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课堂上,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的表现,判断他们的学习兴趣,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抓住时机对其进行暗示、鼓励、帮助,才能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师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教学情绪,以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体育课堂教学中只有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借助科学的教学手段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高效课堂;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秦坛山,甘肃省古浪县第五中学教师。(甘肃 武威 733100)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4-0130-02
相关研究和调查数据表明,随着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日趋完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提升,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表现在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等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抑郁、焦虑、厌学等现象。因此,作为以“健康第一”为教育指导思想的高中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要“育体”,更要“育心”。高中体育教师如何才能做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体育教师当前面临的机遇,更是挑战。
一、学习领会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健全、全面发展作为本课程的崇高追求。体育教师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就需正确理解课程在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综合性四个方面的特征。力求做到:①要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融合与学生成长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不断进取、敢于吃苦、战胜自我、勇于拼搏、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和遵守规则的良好心理品质。②要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在体能训练与技能学习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体现课程的时代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优良心理品质养成。③要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自选运动项目。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兴趣与需要,从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运动喜好,使学生在喜爱的项目中体验运动的快乐,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④要在学习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基础、兴趣爱好与个性发展。在学生运动专长的培养活动中要以体育内容为主,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注重课程教学的理念转变
体育课堂教学是否高效,与教师对课程改革方向的把握紧密相关。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从思想理念到实践操作进行革新与转变。
1. 转变教学观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师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生学的方法,学生怎么学教师就怎么教,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课堂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学”,而不在于教师的“教”,课堂改革才能在实践中真正体现。传统的体育教学只重视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在运动中获得的心理品质的培养,随着新的体育课程改革,这些陈旧的教学方法必须摒弃,真正转变教学观念。课前要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做到练习时间、组数、次数、人数心中有数;教学时,能做到观察学情、关心个体、关注状态、实施评价,由重传授向重学习、重培养转变。
2. 转变教学目标。课程改革的不断实践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体育课程教学即不能只重视运动技能,也不能只注重体能发展。要以学生全面发展的远度与高度看待问题,给予体育与健康学科合理的目标定位。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运动技能,又要发展体质,使传统体育教学目标向新课程体育教学目标转变,全面关注学生体育精神的塑造与心理素质的发展。
3. 转变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所有学生都按照教师预设的教学难度、训练内容、练习方法,整齐划一、规规矩矩的完成练习。这种采用“一刀切、统一化”的教學组织方式需要体育教师进行大胆改革。因为,学生之间存有差异,统一化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掌握运动学习。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灵活自主地进行训练,不仅能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不同程度的运动技能,也可以使每一位学生产生不同的运动体验。为了实现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体育教师要从重统一教学方式向重灵活教学方式进行转变。
4. 转变教学策略。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训练表现有奖励、惩戒、鼓励等多种方式。大多数体育教师习惯于用奖励的方式,因为奖励法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但对表现落后的学生如果用惩戒的方法,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极不可取。因此,对落后者要给予鼓励、催其奋进,迎头赶上、体验成功,进而增强获得感。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策略要由重奖惩向重鼓励转变,有利于学生的行为与精神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5. 转变教学评价。在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时代,课堂教学评价要精准、科学、合理,易操作、易实施。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幸福感、存在感、获得感”三个维度,以及学生“会说、会做、会用、会学、会做人”五个课堂能力的达成度实施评价,由重单一评价向重多元评价转变。
三、创新教学策略
新时代召唤体育教师用新的体育课堂教学方式,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格。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用高度去思考课堂教学改革方法,用深度去思考课堂教学育人策略,用宽度去思考课堂心理教育发展,积极思考体育教学怎样开展“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课堂。
若以“同课异构”为抓手实施教学,构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多元体育高效课堂,将有利于体育教师对先进教学理念的领悟与反思。“同课”,即同一教材,同一目标。教师将课堂的教学目标通过引领学生在不同方式的训练活动中实现,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运动能力、身心健康、思维品质上有所获得。“异构”,即不同设计、不同教法、不同风格、不同策略。体育教师可通过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在异构与磨炼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课异构”教学在彰显体育教师教学个性的同时,为体育教师搭建了互动交流的平台。
综上所述,体育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鼓舞学生体验学习的获得感。新的课程标准将引领教师走进新时代,明确新方向。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握好新理念,掌握好新方法,借助科学的教学手段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季浏.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于《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解读[J].中国学校体育,2018,(4):11-13.
[2] 钱书斌.优化课堂结构,倡导学生自主学习[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S1):58-59.
[3] 李永琴.浅谈生本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教育革新,2013,(5):66.
[4] 倪春柳.树立合理信念,摆脱情绪困扰[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2).
[5] 仇于平.对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3).
[6] 周业虹.实施项目式学习 发展学科核心素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8).
责任编辑 郝 婵