.2.2 治疗组 (1)西医治疗:同对照组。(2)指导摩腹运气功锻炼,此法共九节,从剑突下-耻骨-脐腹-腰肾,每处绕摩21次。每天早晚各练1次,每次30分钟,连续锻炼4周。
1.3.1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5]治愈:临床症状缓解,指数>8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指数>50%且≤85%;有效:临床症状稍改善,指数26%~5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指数<26%。
1.3.2 制定症状分级量化积分标准 对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腹胀不适、早饱四个中医症候进行积分计算:相当于:无(0分)、轻(3分)、中(5分)、重(7分)。公式:疗效指数=(疗前症状总分-疗后剩分数)/疗前症状总分×100%。观察完成4周治疗后的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
用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患者血浆SS、MTL含量,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均进行测验。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2.5%,P<0.01,表明摩腹运气功疗效显著。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表明摩腹运气功能对消化不良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s,分)
组别 n 疗前总积分 疗后总积分 t P治疗组 40 18.45±3.46 5.28±5.13 13.461 0.000对照组 40 18.75±3.61 7.63±5.27 11.010 0.000 t 0.379 2.021 P 0.705 0.047
治疗后两组患者SS下降,MTL升高,与治疗前相比,P<0.05;治疗后治疗组SS、MTI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表明摩腹运气功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见表3。
表3 两组SS与MTL比较(n=40,pg/mL)
传统中医方面,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胃痞”与“胃脘痛”范畴。病机方面,《素问·痹论》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景岳全书·心腹痛》说:“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在中医治疗的研究上,则以传统医药及针灸推拿为主,且大部分都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6],但在导引气功治疗研究方面到目前仍鲜有报道,且缺乏大样本、严谨设计的临床试验的验证。导引气功是传统中医养生治疗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如太极拳已家喻户晓,甚至广泛流传于国外。
“摩腹运气功”[7]别称延年九转法或仙人揉腹,是一种导引健身功法,出自清朝养生家方开所著《摩腹运气图考》一书。摩腹功法向来被养生家、医家看重,春秋战国时代就早已在民间广泛流传,随时代变更而沿袭并不断发展。书中指出:“摩腹之法,能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补不足,泻有余,消长之道,妙应无穷”[7]。现代研究证明系统的摩腹动作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可促进胃液、胆汁、胰液和小肠液分泌,也可抑制胃肠道过强蠕动和过多分泌,维持正常胃肠功能。中医认为,自然环境中人体气血阴阳必须和平通调。“摩腹运气功”既能达成意气合一、精神内守,又能推动消化谷气、调达气血,相当适宜非急性消化疾病患者选用[8]。本次研究通过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摩腹运气功”治疗,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联合摩腹运气功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0%,说明摩腹运气功能显著改善消化不良症状,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纵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FD病因、发病机制未明[9],病程长、易复发[10]。现代医学认为FD的发病因素与发病机制多样,目前还未能明确, 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精神心理因素、胃肠激素的改变、HP感染等相关[11-12]。SS全身多处存在,可抑制脑肠肽,抑制胃肠运动。研究表明,SS能通过抑制肌腱丛的神经元发放神经冲动,抑制胃肠运动[13-14]。目前部分研究结果表明,血浆中SS增高直接导致FD患者胃排空延缓。通过本次研究数据表明,摩腹运气功锻炼可降低SS含量,减轻SS对胃肠运动的抑制。MTL能促进胃肠运动,大部分产生于十二指肠型EC细胞,促进小肠的分节运动,多通过刺激上消化道机械性运动实现。陈海山等[15]研究显示,与健康人群对比,FD患者空腹和饮温水后血浆MTL水平均显著降低,说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MTL分泌减少与其发病相关。摩腹运气功干预能使FD患者血浆MTL含量显著增加,从而使胃肠道动力明显增强,最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