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木见林 涵养历史解释素养

2019-04-16 07:05师博雅王洪云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价值判断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师博雅 王洪云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史实理解,价值判断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5-0050-05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歷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历史解释素养的课程目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中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能够客观地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历史解释是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作为学生建构历史的核心途径,既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作为支撑,同时又是学生历史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体现,因此在核心素养体系中处于一个关键的位置。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表述:“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综上,笔者认为历史解释是史实理解与价值判断的统一,史实理解与价值判断是相辅相成的,史实理解是历史解释的基础,价值判断是历史解释的前提。因此,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也就是对学生理解史实能力的培养和对历史判断价值观念的构建。如何才能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借鉴初、高中课标对历史解释素养的阐述,笔者以统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课为例,谈谈初中历史课堂对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

一、解读教材,明确教学的起点与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的前提是有明确的目标。历史课堂亦是如此,只有明确本课的内容、史实与史实之间的关系、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学到哪些知识、获得哪些感悟、提高哪些能力等目标,才能够更好的根据目标来设计课堂内容和方法。《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主要讲述了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以及“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至康乾盛世时达到顶峰。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是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具体体现。康乾盛世取得的辉煌成就,大都与君主高度集权有关,但君权的极端强化,也预示着君主专制体制即将走到历史尽头。在君主专制统治下,吏治腐败,军备废弛,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加之西方殖民者不断侵扰,中国出现了近代前夜的危机。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明清时期的历史演变进程、清朝前期的民族关系和社会发展;利用时间轴梳理了君主专制制度从秦朝确立、汉朝巩固、隋唐完善到宋元明逐步强化的过程;通过微课“读图学史”,详细了解了“广州十三行”的相关知识。学生对历史理解的能力还有欠缺,难以透过现象分析本质,但对历史充满着好奇和求知的欲望。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完成知识的建构。基于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笔者明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能够列举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并分析其造成的影响;能够概括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并说明其影响。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形成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特点及“闭关锁国”的历史解释。

二、“补白”教材,建构知识联系

李剑鸣在《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中指出:“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①因此,要帮助学生将零散而混乱的历史信息整理成有意义、有条理的历史知识,形成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教师首先应梳理出串联本课历史大事的线索,明确教学目标,进而区分教材叙事中的史实与解释,找出教材的缺失,为教材“补白”,帮助学生构建历史解释。

由于篇幅有限,教材对人物和事件的叙述难以全面充分展开,比如教材梳理了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的演变过程,而缩减了军机处的职能;详细表述了文字狱的概念及影响,而弱化了相关案例;强化了社会矛盾的表现;详细表述了闭关锁国的原因、过程及影响。所以本课叙述史实较少,更多的是结论性的语言。这种留白给学生的历史理解带来了困难,但给教师设计提供了很大空间。教师可以适时适当地为教材“补白”,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

(一)补充历史故事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历史核心概念的理解关乎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而历史故事是历史叙事的重要方式和历史叙述解释的重要载体。美国学者丹图说:“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当感觉到有解释的需要时,通常人们所要求和期盼的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只有当所需求的故事给出,需要通常才得以缀解。”②聂幼犁教授也呼吁,“历史教学必须要有情节,要讲故事”。但从现实看来,教材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尽可能多的历史知识,舍弃了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作为历史教师,有必要用故事让历史课生动起来,让学生喜欢上历史并通过故事感受历史,理解历史核心概念,进行历史解释。

当然,历史故事要与教学内容自然融合,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不能只是为了热闹而讲故事,要将故事作为案例,为学生深度剖析历史故事背后的史实。例如,在《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课中,文字狱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陌生的历史概念。阅读教材提供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文字狱的真正内涵。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让学生通过教材得出概念,而是选择配合图片,按照时间顺序,为学生讲述了文字狱的两个典型案例:《明史》案和“查嗣庭”案。《明史》案发生在康熙年间,是清朝文字狱的开端,“查嗣庭”案发生在雍正年间,随后再列举出几则乾隆年间引发冤狱的诗句。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就准确定位了清朝文字狱的时间节点为康雍乾三朝,并会发现几则案例之间的共同点,都是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出了大片冤狱,这也就是“文字狱”的含义。理解了含义,以小见大,学生们也会更加容易理解文字狱对清朝社会的危害。

(二)引用相关史料,补白因果判断

史料是构建历史认知的基石,因果判断是史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桥梁。史料的证据力与因果判断可以彰显叙述的理性;反之,缺乏史料支撑与因果的判断,历史叙事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价值判断也将失去前提。将史料恰当引入教学,既避免了单纯记忆知识点的弊端,又可以借助史料的呈现、分析与探究,使学生获得对历史问题的深刻认知,形成历史解释。

在《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课中,教材关于闭关锁国原因的论述由于没有史料的支撑犹如空中楼阁,不具有说服力。于是笔者适时为学生补充两则史料:

材料1: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所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熙朝纪政》卷6《纪英夷入贡》

材料2:随着来华外国商船的逐渐增多,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商人违犯清朝法律的行为也多了起来。他们“性多强暴”,经常“出入闲游,酗酒行凶”,扰乱地方治安。还和中国不法商人相勾结,私行交易,偷税漏税。甚至打着通商的旗号,收买内地人,探听中国各地情报。所有这一切都引起了清政府的警觉,对外贸易政策又趋向严厉。

——南炳文:《清史》

通过以上两则史料,学生再联系已经学习过的英国遣史入藏、康乾盛世的相关内容,便可以对实行闭关锁國的原因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

(三)巧设问题链,理清知识逻辑,使学生深度理解所学内容

历史是一张立体的“网”,如同一个三维坐标系,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坐标系中的一个坐标。从空间维度看,它是各种各样的节点事件连接之后涌现出来的总体。从时间维度看,它是在时间长河中生长出来而结成的果子。历史学具有内在的逻辑性,每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于这个大的三维坐标系中。今人虽不能亲身去经历过去所发生的历史事件,但我们可以运用所掌握的丰富而真实的史料,通过严谨、科学的逻辑思维,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真相。在历史教学中,想要引导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本质,可以通过设置问题链,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逻辑,对历史形成有意义的关联性解释。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选取了一则视频资料,介绍军机处因解决西北战事而开始设立的原因,及其离养心殿距离近的位置特点。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军机处概况有了大致的了解,认识到军机处是最接近皇权的地方。

进而,笔者补充了几则史料,同时设置了一组问题链,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

材料1:军机大臣一天的办事程序

材料2:据《清史稿》记载: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问题1:根据材料1和材料2,概括军机大臣的工作内容。

在这里,笔者根据学生的文言文学习程度,将课本“材料研读”中的史料以白话的方式呈现,使学生更易理解。通过观察表格和阅读文字材料,学生能够概括出军机大臣的工作内容无外乎“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材料3:清朝前期主要中央机构的对比

问题2:从表格中看出什么变化?

认识了军机处的职能,再对比清朝前期几个主要的中央机构,学生可以轻松得出结论:和清朝初期相比,军机处的设立使皇权得到强化。

此时,笔者继续抛出问题。

问题3:明朝以前的丞相也是最接近皇权的职位,明朝的内阁也是辅助朝政的机构。军机处是不是等同于内阁,军机大臣是不是等同于丞相呢?

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丞相管理百官、掌握行政权,内阁有票拟权,但军机大臣无实权,不会影响决策,不会对皇帝构成威胁。所有的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所以比起清朝初期,比起之前的朝代,军机处时期的皇权得到了不断强化。最后,认识本质水到渠成:军机处的设立代表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以史料为依据预先设置问题链,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之火熊熊燃烧起来,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理解,将对“军机处”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理性认识。如此实施,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思维得到循序渐进的锻炼,又可帮助学生在概括现象、探究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让“历史解释”素养在课堂上得到潜移默化的渗透和滋养。

三、回归教材,明晰显性知识

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在历史教学中,“显性知识是指教材中明确呈现的内容,如基本的概念、基本的结论以及基本的条目……”①明晰显性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把握历史史实并内化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而进行历史解释。

教师引领学生阅读教材是日常历史学习的重要常规之一,也是帮助学生明晰显性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事实上,教师往往在课堂上补充了大量的材料,却忽视了教材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引领学生读好、用好教材。其实历史教材也是历史课程资源,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础。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课教材的第三目是“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主要讲述了清朝君主专制统治给社会造成的后果,要点明确,内容清晰。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标画,并进行简要概括。六年级学生(五四学制)通过阅读能够准确标画出社会矛盾的四个表现,但是在回答问题时,偏向于在教材内容里摘取字句,欠缺准确概括的方法和能力。

生:军队军风日益败坏,十分颓废。

师:这是军队方面出现的问题。这样的腐败颓废会给军队造成什么危害?

生:使军队的战斗力降低。

教师适时总结,在军队建设方面,军风败坏,战斗力降低。其他同学再回答时也应该明确是在什么方面出现了怎样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摘取教材内容。学生重新回顾教材中标画的要点,便可以很快概括出其他几个方面,进行回答:官僚体制日益腐败,庸碌无为;出现财政危机;贫富分化严重。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进行提炼,从现象入手深入分析从而抓住本质问题。清晰地把握了教材中的基本条目,为形成历史解释打好基础。

四、突破教材,培养学生的“贯通”能力

如前文所言,历史解释是史实理解与价值判断的统一,因果判断是史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桥梁。补白教材是为了让学生对史实有更好的因果判断,设置问题链与回归教材、明晰显性知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解读史实,但是离历史解释还差一步,只有将史实理解与价值判断统一在一起,才能完成历史解释全部过程。如何培养价值判断?梁启超曾说:“善治史者,不徒致力于各个之事实,而最要着眼于事实与事实之间。”②英国历史学家约翰·托什也认为:历史意识的培养需要以历史的眼光,从历史背景出发,去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历史人物的所言所思所行;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考察演进的社会。所以,教师应该用“贯通”的历史眼光,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延续与变迁的辩证统一,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学生才能更为全面、客观、辩证地进行“历史解释”。

在《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课的设计中,笔者突破了本课的时空限制,将内容放置到更为广阔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在前课的教学中,就借助时间轴,和学生一起梳理了君主专制制度从秦朝建立、汉朝巩固、隋唐时期完善、宋元明时期进一步发展的过程,在学习了本课前两目内容后,学生又将时间轴补充完整。

通过这个时间轴,学生梳理和掌握了君主专制制度发展演变的动态过程,厘清和理解了君主专制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内蕴逻辑,认识到每个朝代每个机构的设置都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一方面继承了前朝的既有制度,另一方面,又根据本朝的特点进行改良和创新。有了这样“贯通”的历史视角,学生在学习和探究其他政治制度时,便能够有意识地探究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制度的关系。

另外,在本课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笔者进行了总结提升:清朝在元代和明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在实现对全国的统治后,成为又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朝前期,经济总量占据世界首位。君主专制在清朝也发展到顶峰。为了强化集权,统治者设立军机处、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坚持更为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这一切使得盛世之下潜藏着重重危机,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最终,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用其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一段屈辱而悲壮的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进程,清朝也成了我国最后一个帝制王朝。

通过这段总结,将清朝回归到历史大背景中,既承接之前所学内容,总结本课内容,又引出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变化,将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代史衔接。再一次用“贯通”的历史眼光,引导学生审视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

李惠军老师认为学科素养的对象是学生,学科价值在于为学生形成“素养”提供“营养”,应从貌似常规的常识中捕捉历史精气神,体察历史探究法,陶冶历史大情怀。所以,“历史解释”素养的真谛,不是靠教师满堂讲解,也不是靠學生死记硬背,而是要在潜移默化的涵养中,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独立思考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和解释能力,是让学生在面对历史事实时能够以小见大,以偏知全,以今窥古,以古鉴今,于繁杂中寻真理,于细微处见真知,知木见林,方得历史解释之始终。

【作者简介】师博雅,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历史教师。

王洪云,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价值判断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量刑的价值判断及公正量刑的实现途径探析
从官商关系角度解读民族资本主义兴衰
我们解释一个奇迹的时候,不必害怕奇迹失踪
浅谈刑法学中五个关系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浅析高等美术基础课教学的误区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